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女科撮要》保胎辨治特点

2018-02-13兰许小凤

江苏中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女科益气汤胎动

龚 兰许小凤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2.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附属医院,江苏苏州215009)

薛己(约1487—1559),字新甫,号立斋,明代著名医学家,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薛己自幼便继承家训,跟从其父学医,精心研究医术,名著一时,能够兼通内、外、妇、儿、骨伤各科,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博学多才,他曾先后担任太医院院士、御医、南京太医院院判和南京太医院院使等职务。《女科撮要》[1]是薛己主要的妇科著作之一,为研究明代及明代以前妇科临床疾病诊治的重要古籍。《女科撮要》全书分2卷,共30论,收录验案183则。上卷主要论述经、带和妇人乳痈、热入血室、阴疮等疾病的证候、诊治和方药,下卷主要论述保胎、小产及各种产后疾病的证候、诊治和方药。《女科撮要》精辟地阐述了经、带、胎、产诸疾和妇科杂病的证治,是薛己丰富的妇科临床经验的总结和荟萃[2]。现将《女科撮要》的临床保胎辨治特点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1 重视温补脾肾

薛己在深入钻研前人经验及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潜心研究和临证心得,自立一家之说,保胎重视先、后二天辨证论治思想,临床治疗用药提倡温补,为温补学派的产生、形成奠定了基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薛己对脾胃的理论认识来源于《内经》,并受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的影响。他认为“胃为五脏本源,人身之根蒂”,人以脾胃为根本,而脾胃为气血之本,可容纳腐熟五谷,吸收精华化为津液,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故薛己在胎漏、胎动不安的临证治疗上主张用培土补中、甘温益中法,且在《女科撮要》保胎篇的诸多验案中使用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他认为只要辨证正确,凡是这类妇科疾病都可以运用该方进行治疗。薛己将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胎漏、胎动不安,不仅拓展了该方的临床运用范围,而且深入发展了东垣的脾胃学说,给后世极大的启发。在临证中,薛己强调脾胃的重要性,形成了温补脾胃的治疗特色。《女科撮要》上卷记载:“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故心脾平和,则经候如常。”[3]李东垣“脾胃为气血之本”的学术观点对薛己影响颇深,薛己认为生血应以调适机体脾胃之阳气为先。他在《女科撮要》中详尽论述了调治妇科病的方药:“盖血生于脾土,故云脾统。凡血病当用苦甘之剂,以助其阳气而生阴血。”临床上,但凡血虚之证,大多因脾气虚弱,生化乏源,故薛己多用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等方益气补血以调治妇科疾病。同时,《女科撮要·保胎》中还记载了薛己调治妊娠病重视脾胃的典型案例:“一妊娠气喘痰甚,诸药不应,问治于余。询之,云素有带下,始于目下浮两月余,其面亦然。此气虚有痰饮也,用六味丸料,数剂而愈。”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薛己不仅重视脾胃的温补作用,也重视肾命的温煦作用。对于腰膝酸软、湿浊带下等证,他多用八味丸温补肾火“以消阴翳”。《女科撮要》中记载:“一妇人发热口干,月经不调,两腿无力,服祛风渗湿之剂,腿痛体倦,二膝浮肿,经事不通。余作肝脾肾三经血虚火燥症,名鹤膝风,用六味、八味二丸,兼服两月……前症若脾肾虚寒,腿足软痛,或足膝枯细,用八味丸”;“一妇人年五十,内热晡热,经水两三月一来,此血虚而有热……若兼有痰作渴,或小便不调,或头晕白带,宜用肾气丸”。他强调治病求本,务滋化源,“治病必求其本”就是依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进行辨证施治。他在《女科撮要》中记载了验案:“一产妇泻痢年余,形体骨立,内热晡热,自汗盗汗,口舌糜烂,日吐痰三碗许,脉洪大,重按全无,此命门火衰,脾土虚寒而假热,然痰者乃脾虚不能统摄归原也,用八味丸补火以生土。”薛己承继了张元素、李东垣的脾胃理论,又秉承了王冰、钱乙的肾命学说,逐渐形成了脾胃和肾命并重的医学理论体系,在临床证治上能将补脾与益肾有机结合起来,并运用阴阳、五行生克、气血及藏象等理论进行综合性治疗,兼调五脏六腑。他认为调治脾肾是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关键,充分体现了其注重辨证,重视脾肾的学术思想。

