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肝论治更年期女性反复咳嗽经验探讨

2018-02-13杨岚冯毅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万州404000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

江西中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疏肝理气枳壳肝气

★ 杨岚 冯毅(1.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 万州 404000;2.湖北省中医院 武汉430061)

更年期女性反复咳嗽是指处于绝经期前后的女性,反复出现咳嗽,以干咳为主,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夜间及晨起明显,刺激性气体及情绪波动可诱发,常伴有阵发性潮热、月经紊乱、尿频、尿失禁、情绪改变、失眠多梦、心烦不宁、皮肤干燥等改变[1]。据报道[2]反复咳嗽在绝经前后诸证中占6.63%。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抗生素及止咳药治疗,但其疗效较差。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暂时缓解咳嗽,但对其他症状改善不明显,停药后咳嗽反复发作,且副作用多,患者依从性较差[3]。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肯定、标本兼顾、副作用小、个体化治疗等特点,有一定优势。

导师冯毅教授业医数十年,发现更年期咳嗽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心理及生理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冯师指出由于患者处于特殊的生理病理变化时期,其辨证施治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病机是肝气郁结、阴虚血燥及肺失清润,故应从肝论治[4]。现总结其辨证论治心得以飨同道。

1 辨证论治经验

1.1 追本溯源,审证求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指出阴阳分别主人体之气血,并因气血的多寡形成了男女不同的形体,男属阳,气多,则阳刚。女属阴,血多,则阴柔。且女性有经、带、胎、产等特殊的生理过程,表明了男女在性别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生理上也表现在病理上。故在辨证论治上,要充分考虑男女之别。

1.1.1 女子以肝为先天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肝为风木之脏,有为将军之官。故肝脏之病,较之他脏为多,而于女子尤甚”,明确“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与女子的排卵行经都有密切的关系。气机调畅,则月经周期正常,经行通畅;气机不调,则月经周期紊乱,经行不畅。《灵枢·五音五味》日:“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说明女子常处于“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生理状态。肝主升发,肺主肃降,一升一降,则脏腑气机正常。“有余于气”,肝气郁滞,导致肺失宣肃,发为咳嗽;“女子以血为本”,肝主藏血,具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的作用,为经血之源。“不足于血”则肝血易虚,肝失所养,则月经稀少,甚至闭经,情绪上易抑郁,故肝脏对女性生理病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1.1.2 天癸绝,冲任虚衰 更年期女性作为特殊群体,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现代医学认为女性更年期时卵巢功能衰退,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衡,出现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免疫力下降等相关症状[5]。因此更年期妇女更容易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疾患。《素问·上古天真论》对女性的生殖与生长作了阐述,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绝,地道不通,故无子。”认为更年期妇女年届七七,天癸将竭,肝肾功能渐衰,脏腑失于濡养,致肺金燥莫御,咳无止息;冲任二脉虚惫,冲为血海,任主胞宫。冲脉起于胞中而通于肝,肝血充足,则冲脉充盛,是女性生理的重要保证。《河间六书》云:“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属厥阴论之;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提出了治妇人疾病的三大法则“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故在治疗女性更年期疾患时我们当从肝着手。

1.1.3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肝脉布两胁,上注于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谓:“肝咳,咳而引胁下痛是也”[6],均说明肝脏与咳嗽有着密切的关系。肝气郁滞,疏泄失常,日久化火,木火刑金,肝火熏灼肺经,阻碍肺气肃降引起咳嗽,甚者牵引胁肋部位疼痛;“肝为刚脏”与气道高反应性有密切关系[7],肝阴不足,阴虚阳亢,肝阳化风,上扰于肺致咳;肝血不足,阴虚血燥,上逆犯肺而致咳。更年期女性因内分泌失调、工作压力、精神抑郁等因素影响,导致肝脏功能失司,若有外邪侵犯,引动内因,则出现反复咳嗽,故从肝论治更年期女性反复咳嗽效果甚佳。

1.2 辨证准确,组方奇特

1.2.1 基本治疗原则 更年期女性反复咳嗽多以肝郁气滞为基础,疏肝理气,滋阴养血,清肺止咳为其治疗原则,不论病程长短、虚证实证,均须酌用疏肝理气之品[8]。组方上以自拟疏肝清肺汤合二至丸加减,药物组成:柴胡10g、橘叶10g、枳壳6g、白芍10g、当归10g、桔梗10g、(浙)贝母10g、炙枇杷叶12g、地龙10g、麦冬10g、墨旱莲12g、女贞子12g、甘草10g。

