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德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2-12丁丽君

青年时代 2018年31期
关键词:中学德育现状对策

丁丽君

摘 要:当前,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探讨的热词。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指出,核心素养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既离不开智育教育,也离不开德育教育。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也是其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在加强中学生智育教育的同时,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十分重要。中学德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主要包括中学德育任务,中学德育现状以及中学德育对策三个方面。

关键词:中学德育;现状;对策

一、中学德育任务

在《中学德育大纲》中对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德育任务作出了规定。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和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距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学校德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教育。”笔者认为,在当前大力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应该编制德育教材,规范德育课程的实施,并结合德育目标及德育任务凝练出德育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提升中学德育工作的可操作性。

二、中学德育的现状

(一)“重智育轻德育”现象

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确立了“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在当时就被绝大多数人当做是追求功名利禄的工具。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科举制运行到后期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学而优则仕”的功利主义教育观被推崇到极致。显然,这一封建社会的产物所产生的糟粕教育理念流传至今,在大力提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已然对现今的教育教学产生不小的阻力作用。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片面关注升学率,家长片面关注学生成绩,一线教师为学生成绩所承担的超负荷的工作量等现象非常普遍。笔者认为,在刨除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问题来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关键原因是学校、社会、家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观念。

近年来,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宣传口号的各类学前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幼升小为目的开办的辅导班让不少家长趋之若鹜。以沪上某知名幼儿英语培训机构为例,在向3-6岁学生家长推荐课程时,以小学一年级课本中未涉及26个字母为由,告知家长学校不安排英语字母的教学内容,是由学生自学完成。其实,小学英语教材关于字母教学是安排在二年级进行的,一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熟悉其语言环境。诸如此类的培训机构正式利用了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以信息不对称性助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愈演愈烈。

从学校角度来看,由于学校领导对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并没有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之首。具体表现在学校领导很少关注德育对中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一般情况下,学校会通过班主任定期组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及临时课程。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认识与发展的过程,需要遵循德育规律,所以形式化的德育教育并不能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影响,更谈不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起到作用。

从一线教师角度来分析,一部分中学教师认为只要将学生的考试科目成绩提高上去,学生的德育认识自然就提高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倾向于传授学科知识与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传递。同时,也有一部分中学教师迫于学校、家长的期待,只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提高学生分数为目的的教学中去,自然而然也就忽视了德育工作。令人遗憾的是,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功利化教育观念已经让教育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二)理论和生活相脱节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其中,在开展德育工作中要把握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的原则。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德育的理论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节的现象,导致不论以任何方式开展德育工作都会或多或少给学生留下德育课程枯燥的主观印象。其实,理论和生活相脱节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承虽然担着德育工作的重要角色,但其德育功能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例,教师虽然有情境性教学的意识,针对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但是所创设的情境往往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即情境并非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是教师为适应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所创设的主观情境。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情境性教学是指情境性学习观念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境性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显然,高中思想政治课受其自身课程的约束性并没有发乎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我国中学教育在德育教育方面显然脱离了生活实际,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也是其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造成“满堂灌”的课堂现象。或许,这类教学模式对于知识的传递与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需要以情感体验为主的德育教育来说就收效甚微了。不论是在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设计中,还是在中学德育工作设计中,教师选取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认识水平想脱离,学生自然而然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课堂教学或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难以保证。

(三)教育影响一致性较差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世界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笔者认为,这个现象不仅存在于儿童阶段,也存在于青少年阶段,甚至是成年人之中。正是由于前文所论述的德育工作存在理论与生活想脱离的现象,过度强调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而弱化了学生个体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在我国的教育中,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大众普遍存在重视学校教育、轻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以中学德育为例,学校基本承担了学生所有的的德育教育任务,几乎包办了青少年在人格发展阶段的知情意行的德育全过程。重学校、轻家庭、轻社会必然导致“5+2=0”的教育

怪象。

笔者认为,究其原因就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及家庭、社会并没有遵循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部分家长和社会成员认为,只要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5天的德育教育,那么学生的德育教育就能取得成效了。这种错误的观点在于把家庭和社会排除在了德育教育平台之外,将学校变为学生德育教育的“孤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于对学生身心安全的考虑,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多以正面教育为主,几乎回避社会所存在的阴暗面。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试图用“真空”的环境来阻挡外来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三、中学德育的对策

