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纺织品设计与应用专业(方向)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8-02-12张毅王炎荆妙蕾

青年时代 2018年31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

张毅 王炎 荆妙蕾

摘 要:论文从培养目标、实验课程设置、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论述了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纺织品设计与应用专业(方向)的实验教学改革,并总结了近几年的教改成果,为同类学科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建设背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改成果

2017年,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纺织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纺织工程专业下的纺织品设计与应用专业方向是该专业的主要特色之一。该专业方向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已明确了工程与艺术、时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较为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但在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前后衔接、教学内容等方面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尚不能紧密的结合,因此,亟需对本专业方向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对于纺织品与应用专业(方向)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建设背景

2014年,本项目负责人申请建成了大学生纺织品艺术设计创新实验室,占地面积120平米。为更好地服务于纺织品设计与应用专业方向实验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本项目负责人于2015年构建了大学生纺织品艺术设计创新实验平台。创新实验平台购置了数码印花机、绣花机、缝纫机、包缝机、手绘板等一系列实验仪器设备。平台建成后,开设了一系列的实验课程,学生在创新实验平台进行纺织新产品的开发,并与国内外的纺织品艺术设计大赛平台、企业需求有效的对接,使本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15、16、17年依托创新实验平台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40余项。

二、培养目标

紧跟纺织行业发展需要,纺织品设计与应用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培养具备纺织工程方面、艺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能在纺织企业、科研、教学等部门从事纺织品工艺设计、面料设计、新产品开发等多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纺织品设计与应用专业(方向)的实验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的工科知识背景,在实验课程设置、内容等方面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验课上从绘制设计图开始,到运用扎染、蜡染、数码印花、编织等制作手段,最终完成服装、家用纺织品等纺织产品。

三、实验课程

(一)课程设置与内容

纺织品设计与应用专业(方向)的实验课程包括《纺织品艺术设计与实践》、《纤维艺术设计与实践》、《产品工艺上机》。实验课程的设置是学期集中进行,其中《纺织品艺术设计与实践》课程为第七学期开设,课程为集中三周上课。《纤维艺术设计与实践》课程为第七学期开设,课程为集中两周上课。《产品工艺上机》课程第八学期开设,课程为集中四周上课。这三门课程学生均需每天全天进行實验,完成设计作品的制作。

实验课程《纺织品艺术设计与实践》是与专业课《纺织品艺术设计》进行衔接,通过实验课程的动手实践使学生加深了对于专业课的理解。《纺织品艺术设计与实践》课程的主要讲授图案设计的方法、专业技法、典型工艺等,并通过手工染色、刺绣完成作品的制作。学生在课上使用Photoshop、Illustrator、3dsmax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图案设计、流行趋势、模拟显示等方面的设计。《产品工艺上机》与专业课《织物结构设计》衔接,主要讲授上机编织小样的方法,并通过小样机编织、数码印花完成作品的制作。《纤维艺术设计与实践》课程主要讲授手工编织的工具与材料、编织的方法、色彩搭配等,并运用高比林织的技法完成纤维艺术作品的制作。并且,实验课程结合每年国际国内纺织品设计大赛的参赛主题,按照大赛要求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学生在完成实验课程作业的同时,也参加了比赛,很多学生的作品在大赛中获奖,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二)教师队伍

目前《纺织品艺术设计与实践》、《产品工艺上机》、《纤维艺术设计与实践》这三门实验课程的指导教师为3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1人,教师的年龄结构合理,并且3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教学方面具有多年的经验。随着每年依托创新实验平台申报项目的增多,创新实验课程的不断开设,将会有更多的教师投入到实验课程之中。

(三)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教师亲自示范专业技法、作业点评等相结合。给学生讲授国内外优秀设计师的服装和家用纺织品设计作品,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画面构图、图案设计、色彩搭配、工艺技法、服装款式、家纺产品的造型、结构等,使学生理解知名设计师作品设计的创作思路和设计手法。学生通过教师所讲授的教学案例举一反三,创作出求新求异的设计作品。使学生在掌握纺织品设计实验理论的同时,熟练运用纺织品图案的创新方法,并能够独立绘制出纺织品设计作品。

2.分组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组,每组3至4人,分组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伙伴。每组设组长1人,组长负责头脑风暴的主持、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实验、汇总实验数据等。教师定期对各个项目组的组长进行培训,对实验方案进行指导,听取组长的汇报,优化创新实验的方案,使学生更加乐于在创新实验中进行实践。

在作品的构思阶段,每组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先围绕设计主题进行头脑风暴,在头脑风暴的相互碰撞中,创造性思维被激发,每一个创新的想法都凝聚着学生智慧的结晶,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参与度,头脑风暴后总结设计想法,并指导学生如何将创新思维应用于设计元素的提取,完成纺织品设计图的绘制。在设计图的绘制中,本组的学生间首先互相指出彼此作品好的地方与不足,再由教师加以指导,学生间互相借鉴,彼此促进,取长补短。学生的作品有的是独立完成的,有的作品由于较大或是工艺较复杂,需要同组的同学合作完成。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设计作品的水平。

3.自主学习

在创新实验平台上建立了实验课程网站,网站学习资源丰富,通过图片、动画、视频、文字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在课下通过网上学习资源首先进行预习,使学生对于实验的原理有一个主观的认识。再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示范与指导,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动手来做,使学生能够掌握作品制作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做到学生易懂、易学、乐学。并且整个实验的进行是学生不断思考与探索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以及解决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课程的考核

实验课程的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等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平时考核成绩占30%。主要考核学生出勤情况、市场调研情况、课堂讨论情况、课堂作业情况、上机情况等。期末考试成绩占70%。期末考试采用分组PPT宣讲作品、市场调研报告、设计作品实物的形式相结合,最终给出学生的期末成绩。

(四)教学成果

学生通过系列实践课程的学习,并在大学生纺织品艺术设计创新实验平台中大胆创新,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设计作品在国际国内的设计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在近几年指导学生参赛获奖中,我校已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学生获奖的先进水平。

2015年,指导学生在“红绿蓝杯” 第七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胜奖多项,获得大赛优秀组织院校奖;指导学生在“鲁绣杯”中国大学生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优秀奖3项。2016年,指导学生在第35届全国毛纺年会暨“唯尔佳” 优秀新产品设计大赛中,获得省部级单项奖4项;指导学生在“红绿蓝杯” 第八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优胜奖多项,获得大赛优秀组织院校奖。2017年,指导学生在“红绿蓝杯” 第九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优胜奖多项,获得大赛优秀组织院校奖。2018年,指导学生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优秀奖3项,获得大赛优秀组织院校奖。指导学生在“海宁家纺杯”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省部级入围奖6项。

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成果进一步检验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学生在创新实验中不仅学到了创新的方法,而且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掌握了从作品的构思、元素的提取、作品的绘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作品的制作全过程,为学生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颖. 独立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 河南:河南科技,2015(22):252;

[2]陸晓东吴志颖周涛吴元庆李文军王秋实. “转动课堂”模式下实验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和质量监控手段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人力资源管理,2007(1):172-173;

[3]刘光贤. 高校实验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研究与实践[J].成都:时代教育,2016(7):87;

[4]吴慧兰.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艺术类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北京:实验技术与管 理,2013(4):178-180。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