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18-02-12李庆妍梁雪梅蔡可英朱辉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7期
关键词:西格列汀糖化

李庆妍+梁雪梅+蔡可英+朱辉

[摘要] 目的 探析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39例服用稳定剂量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100 mg/d,继续治疗20周,观察西格列汀治疗前后患者BMI、空腹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肌酐清除率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结果 在加用西格列汀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尿酸、TC、TG、eGFR等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 西格列汀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且总体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关键词] 西格列汀;2型糖尿病;有效性

[中圖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a)-0089-02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患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2011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约有1.14亿的糖尿病人群,我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1]。DPP-4抑制剂作为葡萄糖依赖性肠促胰岛素控制血糖的一类新型降糖药,它通过对α,β细胞的双重调节降低血糖,是近年来治疗T2DM的新热点[2-3]。该研究选取39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西格列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5年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39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为(53.9±8.7)岁。入选标准:符合1999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日常饮食控制、健康教育、锻炼指导,口服稳定剂量二甲双胍1 500 mg/d,大于12周,在此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 mg/d,早餐前服用,连续服用20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计算肌酐清除率[(eGFR:男性=(140-年龄)×体重/72×血肌酐;女性=肌酐清除率(男性)×0.85]和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在服用稳定剂量二甲双胍后加用西格列汀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尿酸、TC、TG、eGFR等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见表1。研究过程中2例患者胃肠道反应明显,随用药时间延长症状减轻,1例发生轻度低血糖反应。

3 讨论

具有生物活性的GLP-1和GIP半衰期比较短,约为2~5 min[5]。DPP-4是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高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由766个氨基酸组成,在血浆和许多组织广泛存在,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促使体内GLP-1和GIP降解失活[6-7]。

相关研究[8]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视网膜病变可减少21%、白蛋白尿减少33%,总体可以降低微血管病变风险的25%,因此,HbAlc应作为糖尿病疗效判定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无论单用或联合应用,均可有效控制HbA1c、FBG 水平[9]。该研究亦发现在稳定剂量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 mg/d,治疗20周后,显著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既往研究显示,西格列汀无论短期或长期应用,对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影响始终是中性的,既不增加体重,也不显著减轻体重。即使与二甲双肌联用,依然不增加体重或有减轻体重的趋势[10]。一个包括18个国家为期54周的研究发现,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可使体重较基线水平有所下降,但西格列汀单药治疗并没有减轻体重[11]。该研究发现在稳定剂量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疗前后BMI变化并无显著性差异。

吕珊珊等[12]发现,西格列汀治疗能够降低TG、TC、LDL-C、SBP、DBP,对轻度血脂血压异常、未服用降脂降压药物的糖尿病患者,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显著加强降压、调脂作用。张滨等[13]研究证实西格列汀治疗后可显著降低TG、TC以及血尿酸水平,该研究发现西格列汀治疗后TG、TC、尿酸有下降趋势,但并未有统计学差异。

该研究过程中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明显,随疗程延长症状减轻,1例发生轻度低血糖反应,总体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与文献报道一致[14]。

西格列汀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且不增加患者体重,临床应用有极高的耐受性及安全性,2013年AACE糖尿病综合管理指南已推荐DPP-4抑制剂可作为糖尿病治疗一线药单用或者根据具体情况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相信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将积累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雪, 黄金.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6): 46-47.

[2] Hou L, Zhao T, Liu Y,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tagliptin compared with sulfonylurea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showing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ith metformin monotherapy: A meta-analysis[J]. Exp Ther Med, 2015,9(4):1528-1536.endprint

[3] Tamez-Pérez 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itial treatment with glimpeiride versus sitagliptin in type 2 diabetes[J]. Rev Med Inst Mex Seguro Soc, 2015,53(2):142.

[4] Alberti KG, Zimmet PZ.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Part 1: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visional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 Diabet Med,1998,15(7):539-553.

[5] 李敬华, 张红, 候雯莉. 肠促胰岛素生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J].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1,20(7):597-599,604.

[6] 杜海洲.国际抗糖尿病药物研发新进展[J].药学进展, 2014,38(3):185-195.

[7] 黄汉伟,黎健南,蔡雪,等.DPP-4抑制剂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7,46(17):2365-2368.

[8] 靳淇, 陈海燕, 孔俭.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105-4106.

[9] 王凯亮,韩旸,李洪梅.DPP-Ⅳ抑制剂西格列汀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7):5209-5211.

[10] 孙静, 蔡德海, 宋光明, 等. 治疗2型糖尿病新药物——西格列汀[J]. 武警医学, 2011,22(11):997-1001.

[11] Williams-Herman D, Johnson J, Teng R,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itial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sitagliptin and metform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54-week study[J]. Curr Med Res Opin, 2009,25(3):569.

[12] 呂珊珊,潘天荣,钟兴,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和血压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49(1):107-109.

[13] 张滨,连续,郑淑红,等.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55(22):43-45,52.

[14] 王娟.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讨论[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27(15):2906-2907,2940.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格列汀糖化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的干预疗效
HPLC法测定维格列汀片中主药的含量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