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黄褐斑体会

2018-02-13庾馨予严莉陈冬平颜冬梅陈晓凡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针腹针色斑

★ 庾馨予 严莉 陈冬平 颜冬梅 陈晓凡(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 00 04)

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也称为“蝴蝶斑”“孕斑”,属于中医“黧黑斑”的范畴。随着生活压力的变大,近些年黄褐斑的发病率也在日益升高,尤以中青年女性为主[1]。黄褐斑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面部黑色素长时间沉积,引发面部皮肤出现局限性黄色、褐色等色素变化;其中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失调、情志失调以及长期口服避孕药均是黄褐斑发病的主要因素[2]。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面部色素沉积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目前西药治疗效果的稳定性较差,同时还存在一定的药物副作用,而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蒸的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3],对女性黄褐斑的治疗效果颇佳。

1 中医病因病机

黄褐斑称为“面黑 ”“面黑”“黧黑斑”等,现代医学又称为“蝴蝶斑”“肝斑”。中医古代文

献对黄褐斑也有较多记载,《诸病源候论·面黑

者》曰:“面黑皯者,或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皆令气血不调,致生黑皯,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容表里,人或痰饮渍脏,或腠理受风,致气血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皯,若皮肤受风,外治则瘥,脏腑有饮,内疗方愈也”[4]。气血不能濡养肌肤,则面若蒙尘,瘀血易积于面,易发斑片。因此腠理受风邪是黄褐斑致病的外部因素,而脏腑气血盛衰是引起黄褐斑的内部因素。面色之荣润与脏腑气血盛衰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其中与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灵枢·经脉》篇曰:“血不流则髦,故其面黑如漆紫者”[5]。中医认为肝藏血,主升发,肝脏功能出现问题则使气血不能荣养颜面;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易致精液生化不足,气血两亏,皮肤失于荣养;肾藏精,主水,精血同源,肾水亏虚,血弱不能华肉,而致虚热内蕴,阻于肌肤。若出现肝血虚、肝肾亏虚,则气血运行不疏,气血不足不能荣养肌肤,故而生斑。

2 临床表现

黄褐斑的主要发病人群为女性,尤其育龄妇女多见。其主要皮损部位在面部,以颧骨部、面颊部、鼻头部和前额部为主,呈对称性分布[6]。随着患者内分泌情况、紫外线照射等情况发生改变,色素沉积情况也会出现不同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淡黄色—浅褐色—深褐色的色素沉积[7],且边界较为清晰,具有弥漫性;黄褐斑的病程长短难以确定,持续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3 辨证分型

临床上黄褐斑主要分为肝郁气滞证、肝脾不和证、肾阴亏虚证以及气滞血瘀证等五大类型,其中以肝郁气滞证、肾阴亏虚证和气滞血瘀证为常见证型[8]。肝郁气滞证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两胁胀痛,情绪波动较大,急躁易怒且常口苦,月经不调,经期长短不一,且经血中常有血块,脉弦,舌红、苔黄;肝脾不和证者常出现面色暗黄不润,胁腹胀痛,食欲不佳,月经前后错乱,痛经,经量较少,色淡,脉弦滑,舌体胖大;肾阴亏虚证者常出现头晕耳鸣,手脚冰冷,不寐,月经少、经闭等,脉细弱,舌红苔薄;气滞血瘀证者素日易气急易怒,抑郁多虑,常伴有两胁胀满不舒,月经不调,经前腹痛明显,乳房胀痛,脉弦,舌红苔白。

4 综合治疗

临床上黄褐斑常见的治疗方法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两类,内治法以中药内服为主,外治法以针灸治疗、中药熏蒸、中药面膜、中药喷雾等疗法为主[9]。

4.1 针刺疗法 主要采用体针与腹针相结合的针刺疗法。体针以循经取穴和辨证取穴为主,选取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穴,通过辨证取穴的方式加用肝、脾、肾经腧穴为配穴[10]。腹针以“神龟图”为取穴标准,选取上脘、中脘、双侧肉滑门、双侧大横、双侧天枢、气海、关元、双侧大陵等穴位采用腹针针刺手法。在此基础上肝郁气滞证患者加用太冲、行间等穴位;脾虚失运证患者加用足三里、丰隆等穴位;肝肾不足证患者加用肾俞、命门、太溪、关元等穴位;气滞血瘀证患者加用内关、肝俞、期门等穴位采用体针手法针刺。体针及腹针均采用平补平泻的行针手法,每周3次,每次40min。

