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四大家从气机论治水肿思路探析
2018-02-13舒莹映刘燕红
舒莹映 刘燕红
(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浙江余姚315470)
水肿症状广泛见于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病。中医学认为水肿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水津停聚、泛滥肌肤,引起的以头面、眼睑、四肢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津液虽为生理营养物质,若分布不均,则为病邪,导致机体泛发水肿,在《内经》中总称为“水”,认为其病机与肾脏的关系尤为密切,并提出了“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诸病源候论》中也提出了“脾病则不能制水,水气独归于肾”的说法。《金匮要略》称之为“水气病”,并系统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黄汗等。水肿的病因多为风邪外袭、水湿外感、疮毒浸淫、饮食劳倦等,造成肺失通调、脾失运化、肾失开阖、膀胱气化不利等,导致体内水液停聚。病因多种,有单一而发者,也有兼杂致病者,病情轻重不一。通常认为水肿与肺、脾、肾三脏关联尤为密切,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脾则为制水之脏,即《景岳全书》中记载:“凡水肿等病,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四库全书提要》载:“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期间学术争鸣,其中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丹溪四大医家为代表。金元四大家对“水肿”的论治除利水消肿之外,均有从气机论治的特点,探讨如下。
1 刘完素:热郁当发
刘完素善治火热病,形成了以火热病机为中心的学术观点,治法上多以寒凉药物,被后世医家称作“寒凉派”。除火热病外,其对水肿也有独到见解。其著作《宣明方论》中记载:“夫诸湿者,湿为土气,火热能生土湿也。故夏热则万物湿润,秋凉则湿物燥干也。湿病本不自生,因于大热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滞而生水湿也。凡病湿者,多自热生。”由此可见,刘完素认为热郁于内是水肿产生的重要病机,气机郁滞而致使水液停聚,进而形成水肿。《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记载:“热胜于内,则气郁而为肿也。阳热气甚,则腹胀也。火主长而茂,形貌彰显,升明舒荣,皆肿胀之象也。”秦玉龙等[1]通过对刘完素运用白术的方药研究,发现对水肿、小便不利、心腹胀满的水湿内停证常以葶苈木香散,对水肿腹胀、小便赤涩之湿热内蕴证常以大橘皮汤,对咳嗽肿满、欲将水肿者常以白术木香散,三者均用白术,达到补益脾气、行气利水的目的。付滨等[2]总结刘河间治水肿理论,认为湿因热生,湿胜则肿,除应用寒凉药物,还必须投以宣畅气机的行气理气药,使郁结怫热得以宣通;关建军等[3]认为刘完素虽持火热论,但对各类疾病的论治都非常重视气液的宣通,倡导“气液不通,百病由作”的学术观点,并将这一理论观点应用于指导治疗水肿病中。
2 张从正:攻邪理气
张从正推崇并发展了刘完素的学术观点,在疾病的治疗中也重强调畅气机。此外,他擅长攻逐病邪,尤其对汗、吐、下三法有独到见解,被后世医家称作“攻邪派”。张从正提出:“《内经》一书,惟以血气流通为贵。”其认为血气流通乃人体之常,流通不利故而致病[4]。对于水肿,胸满位高者可因势利导以独圣散吐之,若天气寒冷,宜于室内以火盆,借火力发汗,对于下法导水,当根据患者病证虚实,下之则湿去肿减而病愈,此为治疗水肿的汗、下、吐三法。攻邪已行,治疗未毕。汗、吐、下之后,脏腑空虚,张从正主张先以淡浆粥养脾胃二三日,次服健脾益气、调和中焦之品[5]。张从正擅长攻邪,同时也重视扶正固本,行气以利水,并补益脾肾之气以绝水湿产生之源,通补结合祛除水肿。《儒门事亲》中记载:“天以气而焘,地以气而持。万物盈乎天地之间,咸以气而生。及其病也,莫不以气而得。”又曰:“气,本一也,因所触而为九。”陈修常等[6]认为张从正下法的应用范围远超出“肠宜通畅”,用下法治疗风水、涌水等病,直接经由大肠排出过盛水液,减少肾脏负荷,保护肾功能。通过攻逐法使气机得以宣通,实现推陈致新,使机体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3 李东垣:培土制水
《素问·平人气象论》记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以此为启发,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与总结,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被后世医家称作“补土派”。《兰室秘藏》记载:“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对于水肿病,李东垣认为其产生多与脾胃不运、气虚水停有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并通过气机推动水津布散,濡养脏腑及肢体筋脉。若因外邪或内伤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气机不畅,水湿聚而不散,或因荣气下流而乘于肾,湿气下流而闭塞,均能引起水肿。病在中焦,法当令上下分消其气。李东垣常用人参、黄芪、白术等健脾益气,实脾则能运化水液;此外佐以茯苓、防己等淡渗之品,行气利水;若病程日久,脾虚湿盛,则需用葶苈子、木香、槟榔等理气逐水,忌不可过量,以免伤正。邹德龙等[7]总结李冀教授运用李东垣升阳益胃汤的临床经验,对邪困于血脉,经脉凝涩不通,血郁而肿,以及脾胃气虚,内停湿浊之水肿,均强调畅达气机的必要性,运用升阳益胃汤,以六君子汤为基础,取其健脾益气和胃之功,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又以羌活、独活、防风等疏风行气,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王勇[8]运用《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治疗高度水肿的肾病综合征病人,通过辨证认为其为中气虚馁,无力推动水液运行,脾失健运,膀胱气化失司,致水液积聚,故宜补益中气,同时重视理气行气,随证加减,终使水肿得消。
4 朱丹溪:疏肝宣肺
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因此对于疾病的治疗均强调行气解郁。因其创立阴虚相火病机学说,善用滋阴降火方药,被后世医家称作“滋阴派”。对于水肿病,朱丹溪将其分为阴水和阳水,治疗上推崇张从正汗、吐、下三法,认为祛除水肿不可拘泥于逐水一法,《丹溪心法》中记载:“诸家只知治湿当利小便之说,执此一途,用诸去水之药,往往多死……当以严氏实脾散加减用。”可见,朱丹溪论治水肿,也以健脾补中为主法,以二陈汤加白术、人参为主,补气益气的同时强调理气行气,若腹胀则加厚朴,若气滞则加木香、木通,若气陷则加升麻、柴胡。对于病因,其在《脉因证治》中论述:“论水肿之因,其始则一,其变则二,皆脾胃之土生焉。盖脾虚不能制水,肾为胃关,不利则水渍妄行,渗透经络。”可见,朱丹溪认为水肿的病因,主要在脾肾。此外对肝、肺二脏的调摄也十分必要,因此其在治疗中也重视宣肺理气、疏肝行气[9]。韩婧等[10]根据朱丹溪的“提壶揭盖法”,认为水肿的治疗关键在于调节脏腑的气化功能。临床上治疗急性肾炎引起的水肿常应用越婢汤,取麻黄宣肺解表,行气利水,即提壶揭盖法的应用。对于辛散解表药物的应用,取其宣而后通的作用,达到宣肺行气、利水消肿的目的,常用的药物除麻黄外还有苏叶、桔梗、杏仁等。高淑华等[11]认为慢性肾炎缠绵不愈,常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和三焦决渎,因此对慢性肾炎的水肿症状提倡疏肝解郁、行气利水的治法,取得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