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8-02-13杨夏丽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杨夏丽,黄 莹 (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城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不仅带来经济结构的转型,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生活方式的改变,思想意识的更新变化,早已对以慢性病为主的健康问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城镇化对慢性病的结局并非明确的因果是非关系,而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对健康带来诸多促进因素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不少的抑制因素,辩证的看待二者的关系对城镇化更好的发展与慢性病较好的防控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
1 城镇化的研究现状
城镇化作为一种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第二、三产业增多等变化过程[1-2]。城镇化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农村型向现代城市型转化,带来的不止经济结构和城乡人口、空间的变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场变革[3-4],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国家统计局于2015年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74 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 80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11%[5],中国城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8%增长到了2015年的56%[4-5],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到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相对短缺、人口数量多的背景下,城镇化逐渐推进。
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是起点低、速度快,且以工业化发展为主导是城镇化发展初期的特点,城镇化最直接的体现是经济水平提高和基础设施改善,城镇化发展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全局[6],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既体现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彰显了人类精神文明。经济发展的动力由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四方面共同组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担负着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社会重担。
2 慢性病的研究现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也称慢性病,慢性病中四大致死性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为代表。慢性病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且缺乏明确生物学病因一类疾病的总称[7-8]。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这些疾病所带来的综合负担增长最快,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病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觑,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由慢性病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超过3 600万,超过疾病死亡人数的60%,在我国这个比例更是达到 80%以上[8-9],2014年因慢性病致死的人数占全死亡人数的87%[10]。我国社会医疗支出的最主要负担由慢性病引起。《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显示,我国现有慢性病患者约2.6亿,医药支出占疾病总支出的70%[11],中国2005年~2015年慢性病的经济负担高达5 580亿美元[12]。若不实施积极有效的防控手段,慢性病将对中国居民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3 城镇化进程与慢性病的关系
当前慢性病不仅影响我国居民健康、还一定程度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3-14]。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慢性病阻塞性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其以高流行、高致残、高致死的特点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14],究其原因可能与经济发展转型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所造成的生活方式改变有关[15]。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 (如高盐高脂饮食、静坐时间增加、体力劳动减少等)的改变。精神负荷重、居住环境污染增加等情况[16-18],除此之外,以慢性病为首的问题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风险[19]。对于健康而言,城镇化对健康的促进因素表现在城市地区拥有经验丰富医疗卫生工作者和相对健全完备的卫生基础设施,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好,民众受教育水平较高[19-21]。
3.1 促进因素
3.1.1 卫生资源配置: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以完善,城市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并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得以加快建设,从而使卫生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逐步为居民健康承担起“守门人”的职责。
3.1.2 生活基础设施:居民的居住环境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得到较大改善,不容忽视的因素包括社区基础设施的健全、垃圾的集中处理、饮用水的集中供应、便民设施的配备、体育锻炼设施及场所的完善,有益身心的文娱设施和活动增加,极大的为城镇化居民提供了生活便利,提供了基础的公共服务,硬件设施的完善同时也为其健康增加了一道保障。
3.1.3 卫生服务可及性:卫生服务可及性指居民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方便程度,是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22]。城镇化的推进很大程度上使居民获得卫生服务的便利性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辐射的范围不断扩大,居民获得公共卫生服务的成本降低,进而更有助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23]。
3.1.4 健康素养的提高:随着快速城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健康需求越来越多,对健康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个人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加强,随着人们的剩余劳动时间越来越充裕从而对健身需求也日益增长[24]。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的丰富,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与多元化。居民获取信息和理解沟通能力、慢性病自我管理技能的方法有所提高,并运用于自身的慢性病防控工作中,使慢性病控制取得较好的成本-效果。
3.1.5 提倡健康宣教: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实施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并倡导民众树立科学的健康观[23-24],社区医院建立慢性病健康管理档案,经常进行实时追踪与健康管理,医务工作者加大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定期进行随访监督,促进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提高。这一举措对于促进公众健康公平,营造优良健康文化,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卫生事业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3.2 抑制因素
3.2.1 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城镇化农民这一群体数量越来越多,由于脱离土地和农业劳动,工作及生活行为方式发生较大的改变[25],生活状态由原来的多动转为当前的静息状态,体力劳动逐渐减少,饮食结构和行为也相应地发生变化,高脂高盐的饮食习惯也是造成慢性病的危险因素。3.2.2 保健意识不足: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慢性病患病率达29.5%,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86.0%,增速明显快于城市地区(29.7%),可见我国农村地区的慢性病形势较严峻[26]。部分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对慢性病的认知不够,保健意识淡薄,健身意识不足,体育参与度低,缺乏自主参与体育锻炼意识,对于健身提高身体素质的认识度较低[24]。常有小病没有及时关注就医,日积月累,积劳成疾,最终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对健康投资缺乏长远的考虑与投资,从而出现小病酿成大病,大病导致重病的不良结局。
3.2.3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的医疗资源往往配置不均衡[27],就整体而言,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于东部地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居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居民的满意度也较低[28],从而导致居民的健康结局存在较大差异。从医疗机构的分布来看,医疗资源集中于城镇地区及大城市,因此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的分布存在较大的不公平[22],而这种不平衡带来的是获取健康机会的差异,必然会对疾病结局产生影响。
3.2.4 生活环境的恶化:城镇化进程加剧不仅造成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如二氧化硫与颗粒物的排放、土壤与地下水的污染等,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如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2,29-30],化学性和生物性的污染增大了居民患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的风险[22,31]。
综上所述,中国已经进入慢性病高发、频发的阶段,慢性病是影响百姓健康的头号大敌,其致病原因及经济社会影响都较为复杂,应当高度重视慢性病的防治管理[32-33]。高速的城镇化发展在中国不仅带来了快速的积极增长,同时也对慢性病造成了一定威胁。探索城镇化进程中与慢性病结局的影响关系,不仅对中国持续均衡的城镇化发展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慢性病的健康防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综合考虑慢性病的各种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也不能忽视,从而为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和慢性病的有效防控寻求更多的证据,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与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