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分析

2018-02-12李九红

青年时代 2018年31期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高中生

李九红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相对,这就给高中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要想实现最终目标,就要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将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作为首要任务。本文也会对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着重的阐述,并结合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完善措施,以便更好的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能力,减轻高中生学习负担提供准确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高中生;心理健康指导;意义作用

高中是学生形成良好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班主任起到了很重要的管理作用和引导作用,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化发展,使之成为一名新时期的社会栋梁之才,相关班主任教师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本班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这样才能发挥出班主任的实效性,帮助高中生解决生活困境和学习压力,从而使其不断朝着健康化的发展目标努力前进。

一、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目前,在大多数高中教育教学中,都存在心理教育缺失问题,尽管新课标政策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但是受传统思想观念所影响,很多高中班主任仍然会以学生成绩的提升作为工作重点,相对,在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的指导方面却是极为忽视,从而使得很多高中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健康向上的发展。所以,要想改善这种现状,相关班主任教师就要积极改变思想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定期在班级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在健康化发展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班级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对于高中生而言,班级属于一个小型的社会化机构,学生在这个机构中不仅能够学到文化知识和学习技能,而且还能认知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因此,要想进一步减轻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其心理素质,使之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迎接高考。班主任教师就要重视班级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心理健康指导作为前提,这样才能有利于高中生的健康发展,使其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成长。

(三)有利于提高高中班级管理效率

通常,高中班主任工作主要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又要掌握其心理动态,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偏激思想,使之可以秉着正确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态度去迎接高考。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就要制定一套针对学生的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的教育方案,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便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关爱,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情绪。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对高中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时面临的困境问题

(一)容易忽略学生的主观感受

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所影响,因此,要想促进高中生的健康发展,班主任教师就要树立与学生同样的奋斗目标。但是在实际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过程中,很多高中班主任却无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只是凭借自身的权威观念以及所了解的情况去下定论,进而不仅拉开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使命和责任

众所周知,高中是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过程中,高中生会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进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因此,为了改善这种现状,班主任教师就要承担起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重大教育责任。然而现实生活却并非如此,一些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时,常常会将精力集中在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其学习成绩上,相对,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指导却是少之又少,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会格外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陷入到更严重的思想误区中,而且还会增加班级管理难度,十分不利于高中生的全面化发展。

(三)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

一般情况下,存在心理问题的高中生,其学习状况不一定存在问题,要想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作为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班主任,就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大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因为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对于心理素质薄弱的学生,很容易会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负面的学习情绪。因此,针对这种现象,班主任教师就要对学生加大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力争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帮助。但是很多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时,都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少深入的了解,所采取的指导措施也是流于形式,根本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的人文情怀,这样就会影响到最终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阻碍高中生的健康化发展。

三、强化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全面增加学生课堂、课外活动

为了提高升学率,大部分高中班主任都会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这就使得高中生的学习负担日益加重,久而久之,还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要想规避这种教学现象,就要积极转变高中班主任的思想观念,使其可以遵循新课标要求,不断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以便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情绪,释放学习压力。在实际运行时,班主任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休闲时间,多开展一些有利于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堂、课外活动,这样既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还能增进师生感情,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从而真正促进高中生的健康化、全面化发展。

(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

在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时,班主任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正能量去感染学生,让其建立足够的自信,敢于面对现实生活。在具体指导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手段,来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感知生活和学习中的美好。例如,可以在课堂中树立模范榜样,对于综合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表扬,并让其他学生以该学生为学习目標,使之形成良性竞争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班主任还要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指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对高中学习充满信心,这样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获得理想的学习成果。

(三)及时与家长及其他教学工作者进行沟通

高中生的健康发展,不仅仅需要班主任的有效指导,而且还需要家长的深入关怀与鼓励。因此,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时,班主任教师必须及时与家长和其他教学工作者进行沟通,让更多的人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进而从多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使其在心理上能够从容、自信的接受高考挑战,进而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前行。

四、结束语

对于现代高中生而言,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指导对其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班主任教师必须正确认知自身的岗位责任,不仅要全面增加学生课堂、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而且还要及时与家长及其他教学工作者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多人性化的服务,使其真正做到了解自我、认知自我、完善自我,从而真正达到健康化、全面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慧敏.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02:55-56.

[2]黎君.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04;54-55.

[3]苏瑞.浅谈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J]考试周刊,2017,12:32-33.

猜你喜欢

高中班主任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