(一)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要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笔者认为,作为需要学校领导、一线教师及家长三方的共同配合。

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和风格直接影响其教育观念,从而影响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有长远眼光,本着为每一个孩子能在将来拥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目的出发,改变“重智育輕德育”的教育观念及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教学目的,逐步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地区特色编制专门的德育教材,并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改变原有德育的碎片化教学活动,增强中学德育教育的系统性、规范性、持久性。

杜威主张教育目的应内在于教育的过程之中,以儿童的生长作为教育目的,并反对外界所强加给儿童的目的。作为一线教师,要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以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为例,一方面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使教育回归到它的本体功能中去。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学设计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设定,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完成学科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

作为学生家长,一方面要增强理性的判断和思考能力,面对市场上存在的各类辅导机构要有所取舍,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要接受“拔苗助长”式的认知教育,而错过了幼儿自我体验的关键期。“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埃里克森在人的心理发展的3-6岁阶段指出儿童存在主动感对内疚感的心理冲突,这一阶段的儿童活动范围从家庭逐步扩展到幼儿园、社会,他们乐于参与并体验成人世界的生活,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家长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孩子心理的变化,为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家长要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交流。家长不能仅仅从成绩来评判孩子发展的好坏,更应该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非智力因素下的行为表现。

(二)创设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情境

针对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生活想脱离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厘清德育与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内涵及外延和充分利用中学的思想政治(品德)课的主阵地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方面,要厘清德育与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内涵及外延。两者从目的、价值指向及教学方式方法等角度分析都不尽相同。首先,德育的目的完善社会管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目的是国家认同。其次,德育的价值指向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其中的个体价值占突出地位;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价值指向是培养个体的政治认同,其中的社会价值占突出地位。最后,德育的教学方式方法主要侧重传承、体验、熏陶等;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主要侧重引导、转化、灌输等。由此可见,两者在目的、价值指向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所以在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时,要分清其差异点,从不同层面、角度完成教学任务。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中学的思想政治(品德)课的主阵地,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笔者虽然在前面总结概括了德育与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区别,但不能忽视其内在的联系性。中学的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依托,创设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情境。具体来说,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情境与德育氛围需要与中学的思想政治(品德)课相融合,更需要与班级文化建设、学校党团建设、校外实践活动紧密融合,使得班级的“微观环境”、学校的“中观环境”及社会的“宏观环境”共同助力学生成长,在环境中体验,在环境中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例如,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教师可以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适当挖掘,整合并利用到德育教学中。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体系

中学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势必需要学习、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实现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最大化。

首先,学校作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中学的德育工作者承担着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在青少年的教育教育中起主导作用。一线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对不同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其次,家庭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儿童时期,学生家长要承担学生道德养成的第一任教师的责任。因此,要求家庭成员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并能在孩子进行道德认知、道德判断的初期给予其正确的引导,这样更有利于学校对于其中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开展。最后,社会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外部环境,对于学生的个体成长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各方应该积极构建三方联动体系,本市各级政府的精神文明办公室可以与各级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类活动,努力把学生成长需要和社会现实发展需要紧密对接,完善中学德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提升德育工作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四、结语

核心素养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既离不开智育教育,也离不开德育教育。中学生处于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学德育教育应该把握好这个关键期。笔者主要从中学德育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现象、理论和生活相脱节、教育影响一致性较差等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4]张晓明,李宇环.体验式中学德育的积极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2017 (9):221-223.

[5]蔡斌.体验式德育新途径[J].教育家,2017(2):45.

[6]江瑞芳,何妍.中学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3):135-136.

[7]陈也轩.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41-42.

[8]蔡少丽.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85-86.

[9]胡鸣娟.浅析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7(5):5.

[10]李燕飞.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探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8(1):90.

[11]舒朝贵.“微时代”到来对中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6):119-120.

[12]肖科学.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差异探微[J].高教学刊,2017(24):159-161.

[13]朱海燕,刘兴章.论中学德育及环境优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7(8):121-122.

猜你喜欢

中学德育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