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价值

2018-02-12赵云慧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5期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社会意义

赵云慧

摘  要:从传统文学过渡到现当代文学,其区别从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叙述话语等方面都得以体现,其中主要表现为对人、对个性的重视,对自然的尊重与遵循。在分析与探讨文学作品时,我们常常都要提及到情感,情感也成为欣赏文学作品的一大重要因素。本文以现当代文学作品为蓝本,分析其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并通过指出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价值的不同呈现,分析其所表达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情感价值;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01

一、何为价值

想要更好地认识现当代文学中的情感价值,我们就要深刻理解到底“什么是价值”?从而才能继续探讨情感价值的问题。人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面对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的两极判断,这样的认定就是价值吗?其实不然,出于判断主体主观的态度而做出价值判断涉及到不同主体不同的认知能力、判断标准、利益关系等问题,并不能算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

价值学的研究方法所告诉我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研究是不对的,因为主体的需要不一定是健康的、是能促进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应该是从价值的一元和多元出发去理解价值,从实践和实践的结果去评价价值。所以文学的情感价值应该体现在其与人的某种关系当中,要想对此进行探讨必须深入到其对人、对社会的某种意义当中。

二、情感价值的束缚性呈现

文学作品在不同的文学发展阶段,所体现出来的文学价值和意识形态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讨论情感价值时要将其放在特定的文学环境以及时代背景中。文学价值一般是以道德体系为基础的,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要试图打破这种道德束缚,从而来充分表达当下的文学价值观念。

现当代文学时代,情感价值已经由之前的含蓄拘谨,变为大胆开放。这是由于五四运动后,传统的封建思想受到批判与冲击,人们开始追求思想上的解放和个性上的自由,思想观念上的暴风雨般的洗礼,使许多文人的自觉意识充分觉醒。

张恨水是一位由旧文学向新文学过渡的通俗小说家,1924年始到1929年,在《世界日报》连载的《春明外史》一举成名。然而,新文学家们大多对他采取了压迫性的鄙视态度,对他的小说展开了“围剿”。“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新文学批评家们沿用文学革命初期的“新”与“旧”、“先进”与“落后”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坚持“新优于旧”,“新取代旧”的价值判断,认定张恨水小说创作是“旧派小说”,很难达到新文艺的标准。直到进入四十年代,新文学家们从民族意识出发,开始以历史和时代的眼光,重新看待张恨水及其通俗小说创作的意义,对张恨水创作的民族意义和大众化的艺术形式给予了积极评价。

徐文滢在《民国以来的章回小说》一文中认为《金粉世家》是一部“精心杰作”,是一部“民国红楼梦”,是“以大家庭为题材的许多新文艺家们所未能做到的”。与此同时,佐思在他的文章中,从“人生观”和“艺术观”的角度论证了张恨水与“鸳鸯蝴蝶派”的旧小说家们的不同,指出了张恨水具有“细腻的观察力”、“活泼的描写手腕”、“严肃的写作态度”,特别是他的“冷静的跟随大时代走”的人生态度和信念。

但谈起《金粉世家》此类文学作品,给我最直观的感受便是,虽曰“言情”,但此“情”是不能“言”的,不讲理的,没有原因的。仿佛就像那首歌里唱的“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在这一眼里,女人看到了翩翩公子,男人看到了绝代佳人,至于说这一眼到底看清了什么,谁也说不明白。张恨水笔下的爱情也并没有摆脱这个窠臼。金燕西对冷清秋的爱,不就是在路上偶然看见了一个清素姑娘惹起来的么?一切的情感来由都在言之不清之中。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会表现出强烈的情感,但情感却只是作品的附属品,作品本身是以体现和表达社会现状为主。当情感价值被用于表达敏锐的主题时,情感就会被放大为极端性的特写,情感价值并不能被充分的提出和倡导。纵观情感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发展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值得我们进行细致的分析与反思。

三、情感價值的多样化形态

在文学作品中情感表达发展的过程中,文人一直在努力地加以突破。五四运动前,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要围绕着社会形态进行创作,主题价值随着不同时期的变化而变化,大致方向为革命为主、个人情感为辅。五四运动之后,人们追求思想解放,自我意识得到放大,各类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便“浓烈”了起来。有表达女性青年叛逆复杂的性格的,如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有以日常真实情感需求为中心的,如张爱玲的作品;还有蕴含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给人们带来深刻思考、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的,如《白鹿原》、《围城》等经典作品。

文学领域是多样性文化层次并存的,情感价值作为文学作品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元素,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一些“激进”的表达方式也会被一些人诟病,但我们都不能进行一味地批判或一味地推崇,辩证的来看问题,尊重文学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情感以及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情感价值,思考和探索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其次,情感价值的表达同样是引导人类自我思考的引子,其意义也许要比文学作品本身所体现的意义更加深远。

参考文献:

[1]庄艳梅.浅谈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价值[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604:99-101.

[2]曾颂勇.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价值的失范与失落[J].兰州学刊,2012,05:211-212.

猜你喜欢

现当代文学社会意义
专业变迁:源自意义的多重追寻
从称呼语角度解读“亲”的指称含义和社会意义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探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必要性与途径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意义
论电影创意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