2 提倡朝夕分补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此反三时,形乃困薄。”薛己根据文中关于阳气消长的论述,深刻认识到人身的阳气在清晨的时候开始活跃;中午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阶段;太阳偏西时阳气逐渐虚少,汗孔开始闭合;晚上阳气收敛,拒守于内。人体的阳气消长变化与自然界阳气的昼夜晨昏变化相一致。故在治疗上,薛己也按照该规律采用朝夕补益方法,即朝养阴暮补阳,或朝温阳暮滋阴,或朝暮阴阳兼补,使阴阳相互依存,互根互用,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的自然平衡状态[4]。

在临床上,薛己多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肾水亏虚,联合应用补中益气汤以培土生金,化金生水。阴虚者:朝用四物汤加参、术,夕用加减肾气丸;阳虚者:朝用六君子汤,夕用加减肾气丸;气阴两虚者:朝服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夕服六味丸、八味丸、四神丸;气血俱虚者:朝服补中益气汤,夕服六君子汤加当归气血双补。《女科撮要·保胎》中记载了典型案例:“一妇人每怒发热胁胀,小便淋涩,每月经行,旬余未已。受胎三月,因怒前症复作,朝用加味逍遥散,夕用安胎饮,各二剂而安。五月又怒复作,下血如经行,四日未止,仍用前药而愈”;“一妊娠每至五月,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遍身,后及头面。此是脾肺气虚,朝用补中益气,夕用六君子加苏梗而愈。凡治妊娠,毋泥其月数,但见某经症,便用某药为善”。这种分朝夕时段服用中药的方法,安排相当合理,充分体现了薛己理论渊源的精深和临证经验的精熟。

3 注重临证加减

薛己在临床保胎中,最显著的特色是引入辨证论治这一基本治疗原则,同时重视临证加减,将其与中医理、法、方、药体系密切结合在一起。他在《女科撮要·保胎》中详细论述了有关妊娠病的病因、病机及方药:“妊娠,若元气不实,发热倦怠,或胎动不安,用当归散,因气恼加枳壳,胸膈痞闷再加苏梗,或作痛加柴胡。若饮食不甘或欲呕吐,用六君加紫苏、枳壳。若恶阻呕逆,头晕体倦,用参橘散;未应,用六君子汤。若恶阻呕吐,不食烦闷,亦用参橘散之类。若顿仆胎动,腹痛下血,用胶艾汤;未应,用八珍加胶、艾。若顿仆毒药,腰痛短气,用阿胶散;未应,煎送知母丸。若顿仆胎伤,下血腹痛,用佛手散;未应,用八珍送知母丸……若下血不止,名胎漏,血虚用二黄散,血去多,用八珍汤;未应,用补中益气汤。若因事而动下血,用枳壳汤加生熟地黄;未应,或作痛,更加当归;血不止,八珍加胶艾。若不时作痛,若小腹重坠,名胎痛,用地黄当归汤;未应,加参、术、陈皮;或因脾气虚,用四君加归、地;中气虚,用补中益气汤……或胎作胀,或腹作痛,此是脾胃气虚而不能承载,用安胎饮加升麻、白术;不应,用补中益气汤。或脐腹作胀,或小便淋闭,此是脾胃气虚,胎压尿泡,四物加二陈、参、术,空心服后探吐,药出气定,又服又吐,数次必定。或因劳役所伤,或食煎炒,小便带血,此是血得热而流于脬中,宜清膀胱,用逍遥散。或遗尿不禁,或为频数,此是肝火血热,用加味逍遥散。”由此可见,薛己临床辨证独具特色,直求其本。《女科撮要·保胎》中记载:“一妊娠三月,其经月来三五次,但不多,饮食、精神如故。此血盛有余,儿大能饮,自不来矣,果然。”“一妊娠六月,体倦食少,劳役见血,用六君加当归、熟地、升麻、柴胡而愈。”“一妊娠每三四月,胎便作痛,余用当归地黄汤治之,不日而愈。”“一妊娠吞酸恶心,欲作呕吐,此饮食停滞,用六君加曲、柏、炒黑子芩、枳壳、香附,治之而愈。”凡此种种案例,皆可说明薛己在临证思维上独具慧眼,注重随证加减,对临床保胎有独特见解,对医学的造诣颇深。

