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农药残留检测研究
2018-02-12杨畅高男
杨 畅 高 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蔬菜是人类饭桌上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其安全性也是百姓高度关注的焦点。就蔬菜来说,农药残留是其中一项重要检测限量标准。长期大量施用各种农药,不但会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破坏,而且危害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
1 韭菜中农药残留现状
韭菜种植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最常见的害虫——迟眼覃蚊(韭蛆),一般聚集在地下鳞状茎和柔嫩的茎部,对植株生长的危害十分严重,通常喷洒一般杀虫剂难以起到有效的杀虫效果,导致菜农会使用一些高毒性的有机磷农药(如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对韭菜植株进行灌根处理,才能实现杀灭的目的。但是,这种做法会使农药被根部大量吸收,遍布整个株体,导致韭菜中存在大量的农药。农药之所以能在韭菜生产上被普遍使用,不仅是因为可以有效杀虫,而且是由于农药中含有氮磷等元素,使用之后对韭菜的生长能起到促进作用,韭菜会更加茂盛茁壮地生长,外观变得粗大、浓绿,卖相好。所以,促使韭菜种植户加大了农药的施药量,因此导致韭菜中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通常在日常的市场抽检结果中农药残留的检出率较高[1]。
2 复杂基质对农药残留检测的影响
韭菜和葱姜蒜类蔬菜一样,都属于复杂基质食品,即组分种类较多、含量差别较大、已知信息较少的食品。据相关研究表明,韭菜中含有大量的干扰性挥发性物质,在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过程中,其中的基质组分会产生较严重的基质干扰现象,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2]。其次,韭菜样品基质中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及色素组分,样品中水分的存在极易造成部分水溶性农药的损失,而韭菜样品中的色素组分会造成色谱柱及检测器被污染[3]。因此,如何尽可能降低韭菜中复杂基质对农药残留检测的干扰,如何建立韭菜中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精确度高、准确性好的分析检测方法,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4]。
3 韭菜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的优化
通过对样品的处理、检测前处理方法技术的改良,尽量降低韭菜中复杂基质对其农药残留检测的干扰,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1 试验设计 试验分为3组,即样品处理方法不同的结果比较、是否微波处理的结果比较、QuEChERS方法的结果比较。3.1.1 样品处理 韭菜样品1用常规样品处理:按GB/T8855抽取样品可食部分,将其切碎,充分混匀放入食品加工器粉碎,制成待测样。韭菜样品2的处理方法为:抽取样品可食部分,将其切成1 cm左右的块状后混匀,制成待测样。样品1和样品2前处理技术一致,上机条件一致,对比结果图谱。
3.1.2 微波处理 制好的样品,将韭菜样品使用微波(高火)处理40 s[5],与未经处理的韭菜样品前处理技术一致,上机条件一致,对比结果图谱。
3.1.3 QuEChERS方法 使用QuEChERS方法对韭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试样经酸化乙睛提取,用无水硫酸镁等除水剂除水,将提取剂层和基质、水层分离后,直接将提取的溶剂加入装有净化剂的离心管中振摇净化基质,通过离心方式去除基质中脂肪酸、有机酸和色素等绝大部分干扰杂质,从而达到净化目的,上机分析[6]。
3.2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图谱表明,韭菜样品切成1 cm左右的块状混匀后检测、韭菜样品使用微波(高火)处理40 s后检测及使用QuEChERS方法检测,图谱中干扰部分明显减弱。
4 讨论
韭菜样品中复杂基质对其农药残留有一定的干扰性,容易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试验分析发现,样品切成块状处理与常规样品处理相比,样品使用微波(高火)处理与未使用微波处理相比,使用QuEChERS方法检测,可明显看出检测图谱中干扰部分明显减弱,并且使用QuEChERS方法前处理装入样品瓶中的上机待测液可见,QuEChERS法净化的样品溶液颜色均较浅。试验对韭菜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进行了优化,减少干扰,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同时可净化色素,减少对衬管、色谱柱、检测仪器的污染。
[1]孙瑞红.韭菜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5(5):9-12.
[2]王文娇.韭菜农药残留现状及防控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11(10):82-84.
[3]王明星.葱蒜类蔬菜中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
[4]马明臻.韭菜农药残留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7):154-156.
[5]潘玉雷.控制韭菜农药残留的技术[J].土肥植保,2017(6):35-36.
[6]高清珍.QuEChERS-色谱法快速测定蔬菜水果中的农药多残留[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