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对策探析

2018-02-12孙东媛

青年时代 2018年31期
关键词:学习倦怠干预策略大学生

孙东媛

摘 要:大学生学习倦问题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从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人等支持系统角度出发,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整体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倦怠;干预策略

自2002年(《中国青年报》2002年l月22日有关大学生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等课程逃课现象的调查)以来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似乎并不重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社会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表示担忧和失望。怎样根除这种倦怠现象,使广大学子热爱学习、潜心学习,走上成人成才成功之路,使之成为合格大学生,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一、提升思想意识,深入指导就业

处于青年早期的大学生,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判断力,关心社会,关注时事,常以自己所知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尽管大学生直接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较少,但社会的消极因素也可通过网络等形式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当前的教育首要任务之一即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提升思想意识,自觉抵制消极思想影响,提高学生的抗诱惑能力,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消灭在萌芽状态。

社会竞争的激烈,高校扩招的影响,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压力,许多学生特别是毕业生都有前途渺茫的感觉,无疑会对他们的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当前社会营造创新创业新环境,为广大有志青年一展宏图提供广阔空间。因此,加强人事制度改革、规范人才市场,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和指导,使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自觉为实现梦想努力学习、充实头脑、提升能力水平。

(一)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创造财富。引导大学生认清大学求学与今后就业的本质联系,从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等长远考虑来认识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信心,勤奋刻苦学习,储备知识,以适应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的不断变迁,为未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自觉抵制“读书无用论”等不良思想的影响。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在于其个人选择与社会需求的矛盾,高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科组成、人才素质培养、就业选择等方面因素。

(三)社会实践与实操实训

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参观、实习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和企业用人标准,鼓励与压力并行,使他们懂得只要学有所成,就能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学风先行,管理保障

学风是考校大学的重要一点。优良学风体现着严明学习纪律、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营造学习氛围、浓厚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高校要减少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加强学风建设,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制度说话、依制度办事。

(一)完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

学习体现在课内与课外等方面,可针对迟到、早退、逃课、不听课、不交作业等现象进行严格管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这类学生进行相关的处罚。教师自觉提升教学水平,用自己的教学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形成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

(二)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公平、公正的考风,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革考试制度,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改革考试内容,减少记忆知识和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增加考评学生应用、创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改革考试形式,开卷与闭卷、答辩与口试、笔试与机考等多种形式结合,变“一切为了应付考试”为“我会我就能有好成绩”。第三,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严惩考试作弊者(包括学生与教师),阅卷公平公正,拉开认真学习者与对付过关者的成绩差距,学业预警,对多次不及格的学生应予以淘汰。

(三)严把毕业质量关

自上个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以来,因生源质量的下降,高校学生质量也随之出现问题。过去的“严进宽出”己经变成了现在的“宽进宽出”。要想保证大学生的质量,维护学校的名誉,就要让在校学生低进高出,提高对毕业生的要求。对于毕业生要有一定的“淘汰率”,对于那些不学无术、贪玩厌学、蒙混过关的大学生,不可轻易地令其拿到大学毕业文凭,用这种适当的压力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使他们不敢对学习懈怠轻慢。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术氛围

对所学专业缺乏学习兴趣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一部分大学生“学非所爱”,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因此觉得学习很痛苦。要让学生对知识本身感兴趣,就要使学生感到学习能给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带来极大的满足。如果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学习目标再远大,也不能使学生坚持长时间的学习。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学校应该通过表扬和奖励、开展学习竞赛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对取得进步的学生给予及时强化,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从教师来讲,应该运用多种讲课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新颖性和多样性,结合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对于那些实在无法对本专业产生学习兴趣的大学生,学校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课程的自由,在学习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一定的选择和转换专业的自由,让学生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学习倦怠的产生。

高校应该运用自己的文化资源,培养研究探讨问题的学术氛围。很多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就是覺得所学的知识没有用,“学以致用”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让校园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活泼健康的文化气息,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关注学术活动,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共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术氛围。

四、重视心理教育、健全学生人格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大学生的个体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倦怠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高校要注重大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高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减少不良情绪对大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为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引导学生更多地自我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从中获得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减少焦虑。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如果学生有某一方面的能力得以展示并获得较高评价,那么他们便会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提高自信心和自尊感。

参考文献:

[1]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4]钱铭怡.心理咨询与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猜你喜欢

学习倦怠干预策略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大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失落的一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