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阳透穴法联合穴位注射辨证论治消渴病痹证28例临床观察

2018-02-12付利娟张慧贤张淑婧冯辉辉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8期
关键词:穴位注射

付利娟+张慧贤+张淑婧+冯辉辉

[摘要] 目的 观察阴阳透穴法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消渴病痹证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采取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阴虚血瘀、寒凝血瘀、痰瘀互结4型,采用阴阳透穴法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该病28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结果 消渴病痹证临床证候在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阻络证总有效率82.1%,对照组总有效率42.8%。结论 阴阳透穴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消渴病病痹证明显优于甲钴胺入壶治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阴阳透穴法;消渴病痹症;穴位注射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b)-0109-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病率为糖尿病患者的50%~60%,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特征以感觉障碍为主,多分布四肢远端,也可一侧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该研究采用阴阳透穴法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消渴病痹证,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于该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 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入壶治疗,观察时间为4周。观察组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35~73岁,糖尿病病程5~18年,空腹血糖(9.3±5.1)mmol/L,餐后2 h 血糖(14.6±3.4)mmol/L, 平均糖化血红蛋白10.2%。其中气虚血瘀型13例,阴虚血瘀型6例,寒凝血瘀型5例,痰瘀互结型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 诊断标准

56例DPN病变患者均符合:①有糖尿病史;②四肢有麻木,刺痛,烧灼,酸痛等感觉减退症状, 查体:深浅感觉减退,腱、膝反射减退或消失,除外其他原因神经病变;③定量感觉检查示异常;④对甲钴胺注射液过敏者,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妊娠期糖尿病,有出血倾向者。

1.3 辨证

该辨证分型参考2007年由中华医药学会颁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①气虚血瘀证:肢体无力麻木如有蚁行,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神疲倦怠,气短懒言,动则汗出,腹泻或便秘,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②阴虚血瘀证: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肢体灼热疼痛,夜间为甚,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便秘,舌质嫩红或暗红,苔花剥少津,脉细数或细涩。③寒凝血瘀证:肢体麻木不仁,四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为甚;神疲乏力,畏寒怕冷,尿少浮肿,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涩。④痰瘀阻络证:麻木不止,常有定处,足如踩棉,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黏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黏滞,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或沉涩。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在基础治疗(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在空腹7.5~8.2 mmol/L,餐后血糖9~11 mmol/L。在基礎治疗上给予阴阳透穴法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主穴: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丰隆、悬钟、昆仑、太冲。操作方法:患者取平卧位 ,暴露患部 ,局部常规消毒 ,选用毫针,根据不同腧穴的肌肉厚薄,针刺1~3寸,取28号不锈钢毫针,具体为:上肢病变:取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均使针感沿小臂内侧下传;下肢病变:取阳陵泉透阴陵泉,丰隆透地机,悬钟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太冲透涌泉,均使针感沿小腿内后侧下传。配合接G91-D型电针仪电针用疏密波,频率为2Hz.10~100 Hz循环,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1次/d,7 d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②穴位注射,取穴:三阴交(双)、足三里(双)、太溪 (双)。取5 号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 mL加甲钴胺0.5 mg溶解,皮肤严格消毒无菌操作,在穴位上按针灸手法进针缓慢提插至有得气感后抽吸针筒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 拔出针头后用无菌棉签按压。每穴注射0.25 mL,隔日1 次,5次为1 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2.2 对照组

在基础上给予甲钴胺0.5 mg,1次/d,共7 d。

2.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辨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显效:肢体刺痛, 麻木,烧灼等感觉异常自觉症状消失。有效:刺痛, 麻木,烧灼等自觉范围缩小,程度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麻木或刺痛、烧灼感觉异常程度无改善。

3 结果

治疗后临床证证在气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阴络证总有效率为82.1%,显著高于对照组42.8%。见表1。

4 讨论

中医认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DPN) 属“痿证”“痹证”等范畴,DPN 为虚实夹杂之证,,以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为其本, 肝脾肾三藏功能失调产生的瘀血、痰浊、水湿相互交阻, 留置于经络。该文作者采用阴阳透穴法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 结合辨证分型, 治疗消渴病痹证28例, 治愈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阻络证共10例,对寒凝血瘀证、痰瘀阻络疗效较差,临床短期有效率82.1%。治愈的10例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阴阳透穴法可调和阴阳,调节表里,对改善远端病症有较好疗效,且具有免伤卫气,增强针感作用。曲池透少海: 曲池乃大肠经合穴, 少海为心经合穴, 二穴相透, 使得阴阳经脉所汇合的经气相互贯通, 经气通则血流畅,经脉得以濡养,改善肢体麻木疼痛不适。内关透外关:以阴经透刺阳经,乃从阴引阳之意,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与阴维脉相通而主里;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与阳维脉相通而主表,透刺二穴可协调表里经之经气,经气乃调。阳陵泉透阴陵泉: 阳陵泉是胆经合穴, 又为筋之会穴, 可疏肝胆, 清湿热、疏筋利节, 经病统治之;阴陵泉是脾经合穴, 主治脾肾二经症候,二穴透之,可强筋键步,温阳健脾,调补肝肾。悬钟透三阴交:三阴交乃足三阴经交会穴, 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二穴相透, 阴阳之气交通, 可起到调和营卫, 滋阴补阳的效果。昆仑透太溪: 前者可疏通经络, 后者可调治三焦,滋阴补肾。透穴刺法从调理经脉气血上看, 一针连贯两条经脉,可起疏通经脉。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补肾益精,健脾益气,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通经活络的作用;三阴交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可活血祛风,健脾利湿作用;太溪穴是肾经的补穴,既可益阴,又可补肾。甲钴胺注射液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治疗,可改善神经疼痛和麻木。通过穴位刺激加强了药物的性能在穴位上的渗透,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起到发挥药物和经穴的双向作用,达到益气养血、疏通通络、行气止痛的作用。该研究者应用阴阳透穴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消渴病痹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明显优于应用甲钴胺入壶治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彦彬,周晖,张涛静,等.糖洛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6):1673-1677.

[2] 庞国明,闫镛,朱璞,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规范初稿[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2):260-264.

[3] 桑鹏,王顺,赵佳辉.透穴刺法浅议[C]//中国针灸学会2005针灸技术规范及学术发展研讨会,中国针灸学会,2005.

[4] 高丹枫.学习王乐亭教授“十二透穴”针法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体会[J].北京中医杂志,1985(2).

[5] 方朝晖,吴以岭,赵进东,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J].中医杂志,2017,58(7):625-630.

[6] 陈茜,马丽,李凯利.甲钴胺穴位注射合补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4:309-3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联合耳穴贴压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穴位注射治疗延髓梗死并顽固性呕吐6例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小针刀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与手法训练联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研究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