4 重视情志因素

《景岳全书·血证》曰:“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气与血都是由人身之精华所化,而妇人一生经、带、胎、产的生理活动,均以血为本。情志因素与妇科疾病的发生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情志失常可引起气血紊乱,以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失常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故薛己注重情志因素在保胎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强调暴怒、忧郁及恐惧等异常情志活动对孕妇身心健康的影响。他认为情志因素致病主要与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的功能失调有关,若素性抑郁、情志不遂或恼怒伤肝,肝气失于调达而横逆上犯,则肝气郁结,冲任失调而导致胎漏、胎动不安;忧思伤脾,而脾又为统血之脏,脾气耗损而血溢脉外,可致气不摄血,冲任不固而导致胎漏、胎动不安;思虑伤脾,运化失职,水湿内停,可致水肿;若恐惧过度伤肾,肾失闭藏,则冲任不固,可致胎漏、胎动不安;肾气受损,精血不足,胎失所养,可致胎萎不长。

《女科撮要·保胎》中有案例记载:“一妊娠饮食后恼怒,寒热呕吐,头痛恶寒,胸腹胀痛,大便不实而色青,小便频数而有血。余曰:当清肝健脾为主。不信,乃主安胎止血,益甚。问余曰:何也?余曰:大便不实而色青,此是饮食既伤脾土而兼木侮;小便频数而有血,此是肝火血流于胞而兼挺痿也。用六君子加枳壳、紫苏、山栀二剂,脾胃顿醒,又用加味逍遥加紫苏、枳壳二剂,小便顿清,更节饮食,调理而安。”他指出:“治法虽云胎前清气,产后补血,不可专执。若脾胃不实,气血不充,宜预调补,不然临产必有患难。”另有典型病案:“一妊娠三月,饮食后因怒患疟,连吐三次,用藿香正气散二剂,随用安胎饮,一剂而愈。后因怒,痰甚狂言,发热胸胀,手按少得,此肝脾气滞,用加味逍遥散加川芎,二剂顿退,四剂则安。”“一妊娠因怒吐血块,四日不止,两胁胀痛,小便淋涩,此怒而血蓄于上部,火炎而随出也;胁胀腹痛,小便淋涩,肝经本病也。用小柴胡合四物,四剂而止,却用六君子、安胎饮,调理而安。”这类病案反映了薛己认识到情志调治的重要性,他在临床上诊治胎漏、胎动不安等妊娠病患者时,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辅以细致的情志疏导,体现了薛己妇科论治重视情志调摄的临床特点。

5 结语

本文对薛己《女科撮要》中有关保胎的论述进行了归纳、总结、凝炼,其他诸多妇产科病证尚未涉及。此举不过抛砖引玉,旨在启发同仁深入研究吴医古籍,探讨吴门医派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传承、发扬、光大吴门医派。

猜你喜欢

女科益气汤胎动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柴胡女科之用
胎动怎么数
中医名言拾粹
胎动,优生晴雨表
胎动
——来自宝宝的问候
胎宝宝动在告,诉你什么?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沈尧封与《女科辑要》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