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藏獒庎螨的诊治
2018-02-14袁友贞
袁友贞
(青海省德令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 德令哈 817000)
疥螨病是犬、狼和狐狸的一种瘙痒性寄生虫皮肤病,该病病原为犬疥螨,这种螨虫会在皮肤的角质层挖掘隧道。有时也称该病为疥疮或癫皮病。犬往往摩擦或挠伤皮肤继发感染。病情严重时,皮肤上会形成大面积黄色或灰色的结痂,甚至导致死亡。该病无严格的季节性,但在潮湿寒冷的秋末、冬季和早春病情比较严重。在幼年犬较常见。
1 病原
庎螨是一种节肢动物,它能钻进宿主表皮挖掘隧道虫体在其中生长繁殖,隧有小孔,借以通氧和幼虫的出入,幼虫也钻入皮肤,开会开掘小穴。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整个过程为8~22d。庎螨症状可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鳞屑型,主要是在眼睑及其周围、额部、嘴唇、颈下部、肘部、趾间等处发生脱毛、秃斑,界限明显,并伴有皮肤轻度潮红和麸皮状屑皮,皮肤变得粗糙和龟裂,有的身上有小疖子。皮肤变成灰白色,但是患部不痒。另外一种为脓疱型:感染蠕形螨后,首先多在股内侧下腹部出现红色小丘疹。几天后变为小的脓肿,重者腹下股内侧出现大面积红白相间的小突起,并散有特殊的臭味。此时,犬表现出不安的情绪,并有痒感。大量蠕形螨寄生时,可导致全身皮肤感染,体毛脱落,脓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并可继发细菌感染,出现全身症状,病情严重的宠物可导致死亡。
2 生活史
疥螨的发育需经过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全部发育过程都在犬身上度过,一般在l~3周内完成。疥螨在犬皮肤的表皮上挖凿隧道,雌虫在隧道内产卵,每个雌虫一生可产卵20~50个。卵孵化为幼虫,幼虫有3对足,体长0.11~0.14mm。孵化的幼虫爬到皮肤表面,在皮肤上凿小洞穴,并在穴内蜕化为若虫,若虫钻入皮肤挖凿浅的隧道,并在里面蜕皮成成虫。雌虫的寿命约3~4周,雄虫在交配后死亡。
疥螨病多发于冬季、秋末和春初。因为这些季节光线照射不足,犬毛密而长,特别是犬舍环境卫生不好、潮湿的情况下,最适合螨虫的发育和繁殖,犬最易发病。
3 诊断
刮取病犬患部的皮屑,直至皮肤轻微出血,放置在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或50%的甘油溶液,用显微镜检查。发现庎螨虫体和虫卵,结合临床症状可诊断为鳞屑型庎螨。
4 治疗
病犬的治疗:剪毛,用肥皂水清洗患部。灌服伊维菌素,剂量:0.3mg/kg,隔7日再灌服1次。用肥皂水洗净患部直至皮肤轻微出血,再用敌百虫和凡士林混合剂适量,涂抹在患处,隔5~7d涂抹1次即可。涂药期间注意尽量防止狗舔食。环境的处理:可以购买杀虫喷剂,通常使用螨净或治疗跳蚤类的产品就可以杀灭虫卵。
5 预防
如果家中有养羊史,在养犬之前,要彻底对羊圈进行消毒。经常要注意犬有无发痒,掉毛现象,若有应及时隔离,及时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如从外地购买,或串换或以其他方式引进的犬,应详细观察,做螨病检查。注意环境卫生,保持犬舍清洁干燥,对于犬舍、犬床、垫物等要定期清理和消毒。畜主应注意自身保护,防止人自身的感染。
6 注意事项
临床上治疗犬疥螨病易产生耐药性,因此要做好病历和用药记录,下次治疗用药前应先了解患犬的用药史,以达到满意效果。治疗犬疥螨病时应观察患部皮肤有无炎症,测量体温,若出现继发感染时应配合抗生素治疗。注意与激素分泌失调和微量元素缺乏(如锌)等疾病的区别。畜主同时饲养多只宠物,当发生犬疥螨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避免发生交感染及愈后复发。伊维菌素剂量会引起不适及异常过敏现象,需主人们重视的,孕期及哺乳期动物禁用。
7 讨论
螨病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螨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强,能在事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存活一段时间,螨虫爬行速度比较快,所以,要特别注意犬活动周围,笼具等垫物上的螨。药物虽然可以杀死寄生在犬体上的螨虫,但环境中的螨虫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犬,所以消毒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