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对策探讨

2018-02-12伍庆松

青年时代 2018年31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对策

伍庆松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模块,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新的方法和理念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普遍,阅读教学中同样渗透着全新的方法,群文阅读便是其中之一。从现实分析来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和普通的阅读存在着明显差异,传统阅读教学法需要调整和改变。基于此,文章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对策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学计划中重点强调的部分,是学生学习中困难比较多的内容。之所以说小学生阅读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具有定向性,所以在具体的阅读理解中会依赖自己的思维做分析,这种现象会导致理解的内容和文章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出现偏差。另一方面是阅读具有发散性,而小学生因为自身发育的问题,思维发散能力有限,所以阅读的整体性理解差强人意。

正是因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师生在阅读教学讨论方面的深入性才会持续性增加,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才会产生。就目前的分析来看,群文阅读既是一种阅读方式,也是一种阅读教学策略,所以要加深对此分析和了解。

一、群文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近年来日渐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具体指的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然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就目前的群文阅读研究分析来看,其大致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层级以教材为主,强调单元整合,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为代表;第二个层级突破了教材,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增加课外阅读,“一篇带多篇”基本上是这个思路;第三个层级和上述思路一样,但是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强调“整本书阅读”或者“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第四个层级提出阅读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以“主题阅读”为代表;第五个层级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具体形式以“班级读书会”为典型,更加灵活的则以“书香校园”的建设为典型。

二、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群文閱读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具体的教学成绩无法获得有力提升,所以做问题分析是十分的必要,以下是具体的问题探讨。

(一)主题的明确性

当前,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第一个突出问题是主题的明确性较差。从上文的群文阅读概念分析可知,群文阅读需要有统一的主题作支撑,这样,单章节的内容或者是相同类型的文章才会被做统一的安排。

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主题的选择存在模糊性,所以具体阅读内容的选取也没有较强的突出性,这样的现状使得教学安排没有明确的方向,也失去了较强的动力,所以整个教学效能不高。

(二)学生的参与性

当前,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第二个突出问题是学生的参与性不强。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学生只有参与其中,分析和了解具体的阅读内容,其思维能力才会有发展的可能。

目前的教学实践,部分学生虽然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阅读,但是更多学生对于内容的兴趣不够浓,所以其思考积极性不强,这种情况对于学生的思维锻炼来讲明显不利。因此,采用有效策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是十分必

要的。

(三)讨论的深入性

目前,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第三个突出问题是阅读讨论的深入性不强。阅读需要有思考、有讨论,学生之间实现互通有无,这样,学生的知识空白和思考空白才会更好的填充。

教师在群文阅读教育实践中没有做过多的阅读问题设置,所以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思考方向,这会影响其思维的活跃度,所以基于阅读教学实践性的提升,教师需要就阅读教学的指导做分析强化,从而帮助实现对学生的有利引导。

三、群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实践阅读方式在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利用,从现实分析来看,由于利用的不纯属,其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所以根据具体问题采取不同教学策略具有必要性。

(一)明确主题,区分层次

首先,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要解决当前的问题,需要做的重要工作是明确主题,区分层次。所谓的明确主题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中要对阅读的倾向主题做明确的界定,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情感,那么涉及悲伤、高兴、痛苦等等情绪的内容均可以出现在群文阅读中,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准确感受情绪的多样性和情感的复杂性。

当然,主题的确定需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是适用性原则。小学生的水平有限,能够理解的范围也有限,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主题都适合做群文阅读教学,因此在选题的时候要以积极乐观的阅读内容为主,这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正能量。其二是选择性原则。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虽然很多阅读的内容适合小学生,但是学生对其没有明显的兴趣,采用这些内容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在具体主题确定的情况下还要做阅读内容的选择。

基于明确的主题对群文阅读的层次做区分也是重要的工作。简单来讲,阅读是需要积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需要锻炼的,也就是说群文阅读需要走循序渐进的道路,所以在具体的阅读层次划分上,必须要实现从低到高,这样,群文阅读的范围才能一步步的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才能一步步展开,其最终能够对阅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比如,笔者将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四篇说明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其中以写春天的课文为阅读指导课,以写夏天的课文为阅读展示课,以写秋天的课文为阅读理解课,以写冬天的课文为阅读分享课。为此,笔者在明确同一主题的情况之下,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选择四篇课文的内容,突出各自的教学重点。

(二)加强趣味性引导,实现学生的全员参与

其次,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第二项需要做的重要工作是加强趣味性的引导,实现学生的全员参与。群文阅读是一种实践阅读教学行为,学生的参与热情度越高涨,对于阅读内容的讨论越深刻,学生所能够学到的内容也会越多,所以教师需要在选择内容的时候多加留意,整合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目前,从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小学生心理认知来看,在内容选用方面,寓言、童话、故事、游戏、动画、卡通的形式适合小学生。这些内容故事性较强,趣味性较浓厚,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契合小学生的心智,小学生正是对故事感兴趣的年龄,有浓厚的兴趣。

正是有了趣味性的内容做基础,教师再采用较为活泼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整合,学生对群文阅读的整体关注度会上升,群文阅读效果得到很快提升。以上群文阅读课《我们的动物朋友》为例,课前,根据学生生源地将全班同学分成乡村组、城乡接合部组、城市组三组,笔者利用多媒体将来自农村、城乡接合部、城市里的熟悉动物放映出来,让三组学生都以“識朋友”、“话朋友”为话题,进行讨论。之后,以有奖抢答、拼图连线、讲故事、课后观察动物、摘抄描写动物的优美句子等方式,吸引了全班同学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课后学生意犹未尽,将课堂学习和课后的实践结合起来。所以,在群文阅读实践教学中,这种生动活泼的内容增加群文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强调讨论的深入性,促进教学效能提升

最后,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需要强调讨论的深入性,这样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从整体分析来看,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刻了解,从而对这一主题的相关内容具有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而分析和思考是思维发展和构建的基础,所以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和构建学生的思维。

基于思维构建和发展的考虑,在群文阅读实践中,鼓励学生进行相互探讨和交流,教师在教学中设置具有提示性或者是指导性的问题,这样,学生会顺着问题的方向考虑和思考,由此可以实现启发思维的效果。例如,《龟兔赛跑》寓言课文虽然短小,但言尽而意未穷,可激发学生想象力。为此,笔者设计拓展性问题:如果龟兔举行第二次赛跑,结果会怎样?会不会有另外的结果?为什么?在老师的启发和同学合作下,所有同学大胆想象,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简言之,群文阅读不能仅仅是做文章的表面分析,需要通过表面让学生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所以以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走向更深的层次,这会让教学效果获得明显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不失为一种有益的阅读教学模式探索,对提升小学语文素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对于群文阅读要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文章基于群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问题讨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目的就是要帮助当前的群文阅读教学实现最终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从而强化教育教学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倩.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研,2016(8):00321-00321.

[2]万晓燕.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旬刊,2016(11):121-121.

[3]程军.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7(4).

[4]郝玉红.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7(27):139-140.

[5]吴四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2017(15).

[6]张少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36-236.

[7]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121-125.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小学语文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