4.2 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在七白散基础上,针对不同证证进行加减用药。肝郁气滞证加用柴胡、芍药、郁金等;肝脾不和证加用白术、茯苓、牡丹等;肾阴亏虚证加用山药、茯苓、熟地黄等;气滞血瘀证加用川芎、黄芪、丹参、生地黄。水煎后熏蒸,每日熏蒸30min。

5 典型案例

案例一:患者张某,女,29岁,面部出现色斑5年,加重3年。患者为中学教师,21岁结婚,24岁孕育1儿子,生育后1年面部出现色斑,起初颜色较淡,随后颜色逐渐加深,以双侧脸颊和前额为主。患者面色暗沉、形体偏瘦、常烦躁易怒、神疲乏力、经期不准、月经量少、色黑、有血块、舌质暗红少苔、脉细弱。辨证为肝肾亏虚证;治疗原则为补益肝肾、养血益气。以“七白散为主加山药、茯苓、熟地黄等制成的水煎剂进行中药熏蒸;采用体针结合腹针的手法,腹部选用上脘、中脘、双侧肉滑门、双侧天枢等穴位采用腹针针刺手法治疗,选用肾俞、命门、关元等足太阳膀胱经及任脉腧穴使用体针针刺手法治疗。患者治疗1个月后,双侧脸颊斑色变淡,前额色斑范围变小,面部气色较好,全身不适症状疾病减轻;连续治疗2个月后,前额基本色斑消失,双侧脸颊色斑范围变小,全身状况较好;连续治疗4个月后,面部色斑消失,面色红润。

案例二:患者何某,女,45岁,面部出现色斑13年,加重5年。患者企业会计师,20岁结婚,22岁孕育2子女。约34岁左右面部出现色斑,起初颜色较淡并以双侧面颊为主,随后色斑面积扩张至前额、嘴角及鼻翼周围,颜色明显加深。患者脸色暗黄、头痛、烦躁、情绪波动较大、皮肤粗糙、失眠、且常出现两胁胀痛、四肢乏力、经期不准、经期时间短、月经量少、甚至出现经间期出血等症状、舌苔薄白、脉炫。辨证为肝郁气滞型;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患者应用中药熏蒸治疗其方药配伍柴胡、郁金等起到疏肝理气等功效;以“神龟图”为腹针取穴标准选取相应腹部穴位,加用太冲、行间等足少阳胆经腧穴应用体针针刺手法治疗。患者治疗2个月后,鼻翼、嘴角等周围色斑颜色变淡,两侧脸颊的色斑面积明显减小;患者面部气色较好,头痛、失眠等症状疾病减轻;连续治疗3个月后,鼻翼、嘴角及前额基本色斑消失,双侧脸颊色斑范围变小且颜色变淡,月经不调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连续治疗4个月后,面部色斑消失,面色红润。

案例三:患者舒某,女,37岁,面部出现色斑7年,加重2年。患者为护士,24岁结婚,26岁孕育1女。生育后1年左右出现色斑,起初颜色较淡且以眼角周围为主,随后色斑面积扩大至双侧脸颊,且颜色逐渐加深。患者常自觉乏力体虚、脸色苍白、出现经常性胸闷疼痛、四肢厥冷、且经前出现小腹胀痛、月经量较少或较多、经色紫黯常有血块,舌质紫黯、脉沉细。辨证为气滞血瘀型;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患者应用中药熏蒸治疗,配伍当归、川芎、丹参等中药起到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等功效,结合腹针和体针相结合的针灸治疗方法,选用上脘、中脘、双侧大横、气海、关元等穴位采用腹针的治疗手法,加用肝俞、期门等足厥阴肝经腧穴采用体针针刺手法治疗。患者治疗1个月后,眼角周围色斑颜色变淡,两侧脸颊的色斑面积明显减小;患者面部气色较好,乏力体虚等症状疾病有所缓解;连续治疗2个月后,双侧脸颊色斑范围变小且颜色变淡,四肢厥冷、月经不调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连续治疗4个月后,面部色斑消失,面色红润。

