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藿香和土藿香入药史研究

2018-02-12刘微英张历元付帮泽

吉林中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藿香医案本草

薛 琴,刘微英,张历元,付帮泽*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 100121)

目前药材市场上藿香有两种不同的植物来源,一种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 Bent.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广东、海南,称“广藿香”,是中成药“藿香正气水”的主要原料;另一种来源于同科另一属,即藿香属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 (Fisch.et Mey.) O. Ktze.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四川、江苏、浙江等地,俗称“土藿香”。从历版《中国药典》来看,只有1977年版将两种藿香共同收载,而以后各版药典均只收广藿香,而不收(土)藿香。因此有必要对两种藿香入药的历史进行系统的回顾,以期阐明广藿香道地性的形成历史,为广藿香和土藿香的现代研究、科学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

1 藿香药用的早期记载

藿香一名自东汉即有记载,但均作为香料使用。藿香药用最早见于《名医别录》[1],载于沉香条下:“治霍乱、心痛”。此后各药学专著均将藿香与沉香、熏陆香、鸡舌香、詹糖香和枫香列于同条,合称六香,直至宋代掌禹锡的《嘉祐本草》亦作合条记载。如唐代苏敬等所编《新修本草》[2]曰:“此六香皆合香家要用,不正复入药,唯疗恶核毒肿”,唐韩保昇《蜀本草》沿用《新修本草》所述,《嘉祐本草》[3]则补充其功效:“藿香疗霍乱、心痛”。至宋代唐慎微在《证类本草》[4]中将藿香单列一条,曰:“微温。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并指出:“然今南中所有,乃是草类”,将藿香从木部移入草部。《本草纲目》[5]中补充记载:“辛,微温,无毒”,并记录了金元时期各医家对藿香的发挥。

从方剂来看,藿香药用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千金要方》[6],卷五中记述:“藿香汤治毒气吐下、腹胀等症”。至宋代以后,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方为代表,以及《小儿药证直诀》的藿香散,《重订通俗伤寒论》的藿香正气汤,《脾胃论》的藿香安胃散,《退思庐感证辑要》的藿朴夏苓汤,《证治准绳》的藿香饮等,藿香一药得到广泛应用。

明代以前,众多医药典籍均仅载有藿香,尚无土藿香相关记载。至明代各本草所载藿香出现广藿香及土藿香两种。

2 “广藿香”相关文字记载

广藿香以“藿香”之名始载于东汉杨孚的《异物志》:“藿香交趾有之”[7],首次明确了藿香的产地交趾。三国时期,吴时康泰的《吴时外国传》云:“都昆在扶南南三千余里,出藿香”[8],提及藿香的另一产地都昆。而同时期万震的《南州异物志》云:“藿香出典逊国也,属扶南”[9],提及另一产地典逊国。西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则更为详尽地记载了广藿香的产地:“出交趾、武平、兴古、九真”[10]。据考证,交趾即今之越南河内地区,都昆、典逊即今之马来半岛包括马来西亚、缅甸等国,扶南国即今之柬埔寨,海边国则泛指今东南亚沿海诸国。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11]:“藿香……今岭南郡多有之,人家亦多种植”,并绘蒙州藿香为图。据考证,蒙州即今广西蒙山县,由此可见宋代藿香的种植,已涵盖岭南两广地区。由此推知,藿香原产地为现今东南亚一带,后传入我国并普遍种植于岭南一带。

虽然古本草记载的藿香道地产地从东南亚地区转移到岭南两广区域,但是仍称之为“藿香”,并未称为广藿香。张英[12]等在其“广藿香的本草考证研究”中提出“广藿香”之名首见于民国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此前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本草类著作,实际上,广藿香之名广见于医案类著作。经过系统检索古代文献,发现“广藿香”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明代王肯堂《医学穷源集》,书中共8处医案使用广藿香,该书成书于1628年,是王肯堂弟子殷宅心整理的王肯堂医案集,较《增订伪药条辨》早约300年。其后“广藿香”之名广见于清代医案,如《临证指南医案》《竹亭医案》《幼科医验》等均载有广藿香一名,其中《竹亭医案》中涉及“广藿香”之名的药方多达39个。分析上述医案作者行医地区:《医学穷源集》为王肯堂于江苏金坛一带行医之医案集,《临证指南医案》作者叶天士行医于江苏吴县一带,《竹亭医案》作者孙采邻行医于江苏苏州,《幼科医验》作者秦昌遇行医于松江府上海(今上海)一带。由此可知,在明清时期,江苏一带已开始使用“广藿香”之名以示道地。

