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综合诊治

2018-02-14秦玉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7期
关键词:出血点出血性琼脂

秦玉峰

(青海省祁连县默勒镇畜牧兽医站,青海 祁连 810499)

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为牛出败,是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导致的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病牛临床主要表现为快速发病,体温急剧升高,呼吸困难,病程很短,防治不及时或采取措施不当,较易死亡,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病因分析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存在于健康动物的上呼吸道黏膜,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病。在动物饲养环境不卫生,且在闷热、寒冷、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圈舍潮湿、通风不良、过度拥挤、营养不良、突然更换饲料、严重疲劳以及长途运输等诱因下,会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此时该菌就会趁机侵入体内,并开始大量增殖,毒力明显增强,而发病。

2 临床症状

2.1 败血型 病牛常突然出现发病,体温能够升高至41~42℃,呼吸加快,脉搏增数,皮温不均,肌肉震颤,鼻镜干燥,结膜潮红,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停止反刍,症状严重时伴有腹痛、下痢,排出混杂血液的稀薄粪便,并散发恶臭味;当尿液和鼻孔中存在血液时,体温开始降低,通常在12~24h内由于极度虚脱而发生死亡。

2.2 浮肿型 病牛的头颈、胸前以及全身皮下结缔组织出现炎性水肿,对肿块触诊发现质地坚硬,且产生疼痛,开始明显灼热,后期变得冷凉,舌头也发生肿大,且会伸到口外,流涎,呼吸和吞咽困难,常由于窒息而发生死亡,病程一般可持续24~48h。

2.3 肺炎型 病牛主要是发生纤维素性肺炎,干咳、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呈蓝紫色,先流出泡沫样鼻液,后流出脓性鼻液,叩诊胸部可听到浊音,并伴有痛感,听诊有水泡性杂音和支气管呼吸音,有时还存在胸膜摩擦音,且发生下痢,排出混杂血液的粪便,散发恶臭味,病程能够持续3~6d。

3 病理变化

3.1 败血型 病牛的某些黏膜、浆膜、心外膜以及内脏上存在出血点;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呈暗红色,并存在出血点;心肌、肝脏、肾脏变性,脾脏常不会肿大。

3.2 水肿型 病牛头颈部和咽喉部皮下水肿,部分蔓延至胸前部,切开水肿处会有大量淡黄色的浆液流出;局部淋巴结也发生肿胀,切面多汁;另外还具有败血型病变。

3.3 肺炎型 病牛主要是发生纤维素性胸膜炎和大叶性肺炎,但水牛基本不会发生,肺脏发生不同程度的肝变区,里面有坏死灶,且包裹有结缔组织囊,与四周形成明显界限;肺小叶间发生胶样浸润,但切面不会呈现明显的大理石状;胸腔内存在大量的纤维素渗出液,且肺膜上覆盖有纤维素块被,下面有出血点;胸内淋巴结肿胀,切面有出血点。

4 实验室检验

4.1 染色镜检

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牛的肝脏、肺脏、心脏、脾脏、肾脏组织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能够看到大量革兰氏阳性菌,菌体两极明显染色,呈卵圆形;经过美兰染色、镜检,也能够看到大量两极着色的卵圆形杆菌。

4.2 分离培养

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牛的肝脏、脾脏,分别在麦康凯琼脂和血液琼脂上接种,置于37℃培养24h,发现麦康凯琼脂上无任何细菌生长,而在血液琼脂上长出露珠样的圆形小菌落,呈淡灰色,表面湿润。挑取典型菌落进行涂片,分别经过革兰氏染色和美兰染色、镜检,看到的菌体与病死牛病料涂片完全一致。

4.3 动物试验

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牛的肝脏进行研磨,直至呈糊状。按1:10比例添加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混合成乳剂。吸取1mL添加在采血管中,通过微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取上清液给家兔进行皮下接种,每只用量为0.3mL,发现经过18h陆续出现死亡。剖检病死的家兔,可见其接种处皮下组织局部发生炎性水肿,胸腔内存在浆液性渗出液,气管水肿、充血,且内脏器官都散布有出血点。

5 防控措施

5.1 疫情处理

发生该病时,要立即进行上报,合理划定疫区,采取严格的封锁、隔离。病牛必须采取隔离饲养,对同一圈舍的其他牛只也要进行隔离观察,经过21d一切正常即可免疫接种牛出血性败血病疫苗,而其他圈舍的牛只要紧急接种牛出血性败血病疫苗。另外,同群牛只也可使用抗菌消炎药物进行紧急防治,一般每头牛可静脉注射50~150mL 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次/d,连续使用1~2d;肌肉注射160万U青霉素,2次/d,连续使用2d,具有非常好的预防效果。此外,周围的养牛户也要紧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疫苗接种。病牛污染的圈舍、场地以及饲养用具等,可使用强力消毒灵进行全面消毒,2次/d,连续使用1周。及时清除污染的垫料、饲草,并采取焚烧处理,清出的粪便要采取堆积发酵。病死牛尸体要采取无害化处理,常进行深埋。

5.2 药物治疗

发病初期,病牛可使用抗牛巴氏杆菌病血清、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早期病牛,可使用10%磺胺嘧啶钠或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成年牛每次用量为160~200mL,幼牛用量为80~120mL,2次/d,治疗效果较好;也可注射100万~200万U青霉素、100万~200万U链霉素,每天早、晚各使用一次,或者注射盐酸土霉素1~2g/d。以上抗菌药物,即使在病牛体温降低以及全身症状康复后,依旧要继续使用1~2d。

5.3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运动场及牛舍环境的清洁、卫生状况,让牛只进行适当的运动,饲养者应该掌握气温的变化情况,夏季应该加强通风降温措施,冬季则应该加强防寒保暖的手段,尽可能避免牛只发生应激反应,以增强其机体的免疫力。控制饲养密度合理,尽可能减少损伤皮肤、黏膜。发现疑似病牛和病牛都要采取隔离治疗。

猜你喜欢

出血点出血性琼脂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高透明度琼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Mutually Beneficial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