6 讨论

黄褐斑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脾、肾三脏失调,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面部失荣而出现黄褐斑,其病现于面部,但病本在脏腑,多数患者均伴有肝、脾、肾等相关脏腑疾病。临床上黄褐斑多采用“外治法”[11]治疗。

针刺治疗具有调节患者机体的阴阳协调,疏经通络之功效。采用体针与腹针相结合的针刺方式,其中腹针以“神龟图”为基准,选取上脘、中脘、双侧天枢、双侧肉滑门、双侧大横、双侧大陵以及气海、关元等穴位应用腹针针刺手法,改善患者脏腑气机紊乱的状况;体针针刺手法主要选取足阳明经腧穴通过辨证取穴加用肝、脾、肾经腧穴,舒畅气机、活血舒经、调节机体内脏功能;同时子宫穴为治疗女性疾病的特殊穴位,配合血海穴、三阴交穴,调节女性内分泌功能,保持激素平衡,从而达到养血和营,滋阴补血之疗效。通过针刺腹部穴位和十二经络穴位,调节患者的内分泌功能,保持体内各项激素的平衡,减少色素沉积,从而到达消除黄褐斑的作用[12]。

中药熏蒸治疗黄褐斑主要以调补气血为源,疏肝、健脾、补肾的药物为主本,滋阴补血、调肝理脾。中药熏蒸的组方以古方《七白散》为主,在此基础上依据证型的不同配伍不同的中药,其中肝肾亏虚主方中熟地滋阴补血,辅助当归养肝补血、和血调经;气滞血瘀方药中川芎、丹参活血化瘀、养血调经、活血行滞。另外《七白散》白芍、白芷、白薇、白及、白附子、白鲜皮等7味中药起养血柔肝之功效,加减配伍柴胡、茯苓、丹参、郁金等中药,有疏肝理气、利水渗湿、宁心安神之功效,诸药结合调理患者机体的气血,最终达到祛除黄褐斑的效果。

联合针刺疗法对穴位有不同的针刺疗效,可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目的,中药熏蒸应用药物的多种功效,调补气血、减少色素沉积。两者结合科可对患者集体进行钱方面的调理,补虚泻实,调整内分泌紊乱状况,改善阴阳调和失衡状态,使机体的功能得到调整和恢复,气血充盈上荣于面,最终达到改善肤色的目的。

[1]李芸,孙秋宁.黄褐斑的治疗进展[J].协和医学杂志, 2012,3(4):476-481.

[2]王银娟.黄褐斑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 2014.

[3]汤楠,吴艳华,李其林,等.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现状[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 20(4):302-304.

[4]李英松.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施治[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 17(4):281-281.

[5]张明,李丽琼.中医古籍文献中黄褐斑的病因病机研究[J].现代中医药, 2011, 31(4):53-55.

[6]刘爱民.关于黄褐斑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探讨:436例调查分析[J].中医研究, 1995, 8(4):27-29.

[7]廖烈兰.黄褐斑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 4(2Z):24-25.

[8]时悦.黄褐斑发病因素及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9]王明跃.中药熏蒸结合中药外敷及内服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6):252-252.

[10]廖维心,张晓燕,黄泳,等.针灸治疗黄褐斑的取穴规律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 2011, 27(6):4-7.

[11]郑辉.中药外敷配合针灸治疗黄褐斑109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8, 22(4):18-18.

[12]施小平.黄褐斑中医治疗思路与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 15(2):163-164.

猜你喜欢

体针腹针色斑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巧手饰色斑
腹针结合仙人揉腹法治疗经间期出血案
体、火针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人脸皮肤表面色斑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耳穴按压配合体针治疗酒精成瘾临床分析
脸上色斑暴露健康隐患
色斑,脸上的房客
腹针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概况
腹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