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现状及预警机制的完善策略
2018-02-12加勇次成米玛卓玛益西卓玛
措 姆 加勇次成 米玛卓玛 益西卓玛
(1.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气象局,西藏山南 856000;2.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人影中心,西藏拉萨 850000)
西藏是我国地质相当复杂的一个区域,山南市属于典型的藏南谷地,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平均海拔在3 700 m左右,气候复杂,且气象灾害频发。而山南市更是因为地形原因极易产生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更因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所以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更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自然灾害都是由于气象条件所引起的。为促进农业气象预警机制的建立,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但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下面将从农业气象预警意识、农村接受气象预警的渠道和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方面探讨改善之策,保障农业气象预警机制发挥真正的作用。
1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现状
1.1 农业气象预警意识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农村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的限制,农民的知识水平不高。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模式相对落后,仍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低级生产模式。对降水、温度、湿度、风力等自然条件十分依赖,天气情况直接影响到收成和收入。所以,提高农业气象预警意识,是开拓气象预警渠道、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首要工作,提高气象预警意识势在必行。
1.2 农村接受气象预警的渠道相对有限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气象预测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地区气象部门的预测预报准确率显著提高,基本能够准确预测干旱、寒潮、洪涝等极端天气,并且能够根据自然情况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但是,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广大农民群众还主要通过收看电视、收听广播来了解最新的气象新闻,这样很难将气象灾害信息及时、准确、快速地传播到农村的各个角落。广大农民群众接收气象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有限,难以将气象信息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1.3 未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建设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但是,目前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落实却不尽人意,更多的政策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上,有关部门还缺乏政策的实施措施及配套细则,各个部门缺乏协调联动、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协调统一的应急体系。因而,要尽快出台相关的实施措施与配套细则,强化政策的协调性,逐步形成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指挥、防御、应急和救援的一体化机制,从制度层面保障我国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从执行层面保障政策的贯彻执行。
2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完善策略
2.1 提高对农业气象预警的重视度 要想做好农业气象预警工作,只停留在政策层面是不够的。各地方政府和人们要意识到农业气象预警是造福人们的机制,是重要的农业生产保证。可以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提高各地方政府、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气象预警的重视程度,做到人人了解农业气象预警,人人重视农业气象预警[1]。积极调动广大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为建立健全农业气象预警机制作出贡献。
2.2 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宣传力度 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气象灾害预警的时效性要求极高,所以必须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宣传力度,避免因为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影响农业生产和产量、收入减少。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宣传渠道,如广播、电视、报刊、大喇叭广播等及时发布农业气象、农事信息和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和气象预警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我国老旧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显然难以满足当代的生产需求。这就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技术,引进全网发布预警信号短信发布通道、覆盖自治区与维稳指挥大厅直连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研发气象服务手机APP,并开通微信公众号,增加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和多媒体终端,有效拓展气象服务的覆盖面,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信息保障和技术支持[2]。
2.3 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 气象环境瞬息万变,西藏是我国地质相当复杂的一个区域,山南市属于典型的藏南谷地,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平均海拔在3 700 m左右,气候复杂且气象灾害频发,山南市人民政府不仅要加强对农村气象灾害的预警工作、灾时应对,更要重视灾后的处理。气象部门应协调、联合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一起建设农业灾害预警系统,并且加强气象灾害的信息传递建设[3]。21世纪是重视发展和创新的世纪。随着农业生产方式方法的改变,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也不能固守传统、原地踏步,需要不断引入新的科技手段,不断完善更新,让农业和气象能双向作用、互相配合,形成一个配套的整体。
2.4 加强对农业气象预警人才的培养 建立一支专业精良的气象预警人才队伍,是为农业气象预警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政策建议、决策咨询的保障。可以通过在校园开展专业课程,用优厚的政策吸引国内外专家对工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加快农业气象预警人才库的建立,以适应新的农业气象预警改革和发展形势,为我国农业气象预警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4]。
3 结语
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业”,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气象预警机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大家提高对农业气象预警机制建设的重视,认真总结经验,拓宽宣传渠道,建立健全应急措施和制度,联合协调多部门,调动各方资源,从全局角度综合利用资源,让农业气象预警机制真正造福人民、服务于民。
[1]赵龙捷,马文刚.广西融水县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16(6):38-39,42.
[2]石大山,李雪,贾在强,等.章丘市农业气象服务调研及气象为农服务探讨[J].南方农业,2015(33):223,225.
[3]李学英.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探索浅谈[J].现代农业,2015(4):26.
[4]吴丽梅.湖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北京农业,2014(36):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