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路径探究
2018-02-12张国威张天华
张国威,张天华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新时代赋予高校立德树人新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一、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思想文化领域的冲突与斗争愈发频繁。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普世价值”在我国迅速传播,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极大威胁。部分大学生在此过程中迷失自己、理想信念模糊、个人职业观与国家倡导的就业观相背离。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要坚定中国特色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在纷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正确政治立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以奉献精神和时代价值作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终极目标,完成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迫切需要。
2.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追逐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1]追逐中国梦是高校立德树人的远大目标,也是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新动力。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中国梦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树立国家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指明道路,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每个人的奋斗,同时也为个人施展才华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个人只有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才能真正体现和实现自身价值。[2]将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自觉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增强奋斗精神,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将中国梦作为个人的梦想与追求。
二、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瓶颈
高校积极地将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不可回避的是当前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育人理念、课程建设、新媒体运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1.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育人理念缺少立德树人引领。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为大学生领航人生、指导就业汇聚了强大能量,但部分高校育人理念仍存在问题,轻视对符合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导致人才培养方案与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相悖。一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价值取向偏离立德树人。部分高校仍将职业生涯教育局限于就业技能方面的指导,轻视德育渗透和人格塑造的培育,导致部分大学生利己主义明显,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在职业选择上更看重物质价值、轻视精神价值。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管理和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背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育供给难以实现教育客体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与社会实际需要存在差距。如何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实现职业生涯教育持续稳定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2.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学缺少立德树人融入。在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的过程中,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质量显著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但少数高校仍出现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缺少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内容更新滞后、教学方法相对传统、课程实践弱化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教材内容概念化,课程编排存在问题。当前立德树人融入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存在晦涩难懂的情况,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度,课程感召力不强;同一课程内容重复讲授,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其二,教学方法无法完全彰显时代性。新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大学生需求,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偏弱,导致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不愿听、不想听的情况仍旧存在。
3.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网络环境影响立德树人融入。新时代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离不开网络大环境。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网络环境呈现复杂化的态势,一方面,网络亚文化迅速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冲击愈发明显,部分职业生涯教育网站内容单一,定位模糊,无法彰显新时代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维活跃、知识丰富、主观性强,对很多社会热点问题有别出心裁的理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由信息的“接收者”转变为“发布者”,但其内容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偏颇、网络责任意识淡化、精神世界空虚,产生诸多误导和错误信息,致使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三、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路径
针对当前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瓶颈,如何将立德树人具体融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更新育人理念,加强课程建设,抢占新媒体阵地。
1.更新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育人理念。第一,首先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增强德育工作渗透力。高校要把握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先导性和统领性作用,改变传统职业生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弱化大学生就业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把德育工作放在职业生涯教育首位,加强大学生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融入德育工作,发挥德育对职业生涯教育的激励和推动作用,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德育目标和职业生涯教育目标同构。其次,创新德育工作形式,努力提升大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情感认同。将德育工作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突出时代特征,用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现实成就教育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职业观,增强德育工作的渗透力。第二,秉承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立德树人”,立德在前,强调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在后,强调树人是立德的指向和目标。[3]强化“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当前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工作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注重引领和疏导,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贴近学生生活,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到以德施教、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关注大学生职业规划方向,实现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关注价值教育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作用,重点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职业生涯教育,明确大学生责任意识,将责任意识内化于心,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将个人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2.加强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第一,完善教学内容,提高课程针对性。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要以“立德树人”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一是坚持在顶层设计的高度上将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突出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政治方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定位,加强理论知识的整合和创新。二是科学规划课程内容,厘清课程分工,避免学科知识重复讲授。整合现有课程形成四大板块:新时代价值观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培养、就业创业指导。明确不同阶段的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不同难度课程的有机衔接,发挥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达到全课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在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的教学过程中,用隐性的方式进行渗透,使之自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相融合,相得益彰,形成协同效应,[4]。第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感染力。除传统的理论灌输法外,还应采取启发式教学、趣味性教学,加强师生互动,注重从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采用“互联网+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有效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优化学习效率,借助互联网平台引领职业生涯教学,顺应课程发展的时代遵循。注重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的有机结合,继承传统教法中的精华,充分运用多媒体、微课程等现代化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注意,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获得感,以此增强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深度,提升课程穿透力。此外,加强话语创新。传统的政治话语容易产生距离感,难以达到情感认同,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代语言拉近学生与职业生涯教育课堂的距离,保持话语学术性和趣味性的合理张力,增强课程的感染力。
3.抢占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新媒体阵地。第一,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紧贴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当前很多高校开设了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题的网站,但其教育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要求。为此,我们需要在三方面做改变:其一,明确网站定位,建特色职业生涯教育网站。紧紧围绕四大教学模块:新时代价值观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培养、就业创业指导进行建设。突出立德树人的指导性地位,使之特色鲜明,定位精准。其二,丰富传播手段,加快网站信息更新速度。改变传统网站“文字+图片”的传播形式,加入短视频、GIF动图、动漫短视频等新方式,围绕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大胆创新,将与立德树人倡导内容相吻合的作品在网站展示;及时更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加强互动反馈。其三,加强职业生涯教育主题网站的宣传与管理。利用多种途径在大学生群体中宣传推广,提高关注度,使其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加大网络管理力度,避免网站遭到不法分子攻击,给高校带来负面影响。第二,开展新媒体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将立德树人和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内容融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各个方面,注重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实现“网络虚拟”向“社会需求”的转化。首先,引导师生开展“网络职业对话”。鼓励教师将个人工作经历、生活经验形成文字发布,加强师生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使大学生形成情感认同;其次,强化网络新媒体的职业素养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职业观。在网络价值观念多元、文化选择开放的背景下,要引导大学生自觉规避腐朽文化,提高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做到“慎独”,进而树立正确职业观。最后,关注大学生对职业生涯教育的精神诉求。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特点,强化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精神层面的引导,实现大学生职业选择与精神追求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