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党政关系思想的演变

2018-02-13曹珊

现代交际 2018年1期
关键词:苏维埃党政列宁

曹珊

摘要:列宁的党政关系思想是列宁社会主义国家观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今天中国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列宁的党政关系思想,根据苏俄现实实践情况,作出了三次明显的转变:由苏维埃政权初建时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到内战时期的“权力集中于党中央”,再到列宁晚年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思想。

关键词:党 苏维埃 权力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211-02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对于如何定位苏维埃与党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国家政权归于谁的问题,列宁在不同时期,根据现实情况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一、“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全部权力归苏维埃”是俄共(布)起义时争取人民群众的保证,因为此时人民群众急于摆脱沙皇政府的压迫,全部权力归苏维埃,意味着人民能够享有国家政权带来的民主,这也是其初步掌权后对于之前承诺的践行。这表明了此时列宁在党政关系上的观点。

苏维埃建立后,俄国除了苏维埃之外,还有一个与之匹敌的政权机构——立宪会议。一个政权不能有两个政权机构,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问题是俄共(布)面临的现实问题。布尔什维克掌权前及掌权初期,立宪会议的召开一直都是俄国各党包括布尔什维克党共同的期待。在起义当晚的代表大会上,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将保证如期召开立宪会议,将人民关心的土地问题交与全民立宪会议解决。但是十月革命之后,布尔什维克党发展壮大,掌握了国家政治权力,但是立宪会议通过的选举委员会及制定的选举规则对布尔什维克党极度不利,这不符合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政治局面,因此,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立宪会议的地位和达成的决议产生了质疑。

对于布尔什维克党来说,举行立宪会议并承认其达成的决议,等于否定新生政权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权威性及其最高地位,意味着将刚到手的国家权力拱手让人。而立宪民主党及社会革命党等党派不愿意布尔什维克党独享国家政权,寄希望于立宪会议来推翻苏维埃政权。此时,对于是否召开立宪会议和确定谁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地位是布尔什维克党与其他党派交锋的焦点,也就是说,全部权力归苏维埃还是立宪会议是当时争论的焦点问题。毫无疑问,列宁选择的是当时作为最高民主形式的苏维埃。同时列宁也保证立宪会议会如时召开,但必须承认苏维埃的最高权力地位,这意味着立宪会议没有了国家权力,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立宪会议召开之前,列宁在《被剥夺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中,宣布中央和地方的全部权力都属于劳动群众及他们的全权代表机关,即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列宁指出,我们绝不能让出苏维埃政权。最终,立宪会议被强行解散,苏维埃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最高地位得以确立和稳固。

此时,“苏维埃政权高于各党”是列宁在党政关系上的明确态度。在苏维埃建立之初,列宁就拒绝将苏维埃靠向与一个政党,他认为苏维埃不属于任何政党,因为苏维埃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利益的广泛组织,应该是包含一切革命政党和革命民主党派。“苏维埃高于党”的原则,指出苏维埃政权在于当发生冲突时,不用屈从于党,同时苏维埃的成立和废除也不由政党决定,苏维埃的地位高于政党。虽然此时的布尔什维克党在政治力量上占优势,但还存在很多有实力和势力的其他政党,如孟什维克和无政府主义者。整个苏维埃民主制度都体现了人民自治的特点。列宁提出的“苏维埃政权高于各政党”的思想体现了人民主权高于一切的直接民主原则。

二、权力集中于党中央

“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奠定了苏维埃在俄国政治生活中的绝对地位,同时也调动了人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俄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人民的文化素质低下,而管理国家,实行全民自治需要极高的文化素质及管理能力,显然这并不符合当时俄国的现实情况。大多数人民的民主意识比较原始、落后,极易被地方主义等思想所利用,造成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这种情况对于国家急需凝聚全国物力财力建设国家的政权巩固时期是非常危险的。于是根据现实情况的转变,国家政策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一切权力归苏维埃”逐渐演变为“一切权力归党中央”。这在当时是十分有必要的。

权力归属问题实际上就是党和苏维埃的关系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和政权初建时,人民的民主热情非常高。而此时国内的大环境还是相对和平的,因此苏维埃在民主政治中的主导地位得到普遍认同,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布尔什维克党更加重视发挥民主的作用。但随着内战的开始,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局面,民主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此时国家需要的是政权的集中,以此来提高政权机构的运作效率,保证上令下达,应对突变的战事。因此苏维埃的立法功能被不断弱化,而党逐渐成为政策的直接制定者。此消彼长,苏维埃手中的权力逐渐交到了党手中,苏维埃的政权机关也逐渐被布尔什维克同化。按照列宁的意见,在苏维埃政权机构中建立完全听从党安排的党组织,这些党组织安排在苏维埃政权机关的各个角落,对非党人士参加的苏维埃机关研究的问题提前作出商讨和决定。一切问题由党组作出决定报与党委决定,之后再交与苏维埃机关批准和执行。苏维埃机构逐渐成为“清谈馆”。党为了控制苏维埃,不仅成立党组,还派党员到苏维埃机关中工作,甚至许多基层政权的党委书记同时身兼两职,在苏维埃中同时任职。党内组织纪律比较严苛,党员必须听从党中央的指示。长此以往,苏维埃的全权地位被掠夺,党的权力极度膨胀,逐渐成为其的附庸物。党的权力的高度集中指的是国家权力不断流向党中央、党的政治局和书记处甚至是党的总书记。

