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术中麻醉管理效果临床观察
2018-02-12吴加富谢薇薇冯小玲
吴加富+谢薇薇+冯小玲
[摘要] 目的 探讨麻醉管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术中血糖控制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接受硬膜外麻醉的老年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60例。对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术管理,对研究组患者予以麻醉管理。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和术后 24 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术中实施针对性有效的麻醉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值得临床积极借鉴与运用。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麻醉管理;血糖水平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b)-0038-02
现阶段,临床外科手术中,大约有2%~4%的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1]。手术和术中麻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重糖尿病病情,诱发各种并发症,影响手术的效果,因此加重术中麻醉管理尤为必要。该研究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老年糖尿尿病手术患者实施术中麻醉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临床研究对象共计120例,其均为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且被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65例,女性55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60.24±1.51)岁;手术治疗疾病分类:40例前列腺增生,28例胃穿孔,19例急性胆囊炎,18例肾结石,15例肾肿瘤。将该文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会影响该次统计数据。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硬膜外麻醉方式,取侧卧位,常规消毒手术部位,然后向T10~11或T8~9间隙穿刺并头向置管4 cm,将3 mL利多卡因注入其中,观察至少5 min,等到患者无全脊髓麻醉症状后再分次数注入1%的罗哌卡因。手术过程中需对患者追加硬外麻药,并基于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面罩吸氧,同时可注射盐酸哌替啶、盐酸异丙嗪合剂发挥镇痛功效,同时,对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进行细致观察[2]。
另外,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常规管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及心率變化。研究组实施麻醉管理。①管理原则。首先采用面对面询问、常规检查等方式对老年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对患者呼吸、咳嗽情况进行了解,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应给予营养饮食指导。同时,对于大型手术老年患者而言,应对其体温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注意褥疮、静脉血栓的预防。麻醉用药应尽量选取短效药,术后应迅速把残留在人体中的肌松剂予以彻底清除,促使患者尽快平稳苏醒。②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手术前,临床医务人员应按照患者具体生命体征表现(心脏功能),对麻醉、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合理预测,并做好全面的应变准备,制定更加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不仅要有效降低患者心脏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要降低临床治疗费用。③麻醉管理。手术过程中,对麻醉药物起效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建立双通管道,根据具体情况应迅速输注葡萄糖液和以倒数,将患者麻醉药物不良反应、血糖控制在规定范围中,不得影响手术。患者一旦出现汗流不止、心动过快、药物效果和麻醉深度不达标及麻醉苏醒延长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心率过快、汗流浃背、麻醉深度较低及苏醒时间过长等状况时,应不得再实施操作。对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控制,保证不影响手术麻醉和手术耐受力,以此来保证手术麻醉作用,在任何时期都应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转换体位时动作应尽量轻柔,预防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开腹后1 h、术后24 h血糖和尿酮进行如实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资料均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率(%)表示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用χ2检验或t检验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据该研究调查得知,两组患者均安全结束手术。研究组患者术中麻醉水平较为平稳,相比于手术前血糖有了一定的上升,但是提高胰岛素用量后血糖恢复正常,并未出现高渗性非酮症性高血糖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症等并发癌症,术后患者意识渐渐清醒,血糖控制情况良好,迅速康复。对照组手术中麻醉平稳,但是血糖控制效果较差,3例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1例出现低血糖症状,同时麻醉苏醒时间有所延迟,由于意识尚未清醒只得延迟拔管,血糖并不平稳。同时,研究组开腹后1 h、术后24 h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两组患者尿酮阳性得到有效控制,术中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研究[3]指出,糖尿病患在外科手术治疗中,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普通患者的50%,再加上老年患者往往并发有其他严重疾病,一些患者虽然糖尿病病情较为轻微,但是其心血管类疾病尤为严重,手术耐受能力较差,极易出现心衰、心梗等意外事件。同时,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能力较低,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会造成组织循环障碍,能量供应较差,使得患者抵抗力降低,极易出现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如果糖尿病患者手术期间血糖控制效果差,便会造成手术耐受能力降低,术后麻醉剂术后治疗期间难度较大,影响术后疾病恢复情况,增加了术后并发症风险(酸碱平衡失调、酮症酸中毒、肺内感染、切口不愈等),不利于疾病转归。王贻全[4]研究指出,术后第一天血糖>12.2 mmol/L同伤口高感染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所以,在手术期间,有效控制血糖是患者麻醉管理的重点问题。
另外,因老年人身体耐受度逐渐退化,相比于年轻人其认知功能较差,麻醉药物是影响其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同时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难以有效控制病情,相比于其他患者手术治疗和麻醉管理更难。临床上大多数麻醉药物均作用于神经系统,其中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便是大脑,脑补血流量降低和代谢障碍均会提高麻醉药物对脑补神经作用的时间与效果。以前,人们错误地认为麻醉药物引起的认知障碍是短暂的、可逆的,然而近些年通过临床实践得知,对于老年患者而言,麻醉药物造成障碍可持续到多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取合适、安全的麻醉方式。针对这一情况,该研究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安全性较高,对神经根进行有效阻止,使得其覆盖区域处于短期内的麻痹状态。然而,全麻风险较高,对整个大脑皮层边缘系统相关投射系统予以了有效制约,然而并未对手术操作区域伤害性刺激向神经中枢传导进行有效隔断,另外术前肌肉注射胰岛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葡萄糖摄入量,促使血糖迅速提高。相关研究[5-6]指出,全麻手术患者极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心血管意外事件频繁出现,不利于患者康复,再加上老年患者身心素质较差,因此普遍偏向于安全性高的硬膜外麻醉方式。
该研究中,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有效的麻醉管理,有效控制了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均明显降低了患者手术风险和血糖波动风险,然而对照组并未接受麻醉管理,其血糖控制效果差强人意,并发症频繁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开展,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安全。基于此,临床麻醉师应严格临床麻醉师应对手术患者进行一一审查,基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情况、主操作人员建议依据,组织安排好麻醉各项工作,以此来预防麻醉风险的出现,同时对血糖指数的控制予以有效措施,以此来预防临床应激症状的出现。另外,麻醉管理中,临床医务人员还应同患者一起做好血糖风险评估工作,对患者麻醉药物禁忌证和血糖波动规律进行全方位了解,基于这些信息来选取最理想、最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医务人员还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麻醉风险和血糖控制工作中,以此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降低因麻醉风险、血糖风险引起的死亡事件,以此来更好地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
该研究中,接受术中麻醉管理的研究组开腹后1 h、术后24 h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硬膜外麻醉后给予有效的麻醉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预防麻醉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促使麻醉充分发挥其作用,预防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朴雪,辛燕.老年糖尿病手术麻醉管理应用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5):48-49.
[2] 胡红侠,王熙.老年糖尿病手术麻醉管理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9):42-43.
[3] 陆叶兰,王静,周琦,等.老年糖尿病手术麻醉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20):139-140.
[4] 王贻全.老年糖尿病患者术中麻醉管理效果临床观察[J].心理医生,2015,21(21):120.
[5] 谢立芳.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麻醉管理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6, 29(26):91-92.
[6] 邹琪.老年糖尿病手术麻醉管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2):267-2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