3 “土藿香”相关文字记载

土藿香一名最早见于《滇南本草》[13]:“味辛,微温。治胃热。”功效与历代所载之藿香有所不同。方剂可见于明《症因脉治》[14]卷二呕吐论:“暑气呕吐之治……小便赤,混浊涩短,土藿香汤,调益元散。”而明末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及清代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记载了与产自岭南一带广藿香不同的藿香。《本草乘雅半偈》[15]:“所在亦有……子似茺蔚。”即此种藿香土产自卢之颐的居住地江浙一带,并详述了其性状特征。《植物名实图考》[16]:”今江西、湖南人家多种之。为避暑良药,盖以其能治脾胃吐逆,败霍乱必用之。”并附有植物形态图。据考证[17],卢之颐及吴其浚所载藿香为唇形科藿香属(土)藿香。另据吴其浚的文字叙述可知,此时期土藿香与广藿香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临床功效,两种藿香开始混用。笔者认为,正是由于明末土藿香在江浙一带充作藿香使用,此地区医家遂使用“广藿香”之名与土藿香区别并以示道地。

此外,鲜藿香为温病学派医家所喜用,温病学派于明清时代兴起于江浙一带,而上述文献所载之土藿香亦土产于江浙一带并在同时期充作藿香使用,据此可推之,该时期江浙一带温病学派所使用之鲜藿香为当地土产之土藿香。据考证[17],在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三时伏气外感篇》、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薛生白《湿热病篇》、雷丰《时病论》等温病学著作中所用的鲜藿香,均为土藿香。解放前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江逢春先生,擅长以鲜藿香与鲜佩兰为伍,所用之鲜藿香亦为长江流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当地所产之土藿香。

4 广藿香与土藿香对比研究

清代以后,医家已对广藿香及土藿香有较清晰的认知,众多医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阐释。张璐《本经逢原》[18]明确指出:“广产者良,但叶甚少”,并对比广藿香“芳香之气助脾醒胃……温中快气。”而土藿香“伐胃消食,其茎能耗气”,说明此时期仍以广藿香为藿香之品质优者。徐大椿《药性切用》[19]则指出:“广藿香辛温芳香……力能醒脾,祛暑快胃,辟秽,为吐泻腹痛专药……土藿香:但能温胃,殊欠芳香之用。”认为土藿香相比于广藿香缺乏芳香之用,可推知其无醒脾、祛暑、辟秽之用。民国时期,《本草正义》《江苏中药名实考》等书亦有藿香和广藿香的对比,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20]还将广藿香、洋藿香(即海南藿香)与土藿香3种藿香进行了对比阐释,认为“洋藿香也,其气薄而浊,味辛辣燥烈,……其他如江浙所产之土藿香,能趁鲜切片,烈日晒干,贮于缸甏,使香气收贮不走,入药效能亦甚强,不亚于广藿香也”。从产区推知文中土藿香即为藿香属藿香,而藿香及海南藿香分别为产自广东和海南的刺蕊草属广藿香,这也与现代研究[21]认为广州“石牌藿香”及高要“枝香”的品质优,供药用;而“海南藿香”类含油率较高,但品质差,一般不供药用,仅用作提取藿香油的观点一致。另外,有学者[22]通过对不同产地广藿香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从侧面佐证了海南藿香与广州石牌广藿香“牌香”、高要广藿香(肇香)、湛江广藿香(湛香)3种广藿香有较大差异,品质最差。

近年来,藿香应用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如用于脑卒中后遗症流涎[23]、便秘[24]、急性胃炎[25]、功能性消化不良[26]等病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学术界也对广藿香和土藿香两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研究。

4.1 饮片特征 两者饮片特征相似度较高,但是仍有不同,如虽然两者茎均为方柱形,但是广藿香茎表面灰褐色、灰黄色或带红棕色,藿香茎四角有棱脊,表面暗绿色。

4.2 化学成分 曹鹏然等[27]通过对两种藿香挥发油成分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产地的(土)藿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不同,主要以甲基胡椒酚为主,且甲基胡椒酚为抗真菌、细菌的主要活性成分。而广藿香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相同,均以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为主,且广藿香酮与广藿香醇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4.3 显微特征 广藿香叶腺毛头部多为2细胞,土藿香叶腺毛头部多为单细胞;广藿香叶非腺毛以1~4细胞为主,土藿香叶以1~3细胞为主[28]。

4.4 抗氧化活性 魏金凤等[29]对比了广藿香与藿香的茎、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广藿香与藿香均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且差别不大。

4.5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杨得坡等[30]研究1种藿香油和3种不同地理来源广藿香油对16种皮肤细菌的体外抑制,发现中国广藿香油的活性最强,能有效抑制异源或条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而同样情况下藿香油的活性很弱或无。

另有研究表明[31]广藿香的水相和有机相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产气肠杆菌均有显著的抗菌作用。比较分析对不同种属菌株抑菌活性的强弱,发现广藿香粗提物对革兰阳性菌的抑菌活性强于对革兰阴性菌的抑菌活性[32]。而藿香提取物对革兰阴性菌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效果并不显著,但对革兰阳性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链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醇提物抑菌圈直径大[33]。

