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问题意识 提高学习效率

2018-02-12李春伟

教育·综合视线 2018年12期
关键词:铅笔笔者情境

李春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功,只在每事问。”现代心理学也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它能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能将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问题作深入思考,拓展问题内涵,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和谐师生关系是前提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习惯于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而学生则根据单一的思考点被动地进行思考,有指向性地回答问题,往往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学生的心理状态始终处在消极等待中,缺乏思维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关爱,通过言语表扬和微笑、注视、点头、肯定手势等行为语言以及关怀性接触等方式进行鼓励。同时要建立教学过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

关注个体,因材施教 课堂上,时常会有因为紧张而表达不清楚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在课外继续提问;对于性格内向、不敢在公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则可以让他向老师单独提问或者引导他在小组内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则要允许他将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

激发提问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问题,并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和强化。有时,学生的提问可能是幼稚的或是偏离教学内容的,我们也同样要给予关注,认真倾听,及时引导,在肯定其大胆思考的基础上,挖掘其中的教育契机,千万不能采用不屑一顾的态度或者讥讽嘲笑的言语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那样,他们的问题意识将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找准问题切入口是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保证他们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 一是从课题着手质疑。如教学《认识公顷》,在学生初步了解公顷后,顺势引导学生提问:“关于公顷,你还想了解它的哪些知识?”学生很快会提出:“1公顷究竟有多大?是多少平方米?有没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这些问题恰巧是这一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顺学而导,由学定教”。二是自我反思,发现问题。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问题,或是自己认为有疑惑的问题,也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独到见解,并愿意提出。三是课上留有余地。学生个体不同,在同一教学情境中,会产生不同的疑问,因此,课堂上教师应适当留白,为学生产生的问题提供一个呈现、辨析和解决的渠道,通过思考或自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帮助他们构建和完善认知体系。

提出问题 學生可以在由旧知到新知迁移的“生长点”上找问题,也可以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结合点”上找问题,还可以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含糊不清的方面找问题。通过不断提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等,发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数学中处处有问题。

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尽量让学生相互讨论,寻找答案。还要“刨根问底”,一而再、再而三地追问“为什么”“怎么想的”“还有什么补充”“还有别的想法吗”,也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证明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感觉困难的“问题”,要鼓励他们通过合作探究或查阅资料的方式寻求解决,这样,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创设情境是关键

陶行知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还要适时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 数学新课标指出:在生动具体的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生活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一座桥梁。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小明妈妈出差,连续5天没有回家,回家之后一次撕下了这5天的日历,这5天的日期数的和是40。请问,小明妈妈回家这天是哪一日?”学生用40÷5=8求出了中间一天的日期,再推算出小明妈妈回家这天是11日。正当大家感到成功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这5天会不会是从一个月的月底到下个月的月头呢?”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这一问,造成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大家的求知欲。学源于思,起于疑。这种不依赖已有答案,善于跳出习惯思维的框框去独立思考,其思维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应该倍加呵护。

在活动中促进问题的思考 在发展学生问题意识上,陶行知早就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因此,把活动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思想和方法,实现“玩中学”数学,正是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例如,在教学“余数的除法”时,笔者拿出10支铅笔说:“我想把这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谁愿意上来分一分?”然后,笔者与2个同学共同演示了分铅笔的过程。接着,笔者问道:“如果将10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该怎么分呢?”于是,笔者又请3个同学上台共同演示。当学生基本掌握怎么分之后,笔者提出:“如果将这些铅笔平均分给4个、5个……同学呢?”学生学习情绪盎然而生,纷纷进了不同的演示活动。这样,通过师生活动、生生活动的操作演示,借助活动构建了余数这一概念。最后,笔者设置了新的问题:“猜一猜,一个数除以6可能会余几?”学生在刚才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很快发现一个数除以6的余数可能是5、4、3、2、1。笔者再追问:“为什么不可能是其他的数呢?”学生继续通过分铅笔活动演示:如果余6或比6大的话,一人至少又可以分到一支铅笔。就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感悟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变化规律,一场简单的数学活动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在质疑解惑中活跃思维 在教学中,笔者总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并且善于抓住本质性问题,激发学生争辩,解决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懂得发现和提出富有思考性及涉及本质的问题,逐步学会发问。例如,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捏紧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用力拉,所得图形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比较:①变大了;②没有变;③变小了。”结果学生中出现了3种答案。有的认为“变大了”,因为拉动后,图形比原来长了,所以面积大了;有的认为“没有变”,感觉尽管用力拉,但四条边的长度没变;有的则认为“变小了”,强调边的长度没有变,高却不断缩小,所以面积变小了。事实胜于雄辩,通过演示,证明第三种答案正确。因此,恰到好处地启发学生设疑问难,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课堂教学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问题直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培养,最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铅笔笔者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猫爪铅笔帽
小小铅笔,大有来头
智力测试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