1.2.2 方药作用机制 柴胡,能发散表邪,祛风解痉,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为君药,现代药理研究柴胡皂甙有镇咳、抗炎作用[9];橘叶芳香走散,能疏肝行气;枳壳气香泄散,降而微升,具有行气消积散痞的作用,冯师常言更年期女性肝气郁滞,停聚胸中,以柴胡为君,配伍枳壳、橘叶,三者同用有疏肝破气行气之功,可达到疏肝理气的目的;白芍,味酸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之气药,更年期女性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紊乱,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血和则肝和,补血柔肝,调节内分泌及植物神经,共为臣药;桔梗,宣肺利咽,用于咳嗽痰多,能引药入肺经,冯师常以桔梗配枳壳,两者配伍宣通肺气,宽中下气,一升一降,宣散胸中之郁气,肝肺同治;(浙)贝母润肺化痰,善治风热咳嗽;炙枇杷叶归肺经,清润宣肺止咳,(浙)贝母、炙枇杷叶及桔梗三者合用,引药入肺经,增强止咳功效;更年期女性反复咳嗽多损及肝肺之阴,故用麦冬滋肝润肺,又防柴胡劫阴;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肺,平肝息风止咳,本类咳嗽在西医称气道高反应,地龙可抑制气道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内皮损伤和白蛋白渗出,有效缓解气道高反应[10];墨旱莲,女贞子合用为二至丸,更年期女性天癸将绝,冲任衰惫,肝肾阴虚,能补益肝肾,滋阴养血;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清肺止咳之功。

本病虽由肝而起,但终因肺宣肃功能失调而引起咳嗽,故临证应肝肺同治;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故使用疏肝之品时,应防止劫夺肺阴,注意用量。

1.2.3 辨证加减 兼肝气郁结者,常悲忧善哭、胁肋胀痛,月经不调。咽中异物梗阻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者,中医称为“梅核气”。治疗当疏肝理气,化痰解郁加用香附、陈皮、合欢皮等。

兼肝血不足者,常虚烦不寐,夜梦烦多,治疗当补肝养血,肝血充足,则血液的运行及津液输布代谢正常,常用一贯煎加减。

兼肝郁化火者,肝火循经上行,灼肺伤津,影响肺之宣肃,形成“木火刑金”,则出现咳嗽咽干,咳引胁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常加用郁金、青黛、黄芩。

兼肾精亏损者,常有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症,治疗当滋肾养阴,加用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

2 典型案例

患者方某,女,51岁,教师,2015年8月14日初诊。患者阵发性咳嗽2月余,以干咳为主,多在晨起及夜间发作,咳剧时有小便失禁,偶有少量黏痰,遇刺激性气体可诱发,伴心烦烘热,胸闷胁胀,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弦细,大便干结,小便正常。院外自服抗生素及止咳药治疗2周,咳嗽无明显改善。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检查:胸片未见异常,血常规正常。西医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肝脏阴血不足,肺失清润。治则:疏肝理气,清肺止咳。处方:柴胡10g、橘叶10g、枳壳6g、白芍10g、当归10g、桔梗10g、(浙)贝母10g、炙枇杷叶12g、地龙10g、麦冬10g、墨旱莲12g、女贞子12g、酸枣仁9g,夜交藤10g,甘草10g。7剂,每日1剂,以水600mL,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温服。嘱患者调畅情志,注意休息。

二诊咳嗽明显减轻,胸胁胀闷、心烦烘热及失眠多梦好转,二便正常。情绪稍好转。续服前方7剂。

三诊时诸症基本消失。情绪明显好转,继服10剂。嘱服逍遥丸巩固治疗。

3 按语

本例患者为更年期女性,天癸绝,肾气渐衰,冲任虚惫,御邪能力下降,适感外邪,邪气犯肺,发为咳嗽。咳嗽日久缠绵难愈,致肝气郁结,而见心烦苦恼,两胁胀痛,日久化热伤阴,肝阴受损,不能藏魂,故见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弦细,均为肝阴不足,肺失清润。故治疗当疏肝理气,养血安神,清肺止咳。鉴于患者处于绝经前后,易肝气郁结,建议患者逍遥丸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猜你喜欢

疏肝理气枳壳肝气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手术联合中药治疗乳腺结节41例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