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2-13陈勇
陈 勇
(国有绥中县前卫林场,辽宁绥中 125203)
国有林场作为林业产业的主力军,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满足人们的木材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以前的国有林场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部分省市开始对国有林场进行试点改革。但是,在当前的改革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国有林场改革的进程[1]。因此,分析当前国有林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进行解决,是加快国有林场改革速度,解决改善生态环境和满足人们对木材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一矛盾的关键。
1 当前国有林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森林资源日益匮乏。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开采,我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可开采的资源日益减少。二是森林管护费用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当前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管护包括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各项开支都在增加,费用不断增高。三是林业职工队伍老化。国有林场一般地理位置偏僻,工作条件较差,收入较低,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加入,当前的职工多为老职工,年龄偏大。四是基础设施老化。部分林场的自来水、道路等基础设施老化,难以满足林场职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求。五是山区资源开发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由于缺少项目大额资金来源,产品只是初级原材料,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当然,这些只是大部分国有林场存在的共同问题,不同的林场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有林场必须进行改革。
2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的问题
多数国有林场和上级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了国有林场现有的管理体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省市已经对国有林场的管理进行了改革试点,但在改革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2.1 资金短缺 虽然现在林场都充分利用其自身资源优势来进行创收。但是,由于林场缺乏大额的资金来源,而本身产品附加值不高,从而使得其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有限。而且政府部门对林场的财政支持不充足,导致多数林场都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资金短缺主要造成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林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2.2 经济效益低 当前国家财政部门对于国有林场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小,国有林场基本要依靠自身来发展。但是,国有林场当前的经济效益较低[2],原因主要如下:一是林产品品种结构单一,科技含量较低,仅仅处于初级加工阶段,附加值低,难以获得较好的销售价格;二是国有林场各自为政,不能形成规模化经营,导致少数产品普遍生产,产能过剩,最终只能互相压价出售;而一些需求量较少但单价较高的产品,又会因为信息不畅而出现供求失衡。
2.3 发展空间有限 国有林场都处在偏远相对落后的浅山地区,在建场之初,由于不具备完善的社会系统,而且与农村相接,林地外的土地均被村屯人口占用。发展第三产业的空间受到局限,而且林场多数受本级财务控制,根本没有资本积累,更无自主企业,国有林场不能够依靠自身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林场的发展。
3 促进国有林场改革的对策
3.1 完善投资机制 国有林场的发展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是不现实的。因此,应拓宽国有林场的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解决当前资金不足的困境。一是拓宽资金供应渠道。当前国有林场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引进外资及林农投入,这些投入明显不足以促进国有林场的发展。因此,可以引入股份制,选择几个大型国有、私营企业,构建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且积极争取其林业股票上市,筹集林业发展资金。二是盘活林场资产。在国有林场资金不足的同时,还有大量的闲置资产,应将这些闲置资产盘活,将其变为资金来促进国有林场的发展。三是完善投资机制。改变过去的先拨款后办事的机制,切实跟踪好每笔投资款的使用效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3.2 发展林产品市场 一是调整林场生产结构,不断加大林产品的科技含量,对各种林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另外,林产品应以市场为导向,在包装、贮藏、运输等方面进行完善。二是规范林产品市场。首先,在国有林场比较集中的区域建设好林产品基地,为林产品的销售提供渠道;其次,构建林产品销售网络,加强林产品供求信息互通,从而便于根据需求来调整林产品供应;最后,建立林业商会,确认名优产品,打击假冒伪劣,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可。
3.3 实行企业化经营 鉴于当前国有林场面临的问题,实行企业化经营,可以促进林场的快速发展。在企业模式下,政府不能干预国有林场具体经营活动,使国有林场摆脱了现有人事制度、管理体制的桎梏,实现自主经营,从而提高林场的管理和生产效率,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满足人们对于林产品的需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王自力,田明华,李红勋.企业化:我国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方向[J].中国林业经济,2008(3):85-88.
[2]田明华,李红勋,王自力.中国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09(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