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的危害及防控技术探讨
2018-02-13王卓
王卓
(辽宁省兴城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察所,辽宁兴城125100)
1 猪口蹄疫的危害
1.1 死亡率高
口蹄疫在冬季和春季的发病率较高,健康猪只接触到患病猪或被患病猪污染的饲料、工具、车辆、垫草等即可发病,发病率能够达到100%,仔猪一旦感染口蹄疫,在还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时,即会死亡,死亡率能够达到100%,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传播速度快
口蹄疫一旦发病,则能够因为其快速的传播速度导致大范围的感染,并且患病猪发病急,该病的传播途径十分广泛,不仅能够通过接触传播,还能够通过空气进行远距离的传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患病。如果在口蹄疫疫情刚刚发生时没有及时的控制,就会很快的蔓延开来,造成大规模的流行扩散,增加防治难度。
2 猪口蹄疫的临床症状
猪口蹄疫的潜伏期为1~7d,大多数在3d左右,主要特征表现为蹄部红肿有水疱和溃烂病变,并伴随着发热等全身性症状。如果发生继发感染,则可能出现蹄壳脱落的现象。此外,患病猪还有跛行,不愿站立,流口水,精神萎靡,口腔、乳房、舌头等处出现水疱和溃烂的症状。患病仔猪可能继发肠炎和心肌炎导致死亡。患病猪的体温可升高至41℃,在发病初期,水疱症状明显,停止采食,大概经过1d后水疱会破裂,形成溃疡面,之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温度。
3 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3.1 免疫接种
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和控制口蹄疫最有效的手段,主要使用的疫苗是油佐剂口蹄疫灭活疫苗,猪只在接种疫苗15d后能够获得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续6个月,接种疫苗时要按照说明书选择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通常猪场中85%的猪只通过疫苗接种获得了足够的免疫力,则该猪场的口蹄疫发病率就会大大降低[1]。针对有猪只发病的地区以及受口蹄疫病毒威胁的地区,需要对全群猪只进行疫苗紧急接种。
3.2 做好卫生消毒管理
制定合理的消毒程序,保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及时更换污染的垫草,垃圾粪便要及时清理,不能长时间在猪舍内堆放。只有保证了生存环境卫生情况良好,才能确保猪只的身体健康,只有健康状况良好的猪只,才能在免疫接种后获得足够的免疫力来预防口蹄疫。此外,口蹄疫是高接触性传染病,传染力强,因此,做好卫生消毒工作能够减少环境中的病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口蹄疫的发病率。
3.3 加强饲养管理
提供给猪只舒适的生存环境,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合理进行通风,减少环境中的应激因素,提高整个猪群的健康水平。提供充足的营养,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做好饲料管理工作,设置饲料储藏室,并由专人负责采购和管理,防止饲料长时间存放发霉变质,一旦有饲料霉变,要清理掉不能再给猪只食用。每天清理料槽中的剩料,被患病猪污染过的饲料也要及时清理,避免健康猪只接触而患病。根据猪只的生长发育水平和体重提供适量饲料,避免饲喂量不足不能满足猪只营养需求,也不能饲喂过量,造成浪费和影响猪只健康。
3.4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规模化猪场应该尽量采取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阻止外界的口蹄疫病毒大规模的侵袭猪场。日常饲养中要封闭管理,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随意入场参观,防止猪场外生物进入。再引进猪只时要经过严格的检疫和15d以上的隔离饲养观察,不能从疫区引进猪只,运输时间要短,跨越的区域要少,以免在运输途中感染口蹄疫。
3.5 疫情后紧急处置
一旦猪场内有疫情发生,要立刻封锁疫区,将疑似患病猪隔离,并限制其移动,由专业兽医人员对疑似病例进行诊断,确诊患有口蹄疫的要及时处置,目前我国消灭口蹄疫疫情的主要方式是扑杀患病猪以及疑似患病猪,不需进行任何治疗,并将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2]。此时要严禁任何人员和其他猪只进出,猪场整体环境进行紧急彻底消毒,并且增加日常消毒频率,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政府部门要加强市场流通监管,在发病期间,疫区禁止向外界运输和出售猪只,加大对病情的监控力度,尽最大可能将疫情控制在疫区内,防止其继续传播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待彻底消灭口蹄疫疫情,并且45d以上没有新的口蹄疫病例发生时,才能解除疫区的封锁向外界销售猪只。
4 小结
口蹄疫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强,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一旦发病,极易造成大规模的流行爆发,阻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猪口蹄疫的控制难度大,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需要扑杀全部患病猪和疑似患病猪,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口蹄疫的预防是关键,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技术能够对口蹄疫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1]龚杰.猪口蹄疫的危害与防控措施 [J].当代畜牧,2015(10Z):68-69.
[2]潘继兰.猪口蹄疫的危害及防治 [J].中国饲料添加剂,2011(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