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年制免费男幼师专业情感认同及其培育
2018-02-13沈玉萍
沈玉萍
摘要:从免费男幼师的专业情感入手,其专业情感经历了从迷茫到混沌到认同,再到理解,再到入职期待的过程,沿着他们专业情感变化的轨迹,探究在短时期内增强专业情感认同的策略,提出通过外部正面因素影响,强化情感认同、自我效能提升,内化情感认同以及实践场结合,实践情感认同的策略,以期建立以培育情感为基础,以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性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五年制免费男幼师;情感认同;入门动机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12-0104-03
随着育儿的专业与理念普及化,社会分工的精细与性别界限模糊化,新时代不断催生和召唤男幼师的出现。至此,自上而下呈现对男幼师培养政策的倾斜,师范类学校涌现一批准男幼师。
作为免费男幼师,他们毕业之路非常明确,去一所幼儿园进行至少5年的幼教服务工作。如果对专业情感较为抵触和抗拒,个体就会经历情感“不协调”状态[1],这种不协调的状态最终会影响专业认同、专业发展等。专业认同一般分为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人的情绪起了根本的或先天的“内在动机”作用[2]。此外,在积极情感的基础上,产生意志能力,是人的行为上升为随意的动作水平,刺激主体克服各种困难去争取活动目的的实现[3]。
本文着重从情感入手。首先着重了解学生入学初原始动机,学生入学的职业动机能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对待专业的情感。情绪和情感是动机的源泉,具有推动作用,它们会对动机的大小和强弱能产生影响。其次,对学生每年后的专业情感加以分析,探究五年制免费男幼师专业情感认同的变化轨迹。对于青少年而言,其情绪情感具有内部体验的隐秘性、独特性,为了更好地了解男幼师情感变化历程,本研究收集了100位男幼师的五年专业成长的文字回述。
一、免费男幼师专业入门动机调查
调查发现,大部分免费男幼师专业认同不足,专业情感面临枯竭。绝大多数人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并非是心底对专业的真正认同,而是源于其他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因素。
1.自我不确定性
有人认为自己不能适应高中繁重的学业,也有人对将来重点高中和一本线不确定,还有人对未来找工作不确定。正因为种种不确定,他们去面试时,大多的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的。有人说:“因为老师的推荐和父母的赞同,也没有多想什么,就是面试一下,本身面试也是可以锻炼一下人的。”还有人说:“我就抱着去玩玩,去试试的心态去了。可是没想到面试通过了!其实说到底就是怕我那时候考不到高中,可是我对我自己有信心。”正因为自我的不确定性,更愿意借鉴他人的意见。有的人填报志愿就是应父母、亲戚或老师的要求。有人说,“初三的英语老师是我家邻居,平时他很关照我,这次选择志愿的时候跟我们商量了。他跟我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要把握住。经过思考,最终选择了男幼师。”
2.客观因素
免费男幼师一是可以免学费,免住宿费,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免五年学费和住宿费能为家庭省掉一笔开支。二是可以在毕业就业的时候有一些有利条件。还有一些是学生自己身体的原因。如有人在文中提到,“2012年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是679.5分,我正取。之所以没去而来上师范,主要是考虑到我的动作比较慢又患有鼻炎,到了高中可能会不适应那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若是恶性循环下来,鼻炎加重,会使我的身体垮掉。”
带着未知、懵懂还有些许期待,他们走进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大门,但很多免费男幼师对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心底并不认同。
二、免费男幼师的專业情感心路
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免费师范生职前情感的整体研究,尚未有对五年制的免费男幼师不同年级专业情感做一个细致研究。情感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迁移和个体经验的积累,他们对待专业学习情感会不会发生变化,何时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试图寻找到一些普遍的、泛化的规律,以期培育他们对专业良好的情感,帮助他们完成人到职业人的转变,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幼儿教师岗位。
1.一年级盲目迷茫
不少人一年级是在新奇与忙碌中度过的。从初中的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突然发现自己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点无所适从。对于一个埋头读书十几年的孩子来说,要开始学美术、音乐、舞蹈这些“副科”,变得力不从心。有人说:“刚刚初中毕业的我完全不能适应这样‘多元的学习生活。”甚至有人在回顾一年级的时候说:“那时突然间,开始后悔来到这个地方,因为在这里我找不到自己。”大部分学生不太适应师范式的管理方式,不适应师范式的课程设置。也有人可能是因为和自己理想的大学生活差太远,所以对师范的生活期待值降低。多重不适应因素交叉,容易进入一个迷茫区。加之,学前专业课程设置较多,技能训练较多,业余时间也很多,不懂如何规划自己的业余时间和闲暇时间。
2.二年级混沌过渡
周围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氛围,决定了大部分人的学习态度。一年级对自我职业规划的不确定,造成了自身学业的不确定,甚至无序。有人说:“反正大家都在打游戏,我也混迹其中。”有人说:“感觉自己就像宫崎骏的漫画里的角色,面对旖旎童话世界里的百般诱惑、也许一念之差的贪婪,就会变成猪变成怪物。”但人贵有反思能力,面对越来越紧张的学业现状,经历了一年多的盲目迷茫后,有的人开始慢慢回归轨道,想找回当初的自己。开始去琴房练习,开始报自考,开始关注英语公二考试和普通话考试。但是,他们对前途还是没有一些具体的规划和想法,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更多的想法。
3.三年级专业认同
到了三年级是一个大部分学生转折的开始。三年级的专业课程较多,是承上启下的阶段。三年级通常也是专业技能汇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在专业课程学习后,很多人在理论层面逐渐了解了幼儿教育的意义,幼儿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在技能汇报中,很多人知道了自己优势是什么,如何扬长补短。知道了自己缺什么,要往哪些方面努力。努力之后会知道许多事情,坚持下来,就过来了。
4.四年级专业理解
四年级,进入了幼儿园实习阶段。很多人在这个阶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年级过了18岁的年龄,他们思维更加成熟,处事更加沉稳,自我反思评价能力更强,对幼儿有了更多的理解。有人这样说:“进入四年级,我的专业认同感一下子变强了,因为四年级的专业实习挂钩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还有人说:“到了四年级了,也许是长大了吧,突然感觉电脑一点意思也没有,可能真的是因为玩得太多了所以厌倦了吧。”认清自己的专业发展趋势,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理解着,体验着,感悟着。
5.五年级入职期待
