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隐性教育在中职广告专业中的应用

2018-02-14

北方音乐 2018年23期
关键词:隐性中职音乐

姚 琛

(嘉兴技师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认识个体需求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认识个体需求,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效果。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存在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开展高效的音乐学习。

(一)对音乐学习存有一定程度的“偏好”

喜爱养眼的明星歌唱类节目,对传统音乐缺乏耐心。学生对传统民歌的喜爱、认识与理解程度有限。课堂上,凡是观看明星类歌唱节目,学生们都认真参与,并总嫌老师播放得太少。但到了播放传统歌曲时,情况完全相反。

相对欣赏课,学生更爱歌唱课。从课堂参与情况看,歌唱课上学生的互动性强,稍加引导课堂氛围就能活跃起来。但欣赏课上,特别是纯音乐作品的赏析课,能全神贯注地听完全曲,并参与曲式分析的真是少之又少。

(二)对音乐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数中职生只把音乐当成一种消遣,思想上不够重视,部分学生甚至觉得如果上课只是看视频、听歌不讲任何知识就好了。同时,一些学生的家庭环境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场所,音乐教育无法通过家庭教育形式落实。这种音乐教育重视程度的缺失,严重制约了中职生音乐能力的提升。

(三)对音乐与广告专业的联系认识不深

一方面,许多广告班学生,特别是中职低年级段的学生对广告专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上,没有意识到有声电子产品与音像广告产业正在逐渐兴起。作为在校生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全面的技能,以应对广告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另一方面,即使是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中,也需要创新和创造能力。音乐作为极具想象力的艺术形式,与广告本身都是人类意识付诸于实践的产物。音乐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也是不容小觑的。

(四)对音乐隐性教育作用的理解存在意识淡薄

学生对音乐教育作用的认识只停留在“显性”上,如通过学习,歌曲能否唱得更加好听,能否在考试中获得满意的成绩。而音乐教育的“隐性”作用则往往被忽略了。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塑造具有艺术感、审美感,且内心丰富、品行端正的人。这种塑造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音乐教育目标

音乐以人的直观感觉为手段,以感心动情为目的,以歌唱赏析为过渡,以表演形态为浓缩,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和美育等均有渗透功能。教育家孔子也曾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深刻阐述了音乐教育对人的培养功能。

笔者在音乐教学中,始终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的,非学术性的发展目标紧密相连。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目标能否落到实处,这不仅关系到能否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也影响着他们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隐性目标 学习内容 具备能力情感 感受、判断音乐中的情感描述。善于控制情绪,并合理表达情感。态度 理解音乐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创作者的态度。间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认真学习,不断进取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真、善、美”的价值观。深入体会音乐中传达的价值理念,作曲家深刻的思想内涵,并与时代和社会相结合。

三、音乐课堂教学与“专业化”接轨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与隐性目标紧密结合的同时,也要体现专业特色。

广告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广告理论与技能,拥有广泛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等行业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和创意制作、市场营销策划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广告专业与新闻传播学、美学、文学艺术等学科都有重要和紧密的联系。因此,未来广告专业的发展趋势需要设计者们拥有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在单位应聘过程中,许多广告专业的实习生表示,如今一些大型广告制作单位不仅需要他们具备平面广告的设计和创新力,也需要具备音频剪切、配乐等基础动态视频广告制作能力。如此一来,广告专业与音乐的结合将更加紧密。音乐隐性教育中“以美育情”的特质,对帮助广告专业的中职生树立专业理想,激励创造意识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四、音乐课堂结构与形式合理化

音乐隐性教育既可以依托于显性传统音乐课,也可以增设富于创新的隐性课程,广泛利用课前、课后,以自习、讨论、查阅等手段引导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巧妙利用课题中渗透的人文情怀、历史渗透、知识延伸等,使课堂结构更加丰满,形式更为多样。

针对广告专业学生现状,需要利用多种途径改变目前音乐课程单一,传统音乐教学效率低等问题。通过选修课形式开设“音乐隐性课程”,如音乐剧表演课,真正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从而真正发挥课程系统的高效优质功能;与广告专业教师合作,布置学生完成带音乐的广告作品设计。同时积极创设与广告企业或公司合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与广告的紧密接触;学校可以与戏剧院、音乐艺术中心建立一套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艺术服务。让学生在体验艺术中,慢慢开展音乐隐性教育;建立校级、班级合唱团、交响乐团等,扩大实践平台,并可采用轮流制展示的方式,努力做到人人参与,让音乐教育更加丰富;隐性教育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手段寓教于乐(提倡快乐学习)、寓教于文(强调人文气息)、寓教于游(设置游戏环节)等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并逐步提高广告专业学生对音乐的重视程度;利用信息化技术,积极布置一些音乐与广告专业紧密结合的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让学生在不停的思考中学习。利用各种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音乐兴趣;严格管理课堂纪律。特别是对手机、pad、蓝牙等电子产品的管理。要求学生正确利用相关产品,并积极创设全员参与,零低头率的课堂氛围,力求在短时间教学中获得最大效率;教师合理分配时间和课程量,建立一套关于广告专业音乐课的评估、评价体制,有助于班级管理,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并给予课程调整,促进音乐隐性教育在广告专业中的开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广告专业中深化音乐隐性教育的重点是“艺术”与“审美”。它利用不同的手段与过程,力求用“艺术、审美”通往“教育、塑人”。通过音乐隐性渗透帮助广告专业的学生孕育高雅情操和升华人格,从而形成自觉道德内化效应,达到由“教”到“不用教”的教学模式,唤起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相信音乐隐性教育将通过其特有的暗示性、多样性、灵活性、长期性、间接性特点,以各种灵活的方式促进广告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隐性中职音乐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音乐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