虚不受补刍议
2018-02-14熊乙霓陈明明
熊乙霓 郭 旭 陈明明
(遂宁市中医院肿瘤科,四川遂宁629000)
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环境及饮食污染较重,生活方式不良,使许多人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出现疲惫、失眠、乏力、情绪低落、纳差等症状,这些都是体虚的表现。又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民众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出现了滥用人参、冬虫夏草、阿胶等补益药的风气,辨证不准,补不得法,非但达不到补虚扶正之目的,反而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流鼻血、便秘、腹胀、痤疮等。“虚则补之”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但在临床上,我们越来越多的发现以上“虚不受补”的情况。
“虚不受补”最早见于清·陈士铎《本草新编·十剂论》,他说:“或疑需用补剂,是虚病宜于补也。然往往有愈补愈虚者,岂补剂之未可全恃乎……补中而增消导之品,补内而用制伏之法,不必全补而补之,更佳也。”即虚证之人,在给予补益药之后,非但未达到补虚目的,反而加重病情,其原因是患者机体功能不全,对于大补滋腻之品不能受纳运化和吸收,发挥药效,反而壅滞于体内,阻碍气机,加重机体负担。清·吴鞠通撰写的《俗传虚不受补论》一文提到:“俗传虚不受补,便束手无策,以为可告无愧。盖曰非我之不会补,彼不受也。不知虚不受补之症有三:一者湿热盘踞中焦,二者肝木横穿土位,三者前医误用呆腻闭塞胃气、苦寒伤残胃阳等弊。湿热者,宣其湿而即受补;肝木横者,宣肝络,使不克土即受补;误伤胃气者,先和胃气即受补矣。和胃有阴阳之别、寒热之分。胃阳受伤,和以橘皮、半夏之类;胃阴受伤,和以鲜果汁、甘凉药品之类。随症类推,惟胃气绝者不受补,则不可救矣。”笔者在温习古代医家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探讨如下。
1 虚实夹杂,宜消补兼施
吴鞠通已指出,脾胃虚弱日久,运化失常,气机升降失调,易造成湿热内生,盘踞中焦。湿热之邪,其性重浊粘腻,当宣其湿,去其热,若一味给予补益滋腻之药,久虚之脾胃无法有效摄纳、吸收、利用,导致补益之药沉积于中焦,阻碍脾胃气机升降,加重湿热壅滞,致使脾胃更虚。同理可推,对于多病久虚之人,多虚实夹杂,不仅湿热夹杂,还常与外邪、痰浊、瘀血、食积夹杂,故治疗当辨证论治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化瘀、活血、消积等,消补兼施,切忌一味补益,防止闭门留寇,病程缠绵难愈。《证治准绳》中健脾丸健脾和胃、消食止泻,方中人参、山药补益脾气,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再少予黄连清热燥湿,全方补重于消,消补兼施,补而不滞,消而不伤正。
2 肝木乘脾,当先疏肝络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即病在肝脏,肝失疏泄,脏腑气机失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无法正常运化水液、食物,即导致饮食水谷的摄纳、运化、吸收和转输出现障碍,即会在肝病基础上,表现出脾虚症状,如腹部胀满、纳差、乏力、便溏等,因此治疗时,若投补益之品,药物壅滞中焦,反而会加重阻碍肝脏之疏泄及脾胃的运化,使病情加重。治疗上当疏肝络,予逍遥散等加减,使得肝气条达舒畅,心情愉悦,其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白芍酸苦微寒,柔肝缓急;薄荷少许,疏肝郁结之气;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有助于进一步治疗[1]。
3 真实假虚,切勿投补益
真实假虚者在临床上较常见,大实时表现出虚弱的假象,如热结旁流者,邪热积聚于肠胃,腹满硬痛,邪热无出路,逼迫大肠,泻下臭秽稀水;小儿食积性腹泻、妇女瘀血内阻而出现的崩漏下血者皆为真实假虚,且病因只有邪实,即“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故忌予补益之药,否则犯了虚虚实实之戒,如火上浇油,使邪气更盛,导致病情快速恶化[2]。故在辨证之初,首当准确辨明是虚证还是实证,勿投补益,否则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4 脾胃闭塞,应和胃健脾
吴鞠通认为若接诊患者,已因前医一味用滋腻柔润之品,阻碍脾胃运化,导致脾胃虚弱,或者本为脾胃久虚之人,因前医辨证不够全面,误投滋腻之品,加重闭塞,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加重脾虚。此时用药,基于滋阴之品腻膈碍胃,需纠正前医用药之弊,酌加理气和胃健脾香燥之品,减少脾胃负担,灵活变通,随症加减,务使补气不壅中,养阴不碍胃,才能补而得效。如一贯煎中集生地黄、北沙参、麦门冬、枸杞子一派滋润之品,配以少量川楝子,性虽苦燥,然于大量的甘寒养阴药中,则不嫌其伤津,反借其疏泄肝气,调和胃气,以消中壅之弊而为通利之用[3]。
5 结语
综上,临床上诊治虚证,当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全面分析,而非见虚即补,妄投补益滋腻之剂,避免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虚则补之”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但补虚也应得法,才能达到满意疗效。
[1] 王永誉,王浩,方坚.“虚不受补”之辨证论治[J].新中医,2016,48(5):1.
[2] 李智煜.基于中医传统理论探讨“虚不受补”内在理论[J].光明中医,2016,31(2):176.
[3] 张华津.浅析虚不受补[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