列宁在俄共(布)九大会议上指出,这一年来的政治局的工作,大多是解决一切有关政治的问题,也就是有关统一苏维埃全部工作的问题。总的来说,政治局解决一切国内外有关政治的问题。政治局成为国家实际的最高决策中心的同时,书记处的权力也在不断扩大,掌握制定指令及人员调配等方面的大权。总之,此时的苏维埃空有其殼,实际上权力已经转到党中央手中。endprint

三、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弊端不断显现,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意味着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为此列宁认为应该将高度集中于党的权力归还于苏维埃。

战争状态的结束,意味着人民的生活进入正常状态。此时人民需要的是民主,是苏维埃立法功能的恢复,是社会民主的体现。在战时,权力的集中无可厚非,但此时,党成为准行政机关,苏维埃的立法功能被忽视,成为党的附属,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民主制的发展,这不符合民众的期待。

苏俄的党政关系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党政关系。传统意義上的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是在西方语境下的,是先建国、立宪,后建党,党的活动在宪法范围内。但苏俄不同,布尔什维克党先夺取国家政权,再组织立宪,这种顺序决定了党和国家政权关系的特殊性。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成为布尔什维克党不断面临的现实难题。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带来的弊端不断显露,列宁晚年也越来越认识到党政不分给苏俄的政治经济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列宁指出必须将过度集中于党的权力归还于苏维埃。因为大权掌握在党手中,因此政治生活中面临的一切问题,无关大小,都需要党中央来决定和解决,党中央逐渐成为处理一切琐事的机构。而且这也助长了官僚主义的气焰,因为所有问题都需要报与党中央,并由其解决,官员不需要做决定,因此不需要承担责任,这种不作为的现象在当时越来越普遍。对此,列宁认为,应该明确党和苏维埃的职权范围,他认为党在政治上领导苏维埃,但党并不能代替苏维埃,应该将过去一些不得不处理的但纯属苏维埃的工作,重新交与苏维埃解决。党应该保持对苏维埃国家一切政策总的领导,但具体的工作应该由苏维埃各部门机构完成。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苏维埃的工作效率,还能提高苏维埃各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党把主要精力放到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策的制定上。

总的来说,列宁晚年对于党和苏维埃的关系的思考,主要有三层意思:既要党,又要苏维埃;明确理解党的领导的含义;明确党和国家机关的职责。列宁认为党和苏维埃并不存在根本矛盾,两者都是建设苏俄不可或缺的力量,关键在于如何划分两者职权任务以及如何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苏维埃应该作为党联系群众的中间桥梁,并且同党一起建设无产阶级政权。列宁所说的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并不意味着党可以越过或抛弃国家政权来直接管理国家,也并不是说党和国家政权是一类事物。列宁认为党的总的领导,指的是全局上的领导以及政治上的领导。在全局上,党领导一切国家机关的工作活动,但不是代替国家机关处理这些工作。另外政治上的领导指的是,党在政治上把握国家的政治方向,从而在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管理国家的方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依靠暴力,强制执行。而是通过制定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此来指导国家机关的工作。最后,党要做到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领导国家机关。党的思想领导至关重要,只有在思想上做到党和国家的一致性,才能确保党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国家机关在思想上的认同。另外,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少不了人的操作,缺少了国家工作人员,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国家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党在组织上严格把好关,确保不混进敌对分子以及庸才。同时也应该不断组织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第三层意思,就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党的权力越来越重,苏维埃逐渐成为政权的摆设,成为党的附庸,这严重影响苏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对此,列宁认为应该明确党和苏维埃的政权职责,如果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继续下去,党就会成为国家政权组织,从而执政党的权力会过度膨胀,这对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非常不利。修正党政关系,明确党的职能,实现党政分开,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列宁在实践中指出,必须严格按照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办事流程,不得越过政府直接向党中央汇报。另外要提高人民委员会的威信,人民委员会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同时,要加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权力和立法职能,扩大区域经济会议的自主权和职能。这些措施都是争取把党和国家机关的职能划分开来。

参考文献:

[1]列宁.国家与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endprint

猜你喜欢

苏维埃党政列宁
如何促进党政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医院党政工作的创新意识探讨
拉美有多少“列宁”?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探讨县级统计部门如何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
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候选人之规定
让责任管住权力
戈尔巴乔夫民主化改革失败原因之我见
纪念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