4.6 广藿香与藿香对比鉴定新技术 黄洁燕等[34]利用psbA-trnH序列对广藿香与藿香进行分子鉴定:通过从广藿香药材与藿香的比对构建的邻接系统发育树结果可知,广藿香与藿香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59 2和0.164 8,因此,利用psbA-trnH序列可以对广藿香和藿香这2个种的植物进行鉴别。李春龚[35]发现广藿香和藿香的射线衍射图谱中, 4种栽培类型广藿香的2θ余弦夹角值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大于0.6;而藿香的2θ余弦夹角值为0.325,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因而建议以余弦夹角值0.600作为参考标准,通过射线衍射图谱来区别和确定广藿香、藿香药材。

5 小结

广藿香的引种历史可追溯至汉代,自宋代开始广泛使用,明以前各本草所载之藿香均为本品。至明代江浙一带所产之土藿香开始作为藿香药用以补充药源不足,至此藿香与广藿香共同作为藿香正品入药,但至清代,众多医家开始关注广藿香与藿香功效的差异,对两者进行了一些区分,而在现代,经过多种手段对两者的化学成分、生物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药理作用等方面均有所区别,且《中国药典》除1977年版将两者共同收载外,而后各版药典均仅收载广藿香。这表明,广藿香与土藿香并不能互相替代使用,建议医者在临床中对两者进行区别。

作为道地药材的广藿香,其名字最早记录于明《医学穷源集》,到清代,广藿香作为道地药材得到临床医家的广泛认同,医案记录中也逐步采用“广藿香”,形成了“广藿香”“藿香”“鲜藿香”并存的局面,本草学者对广藿香和土藿香的认识也日趋完备。广藿香从国外引种,本土种植,从本草学家记录的基于产地的道地性,到产地冠于药名前的典型道地药材定名模式,并最终得到临床医师广泛认同这一完整过程,反映了广藿香卓越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对未来如何引进国外优秀植物药有重要启示。

[1] 陶弘景.名医别录(辑校本)[M].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64.

[2] 苏敬.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313.

[3] 掌禹锡等撰.尚志钧复辑.嘉祐本草辑复本.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 2009:287.

[4] 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7:309.

[5] 李时珍.本草纲目[M].校点本.第2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900.

[6] 孙思邈.千金要方(点校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75.

[7] 杨孚.异物志( 影印本)[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24.

[8] 许云樵辑注 . 康泰吴时外国传辑注[M].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 1971:28.

[9] 万震.陈直夫校释.南州异物志辑稿[M].香港:陈直夫教授九十荣庆门人祝贺委员会, 1987:97.

[10] 嵇含.南方草木状[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5:8.

[11] 苏颂.尚志钧辑校.本草图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346.

[12] 张英, 周光雄. 广藿香的本草考证研究[J]. 中药材, 2015(9):1986-1989.

[13] 兰茂.滇南本草[M].卷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77:353.

[14] 秦昌遇篡著,张慧芳,杨建宇点校.症因脉治[M]. 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 2000:164.

[15] 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点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556.

[16]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7:599.

[17] 郝近大, 谢宗万. 藿香药用品种的延续与发展[J]. 中药材,1994, 17(8):40-41.

[18] 张璐著.赵小青,裴晓峰校注.本经逢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67.

[19] 徐大椿著.徐大椿医书全集(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734

[20] 曹炳章.刘德荣点校.增订伪药条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44.

[21] 罗集鹏, 冯毅凡, 何冰, 等. 广藿香的道地性研究[J]. 中药材, 2005, 28(12): 1121-1125.

[22] 巩丽丽,星星,魏爱华,等. 不同产地藿香的红外光谱分析[J]. 环球中医药, 2015(1):46-52.

[23] 刘朝钦,王洛. 芳香化湿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流涎85例[J].吉林中医药, 2013(4):373-374.

[24] 占新辉,符思,王微. 王微教授辛润通络法治疗便秘[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3):425-427.

[25] 杨强,王东旭,刘启泉,等. 藿香正气滴丸治疗急性胃炎外邪犯胃型多中心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药, 2012(1):13.

[26] 肖晓桥,喻斌. 加减藿朴夏苓汤配合胃动力仪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5):70-73.

[27] 曹鹏然,宋雪婷,陆振雅,等. 藿香与广藿香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比较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2):148-152.

[28] 莫建霞, 蒋程, 张霞燕. 广藿香与土藿香的挥发油成分和显微特征比较[J]. 中药材, 2009, 32(11): 1675-1677.

猜你喜欢

藿香医案本草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藿香片中6种成分
简化测定藿香正气水中3种成分的含量
藿香正气水致皮肌炎1例并文献复习
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