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2018-02-12卓礼浪
卓礼浪
[摘要]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住院的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2±0.5)mmol/L,餐后2 h血糖(7.0±1.0)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6.8±0.7),(9.2±2.1)mmol/L(P<0.05),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30.2±5.2)U/d,低于对照组的(47.9±5.1)U/d(P<0.05);实验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84%,低于对照组的14.28%,(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能够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避免发生低血糖,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胰岛素泵;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b)-0079-02
糖尿病是常见的老年疾病,近些年来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注射胰岛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有效的方式,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缓解高血糖状态下对胰岛β细胞的损害。胰岛素强化治疗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连续皮下泵入和多次皮下注射,为探讨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1]。该文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诊的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对其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住院的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实验组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48~75岁,中位年龄56.8岁,病程5个月~15年,平均病程(7.3±5.3)年,住院加随访时间3个月。对照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47~75岁,中位年龄57.3岁,病程5个月~14年,平均病程(7.2±5.2)年,住院时间加随访时间3个月。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基础剂量为全天胰岛素总量的40%~50%,剩余50%~60%分别于3餐前追加。对照组患者于每日三餐前5 min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睡觉前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不断调整,直至血糖稳定于正常范围内。
1.3 诊断标准
该次治疗的目标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在稳定范围内,即: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10.0 mmol/L。低血糖:血糖水平≤3.5 mmol/L或有明显低血糖症状。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计算两组患者胰岛素的使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讨论的数据均通过SPP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胰岛素的使用量需要用计量资料表示,表现形式为(x±s),使用t检验,低血糖的发生率使用计数资料表达,表现形式为[n(%)],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与胰岛素使用量
实验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30.2±5.2)U/d,低于对照组的(47.9±5.1)U/d(t=21.391 6,P<0.05);实验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84%(3/78),低于对照组的14.28%(11/77)(χ2=5.139 7,P<0.05)。
3 讨论
糖尿病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公共的卫生问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2]。胰岛B细胞功能的减退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且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也是推动糖尿病发展的驱动力量[3]。截至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未有任何一种口服药物能被证明能够完全改变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减退的进程。国外有研究表明,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其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已达到50%,未采取有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每年预计丧失4%的B细胞功能。对于确诊糖尿病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一直是医学领域探究的热点[4]。常规的阶梯治疗方式对保持B细胞功能的效果不理想,而尽早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帮助糖尿病患者恢复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有重要意义[5]。对于部分首诊的糖尿病患者而言,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帮助患者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稳定水平,促进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甚至有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诱导维持长达数年的“蜜月期”。但是胰岛素治疗会诱发低血糖和體重上升等问题。因此,选择合适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成为了临床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6]。
该文研究了胰岛素泵入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2±0.5)mmol/L,餐后2 h血糖(7.0±1.0)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6.8±0.7),(9.2±2.1)mmol/L(P<0.05),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30.2±5.2)U/d,低于对照组的(47.9±5.1)U/d(P<0.05);实验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84%,低于对照组的14.28%(P<0.05)。这说明,通过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要优于多次皮下注射,能够让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在稳定、理想的范围内[7]。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操作起来相对较麻烦,每日的多次的注射带给患者很大的痛苦和不便,且血糖水平波动幅度较大,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也更高[8]。胰岛素泵可以模拟正常人体胰岛素分泌的模式,通过给予患者输入稳定基础胰岛素量,满足肝糖的输出,在餐前餐后还会根据需求调节输入量;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具有胰岛素剂量输注准确、可重复性高的优点,能够尽可能降低胰岛素作用的变异性,将血浆胰岛素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中[9]。胰岛素泵还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机体对胰岛素量需求的不同分别设置,可以减少餐前、夜间和运动过程中发生低血糖,该次研究中的实验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8%,证明其效果。且胰岛素泵的体积比较小,易于携带,操作简单,老年患者也能够熟练使用,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重要作用[10]。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能够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避免发生低血糖,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柴东林.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3):3238-3239.
[2] 赵伟,冯晓桃,李双蕾,等.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替换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5,36(2):301-304.
[3] 张炎,金小龙,王信,等.电话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出院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3):249-252.
[4] 杨晓琳,刘阁玲,俞芳,等.3C胰岛素泵治疗脆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4):6146-6147.
[5] 杨秋霞,方倩.胰岛素泵短期强化干预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9):135-137.
[6] 李晓蕾,齐晓玲,徐礼五,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3):219-222.
[7] 刘美兰,彭献莹,林丽婵,等.胰岛素泵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院外应用中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5):1422-1423.
[8] 姚奇棋,林国新,陈振新,等.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的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5):404-406.
[9] 孙娟.沙格列汀口服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36):54-55.
[10] 马玉红,白福瑞.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内科,2015,10(3):315-3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