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分析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与全过程造价管理

2018-02-14郭桂华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8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全过程工程造价

郭桂华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得到良好的发展,逐渐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存在不足。目前,我国主要采取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国外以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为主。本文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与全过程造价管理进行分析。

1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与全过程造价管理有关内容分析

1.1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内容分析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指一种完成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减少总造价的一种方式,其包括建设期、使用期、翻新期等[1]。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非常使用的管理系统,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还可以审计跟踪工程成本。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主要有三点:①工程考虑范围较大,不同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考虑范围是整个工程的每个步骤、不同环节,通过造价管理可以充分考虑造价成本。②设计方案比较合理。在工程建筑中采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对工程的造价会考虑全局,对工程的运营、维护等多方面的成本会考虑十分全面,有明确购买材料的目标。③环保。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式是以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工程的成本,因此,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工程时,会考虑到各个环节设计的合理性,会采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减少施工中废物的产生,提升了社会效益。

1.2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内容分析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整个项目的开始到最后的竣工使用整个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其中包括投资预算、设计预算、施工预算、招标预算,竣工计算等阶段。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对工程造价确定并控制,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①管理层的决策依据问题。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工程造价考虑的并不合理,忽略对运营和维护成本的考虑。经过我国多年的工程管理经验,可以看出设施在移交之后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相交于设施本身的成本造价要高出很多[2]。②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与目前国际化管理不符。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这两个阶段在我国的工程造价中并没有得到过多的关注。可以看出,我国将目光、精力投放在施工阶段,忽略了决策和设计。静态的管理方法,对最后的投资、施工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不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

2 全过程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比较分析

2.1 工程管理时间跨度比较

时间的跨度不同是全过程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最为明显的区别,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是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为主,全生命周期则是将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与建筑设施的运行为主。全过程造价管理,将建筑过程与设施的运营维护分开,这样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影响后续建筑设施的运行,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不利于设施的维护和运营。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对建筑施工、建筑设施的维护、运营都采用了科学合理的管理与计划。两者在时间跨度上的对比可以发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对建筑设施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2.2 决策合理性比较

建筑设施的成本体现出全过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模式的决策。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是对建筑项目、设施的成本进行控制,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这一环节是相似的。但是,建设成本并不能只体现在于对建筑设施上,将建筑设施顺利的投入并且使用才能够体现建筑设施的真正意义,因此使用阶段的成本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国外的一本调查表明,建筑设施使用期是30年,该建筑的维护成本是建筑成本的5倍之多,而运营成本更是可怕,是该建筑的200倍,这份调查报告成分说明,建筑成本远远不及建筑设施的维护和运营成本[3]。此外,建筑设施与建筑设施的运营维护有非常大的关系。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将降低建筑造价为主要的决策内容,忽略建筑周期其他阶段的内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则是以建筑造价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主,其中包括建筑成本、建筑设施的运行、维护、设施成本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决策主要以减少生命周期为主,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案,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关于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的前期工作。由此可见,在决策权的合理性方面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更相比较,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更加合理。

2.3 设计优化比较

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虽然存在对后期建筑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成本管理措施,但是并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计算方式,无法准确的计算出后期运营成本,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的运营成本相差较大。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局限了运行成本的计算,与最初的建筑项目施工的实际目标相驳。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将建筑设施的生命周期成本作为基础,在此之上,对建筑项目的施工成本和建筑设施投入使用后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进行计算。对建筑项目的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施工阶段,有目的性的选择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有效的控制的施工成本,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完成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最初目的,减少的施工队生命周期[4]。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全过程造价管理在使用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对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上。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工程造价有了更严格的要求,而全过程造价管理已经不适应我国的发展与对建筑的工程的需求,因此要增加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的管理使用,促进其在我国建筑项目中的发展,结合我国实际的建筑情况,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在工程建筑中,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工程造价管理中涉及非常多的环节,若是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会对整个工程造成较大的影响,无论是在施工阶段还是在建筑设施投入使用之后,这种不良影响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加快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的创新和改革,结合我国的国情,选择有效的工程管理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全过程工程造价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