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8-02-12王豪

青年时代 2018年31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高职院校

王豪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应用型、技术型的专业化人才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指出当前高职院校会计技能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关于会计专业学生会计技能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并且近几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也颁布了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些文件,比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教发[2014]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一环的高职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更是放在培养理论适中、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技能教学,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市场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定位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一)财务综合分析能力

会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会计的基本技能记账、算账、报账上,还应重视财务综合分析能力,在掌握会计核算流程的基础上,能够掌握经济、管理、金融和法律等相关知识。管理会计在会计工作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所以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的要求也要与时俱进。

(二)信息处理和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处理各种繁杂的信息,并提取有效的财务信息,形成可以反应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另外,在当前发展迅速的信息化经济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会计处理也面临巨大挑战。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有敏锐的职业判断,虽然职业判断有赖于会计经验的积累,但是在学习阶段,还是要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意识,增强会计职业能力。

(三)会计综合实操能力

会计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包括手工操作方面和会计电算化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教育体系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做账能力”。在现实工作中,毕业生应聘于一家企业,并非是一出校门进入企业就可以成为高级会计人员,绝大多是还是要从普通的会计人员做起。所以对学生的培养中要注重会计综合实操能力的提高。

(四)沟通与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不只是做账,还经常与客户、各职能部门、银行和税务部门打交道,从最初原始凭证的取得到最后财务报告的形成,会计人员要与各个利益相关者交流沟通,这就需要其有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办事效率。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会计的变革,会计准则的修订和会计环境的变化都需要会计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以适应职业需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教学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我国各界教育专家针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诸多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职的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基本表达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满足基层需要的应用型、实用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关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定位与会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没有明显的层次上的差别,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对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会计从业人员的需要。另外,不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会计师”或“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等;或者认为高职生的各方面能力较差,只能做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只要学会基本的会计核算就行了,对培养什么样的高职会计人才缺乏探讨。这种关于会计教育目标的表述过于笼统,在理解上随意性较强,难以明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到底应该具备何种层次的能力。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流于形式。

(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本科教育的一些影响,尤其现在的部分高校积极参与本科专业评估,更是从各方面体现本科教育的特点。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主要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三段式模式设置,沿袭了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培养体系,没有体现高职教育应该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会计技能的特点。开设的会计实训课也不能按照实际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开展教学,实训课程的内容演变成了准则制度讲解的继续,仅仅将平时做在作业纸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因此所有毕业的学生所学的知识还是与职业要求相脱节,使得就业过程中没有竞争优势,进入职场岗位的毕业生难以立即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不能马上定岗,出现与实务脱节的现象。

(三)技能教学环境不理想

一般情况下,各高职院校都建有自己的实训基地或实训实验室,但由于经费的关系,各高校实训设施规模参差不齐,一些高校实训室建设流于形式,空有其表,部分院校根本没有建立专门的会计实训室,有的学生甚至到毕业都没有进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会计流程的训练。有的学校雖然开设了会计实训课程,也只是发基本凭证和账簿,把教材的会计综合练习完成而已,根本无法模拟会计工作的实际场景。因此,要完善会计模拟实训室,建立仿真性强、全方位模拟会计工作流程和职能岗位的会计模拟实训室,使校内实训环境符合“新、全、真”的特点。

(四)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配备自己的实训基地,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实训课程,但是在实训教学指导教师的配备上略有不足,一般没有专门的会计实训指导教师,而是由相应课程的教师来担任。而大多数的老师没有参与过企业的会计工作,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对实际经济业务的流程和核算并不熟悉。虽然教育部门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参加实践,但是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有走形式、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所以在学生的实践课程指导过程中缺乏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学指导老师成为各高校的通病。

三、高职院校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相关课程的学分分为知识学分和技能学分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不能将所有课程一概而论,在相关课程的学分设置上设置知识+技能考核方案,针对没门课程的特点,分别确定知识学分和技能学分的比例。重视技术操作的课程考核以技能考核为主,比如会计实务操作课只保留技能学分;重视理论的课程,在考核中既强调动手能力,又要重视会计理论学习的课程,比如基础会计,就要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来确定知识学分和技能学分的比重。

(二)注重教师资源建设,提高实训效果

高职院校的教师聘用要求相对于本科院校较低,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没有参与实际工作的经验,知识储备更侧重于理论,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十分不利。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会计、税务等相关知识,单纯的讲解不同的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简单的学习粘贴票据等基础操作,不能实现对会计工作全貌的了解。所以应重视教师资源建设,聘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引进企业员工来学校做实训课程的外聘教师,将企业中实际的工作环境带到学校,从而提高实训的课堂效果。

(三)加强校内模拟实训室的建设 ,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也应体现高职院校的特点,以专业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实现功能集成与互补,运用仿真度高的先进软件技术,建立会计仿真实训室、会计信息实训室、会计手工实训室,突出会计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建立合理有效的校企合作制度,积极吸引校外专业技能人才兼职实训教师,以最前沿的技术人员讲授最贴近企业的知识技能。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签订订单班培养计划,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

(四)改革技能考核方式

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应与各科培养目标一致,对于基本技能可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例如重视理论培养的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对于重视操作技能的课程可以采用多次考核的方式,编制授课计划的同时制定一个在校期间的技能考核计划,抛弃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将技能考核分为一学期多次,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能够持续训练。会计专业技能涉及大量的单证账表,据有考核点分散的特点,所以可以选择会计教学软件中的考核軟件进行考核。考核也可以采用大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心。

参考文献:

[1]李芸达,陈国平,范丽红,费金华.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会计研究,2015年2期.

[2]朱晓兰,浅谈技能大赛背景下的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6(20).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高职院校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基于会计专业群改革实践教学的探讨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