进入五年级后,很多人对自身职业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有了较强的认同感。五年级的做人做事基本会从自己职业的特点出发,逐渐内化成教师人格。临近毕业就业,自己即将独当一面成为教师,对多数人而言是期待的。有人说:“快要毕业了,我觉得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还有人这样说:“今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我的幼师专业之路,将由我,一步一步,走出属于我自己的辉煌!”经过五年的学习,他们逐渐完成由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男幼师对待专业情感的层次经历了迷茫—混沌—认同—理解—人格化的过程。当然,万事万物都没有绝对的规律和法则。如,有的男幼师适应期较长,甚至到五年级的时候还处于迷茫阶段。教师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帮助学生缩短迷茫期。在师范学校,从职业情感培养的角度,教师要帮助他们,对专业,对职业产生积极情感,深入理解并认同学前教育专业。
三、免费男幼师积极情感培育
情感认同是幼儿园教师从事保育和教育实践工作的情感和动力基础[4],使他们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建立联系,获得协调。法国有人曾提出建立精神生态学,日本主张完整的教育应包含情操教育,德国等欧洲国家,强调情感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本体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专业情感认同的培育策略,如下:
1.外部正面因素影响,强化情感认同
丹尼斯·阿特金森(Dennis Atkinson,2004)研究发现[5],师范生在最初接受师范教育时往往是通过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来接受原来并不认同的想法,并利用非理性的经历(例如幻想)强化自己对未来职业的认同。学校应该加强园校联系,如组织学生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开展“走访幼教名师”“优秀毕业生返校座谈”等活动,引导幼师生以积极的心态去体验幼教职业的过程,亦可组织男幼师学习欣赏优秀幼师的技能展示。一个学生在自述中写道:“两个学姐手指飞快地在琴键上掠过,我也是被这堪称超神技能给折服了,眼睛都看直了,心里不禁感叹实在是太厉害了。”有人在回忆学姐学长的汇报演出后说道:“无论是听觉上还是视觉上都是极大的震撼。心里敬佩的同时也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我以后也要向她们一样厉害。”
2.内部效能感提升,内化情感认同
仅靠外部因素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需要从心底接受认同学前教育专业。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第一次提出来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达成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班杜拉研究发现,学习者亲历的成功经验对提高自我效能感有非常巨大的作用[6]。有一位学生回忆道:“我还记得我有一次参加运动会,我报名的是1500米跑。当我报了这个时我觉得自己都疯了,因为我很瘦小,论长跑我跑不过别人,到了长跑那一天,我只管跑,再加上别人的呐喊加油,我越跑越快,跑到了第三名,于是我对自己的长跑有了自信心,这对我帮助很大,以后不管我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放弃,我觉得只要努力就没有什么做不好的事情。就这样,我努力做事,做了一件又一件我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也变得越来越有自信。”
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并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对于免费男幼师,教师还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性别优势。在思维方式上,男性更擅长抽象思维,女性更擅长形象思维[7]。另外,在空间关系、自信心、支配性以及机械能力等方面,男性要优于女性。可以多增设体育类特色、思维特色第二课堂。让男生多一点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和积极专业情感以及职业认同之间形成良性的正循环。
3.实踐场结合,实践情感认同
多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促使其从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可以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职业锚所在。“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生涯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提出的。所谓职业锚,又称职业留系点,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的铁质器具,职业锚就是指人们选择发展自己职业的中心。
情感从实践中来,归于实践中去。有一位男幼师说:“我觉得,感情是需要时间去培养的。我现在越来越认同自己的专业,从当初填志愿时的懵懂,到爱上舞蹈,爱上专业技能,到最终爱上以前认为枯燥空洞的专业理论,因为结合了实践。”另一位男幼师说:“我的专业认同感是建立在对孩子的一种愧疚感之上,我觉得自己还差得远,我要努力修炼,才敢在他们这一张张白纸上涂画。”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该多安排男幼师去幼儿园观察幼儿,观摩课堂,帮助他们对自我更好定位。从情感培育的角度,帮助男幼师们找回自己的方向,朝着他们最初的梦想前进。逐步迈向成熟,变得更加优秀,不断完善自己,飞向自己想要的未来。
当然,积极的专业情感认同要与专业认知认同相互支持,来保障免费男幼师专业发展。朱小曼曾说,凡人都需要劳动,学校里的文化课是学生最基本的劳动方式,一个孩子不爱学习,甚至厌恶学习,无所事事,他的生活一定会变得很麻烦,甚至很危险。所以,不论是“通识课程”“师范性课程”还是“专业课程”,学校要重视男幼师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男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业认同,也离不开大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离不开社会大众。各方要齐心协力,为男幼师们创设更适宜的专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210.
[2]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23.
[3]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15.
[4]王晶晶,殷素梅,郑华.在校师范生专业情意的调查与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5).
[5]杭梅.免费师范教育背景下的男幼师生信念教育——以江苏免费男幼师生培养为例[J].早期教育,2013(12).
[7]朱虹.立足优势形成特色——男幼儿教师应对挑战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
[7]DENNIS ATKINSON. Theorising how student teachers from their identities in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J].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04(3):379—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