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18-02-12陈教才
陈教才
(江西省贵溪市农业局植保站,江西贵溪 335400)
1 油菜病虫害类型及其特点
1.1 病害类型
1.1.1 油菜菌核病 该病菌对油菜的茎、叶和花的生长均会产生影响,影响最为严重的为茎部。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茎部感染位置会出现浅褐色的水渍状病斑,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形成长条斑,边缘呈褐色,当环境湿度较大时病斑表层形成白色絮状菌丝,病茎的内部产生黑色菌核;在发病初期,叶片位置形成水渍状病斑,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在表层产生白色菌丝,如果没有采用有效的手段进行治理,便会在后期形成叶片穿孔;另外,发病初期花瓣上出现水渍状病斑,随着时间的推移花瓣逐渐转变为白色,最后腐烂坏死[1]。
1.1.2 白粉病 该病菌对油菜生长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叶片、茎、花器和种荚上,发病之后会在叶片上形成放射状的白色粉斑,叶片两面会遍布白粉病的菌丝。发展至后期油菜的叶片、茎、花器和种荚上将被白色粉菌覆盖,轻者不会产生明显的病变特征,仅有荚果的形状发生一定转变,发病严重的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枯死,而且种子瘦瘪。
1.1.3 病毒病 这种病毒在不同的油菜种类中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在发病之后表现为叶脉两侧明显偏黄,呈现出黄绿相间的特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叶脉会呈现出透明的特征,叶片卷曲畸形。而甘蓝型油菜在发病初期表现为叶片上产生小型透明的病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病斑进一步扩大,当病斑扩大至4 cm左右时,在中心位置会形成黑色的枯死病斑,发展至后期,病斑将扩散至茎、花和荚,最终造成整株枯死。
1.2 虫害类型
1.2.1 蚜虫 蚜虫就是人们常说的腻虫,总结以往的油菜种植经验,对油菜生长产生威胁的蚜虫类型有甘蓝蚜、菜蚜和桃蚜。这些类型的蚜虫均是通过蚜刺吸收油菜叶片、花径上的汁液为生,因此大规模的油菜种植往往会吸引大量的蚜虫,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类虫害进行防治,将会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被蚜虫吸食之后的叶片将出现黄色斑点,被大量吸食汁液的叶片还会出现卷曲变形的现象。对嫩茎和花梗的影响尤为明显,会造成严重畸形,最后由于发育不良而部分坏死。除此之外,蚜虫还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1.2.2 菜青虫 低龄幼虫阶段的菜青虫仅会啃食叶片上的叶肉,在叶片上留下透明的斑点,高龄幼虫会直接啃食叶片,大量的菜青虫会啃食掉整个叶片。对油菜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油菜的包心位置,同时对嫩茎和幼荚也会带来一定损害,对油菜种植的影响极为严重。
2 绿色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播种前用10%盐水选种,淘汰掉病种子及小菌核,选好的种子晾干后播种;实行稻油轮作或旱地油菜与禾本科作物进行2 a以上轮作,可减少菌源;通过水旱轮作,改变生态条件,抑制多种杂草的发生;铲除田边、路边、地角杂草,油菜收获后及时处理油菜地的残枝和落叶。采取如上措施,结果表明桃蚜、菜青虫、小菜蛾的产卵场所和食物来源减少,下茬油菜的虫口密度明显降低。
2.2 物理防治 利用黑光灯诱杀,需要在油菜定植后开灯。据统计,用黑光灯防治小菜蛾,防治效果为74.6%;防治斜纹夜蛾,防治效果为76.0%;对于白粉病采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发病初期喷洒在叶片上,每隔五六天喷一次,连续喷三四次。
2.3 生物防治 对于白粉病,喷洒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隔六七天再防一次。防治炭疽病时,用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7~10 d喷一次,连喷两三次。菜青虫成虫产卵高峰期之后七八天,3龄幼虫达50%,气温20 ℃以上,选用青虫菌6号1 000倍液喷雾,在卵孵化高峰期用药,使幼虫不能正常蜕皮、变态而死亡[2]。
3 结语
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三方面入手,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来提升油菜的抗病能力,利用有效的防虫手段和杀虫方法来确保油菜正常生长,对于油菜产业的后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既保证了油菜的产量,又能为人们提供绿色放心的无公害食品。
[1]赵兴喜,李增义,田越,等.安康市无公害油菜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70-171.
[2]冯晓宇.无公害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农家致富顾问,201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