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勤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的做法

2018-02-12罗克品余奕珲李鹏社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联勤卫勤官兵

杨 明,陈 勇, 罗克品, 余奕珲, 李鹏社

(1.解放军第181医院,桂林 541002;2.解放军75160部队,桂林 541002;3.解放军第181医院医务处,桂林 541002)

践行改革强军目标,紧紧围绕“一切为了打仗,一切为了官兵”的使命任务,不断提升为部队服务工作质量,是改革组建联勤保障部队后联勤医院系统面临的重要课题。

1 联勤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1全新的领导管理体制2016年9月联勤保障部队成立,部分军队医院转隶新成立的联勤保障部队。联勤医院与原有体系部队的领导管理体制均发生变化。医院与陆、海、空、火箭等保障体系内各军兵种分属不同大单位,医院保障任务多元化,双方保障联络跨多层级和多部门将逐渐成为常态。

1.2全新的财经管理制度2016年4月起,军队医院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其核心就是军队做军队该做的事情,就医院而言就是要全面关停合作项目,实行收支两条线,除去成本性开支,医院收入全部上缴,为部队服务等经费项目列入军费开支,个人利益与医院收入脱钩,军委根据医院为兵服务、军事训练、为民医疗服务规模等30多项指标综合考评,实施新的医疗人员绩效考评措施。

1.3全新的外部医疗环境近两年国家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逐步实施药品零加成。依托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更好地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医疗体系,努力适应地方医改带来的挑战,是军队医院依托为民服务不断夯实为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1.4全新的服务标准要求当前我国国家利益遍布全球,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且现代战争没有前方后方、前沿纵深、白天黑夜的区分,新形势下联勤医院必须践行改革强军目标,紧紧围绕“一切为了打仗,一切为了官兵”的使命任务,着眼作战急需、围绕部队急迫、紧盯官兵急切,不断提升应急作战能力,提高为部队服务的质量水平和内涵实质,担起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的责任。

2 联勤医院为部队服务的策略

2.1注重思想引领牢牢把握正确服务方向①党委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的建院目标,全面贯彻2016年12月全军医院疗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军人就诊“零障碍”、诊治“零审批”、住院“零待床”、合理医疗“零收费”、医疗服务“零投诉”的基本要求,始终以官兵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②坚持教育引导。教育全院人员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认清为部队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叫响“没有体系部队,就没有联勤医院”等口号。③纯正医院风气。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成立为部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合理诊疗督查小组,设立信访办公室、军队伤病员管理办公室、患者援助办公室,设置意见箱、投诉电话,对医德医风进行监督、调查和反馈,加大奖罚力度,纳入绩效考评指标,有效杜绝“拒诊”、“拒收”、“拒治”和“惜用”等现象。

2.2注重内涵质量着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①人才建设突出保障需求。针对军改期间退役人员较多,人才队伍断层的问题,本院及时出台《医学高端人才引进办法》《加强博士人才队伍建设措施》等制度,突出为部队服务的思想和能力这一核心重点,大力引进军地中青年专家。②学科建设突出保障内容。坚持向军事医学倾斜、向使命任务聚焦,部队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就建什么样的学科。按照作战需求学科、非作战需求学科、优势特色学科三个类别加强学科建设,对烧创伤等作战需求学科,持续加大扶持力度,确保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对妇、产、儿、男科等非作战需求学科,搞好军人及家属保障,提高官兵幸福感。对移植、生殖等优势学科,搞好人才技术保留,形成具有军队特色的优势学科群。③卫勤能力建设突出保障任务。始终把备战打仗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区分战时技术、战场勤务、合成演练等不同科目,开展经常性的训练、演练和比武,不断提升实战保障能力。

2.3注重机制创新积极打造全维服务模式本院在提出并实践“全程全方位”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并持续推向深入[1]。①转变服务理念。优化院内服务流程,在军人诊区增设普外、骨科、呼吸、消化、康复理疗5个专科门诊,使院内军人专科门诊达到15个,把优势资源进一步向为部队服务集中。主动上门服务,定期到部队巡诊,开展“三送”活动。分批走访撤、并、降、改单位,主动了解保障需求变化,确保军改期间服务不断线,标准不下降。坚持为部队官兵普及健康知识,编印《官兵健康之友报》等健康宣教资料,发放到班排,10年来从未间断,累计发放资料20余万册。②延伸服务内容。实行挂号、就诊、计价、检查、取药、治疗等“一站式”服务,官兵就诊时间较以往节省30%。免费提供邮寄体检报告、订票、接送站、当日不能往返官兵食宿等服务,确保官兵来院“诊、疗、吃、住、行”等方方面面都有保障,细微之处见真情。③拓展服务方式。持续深化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在医院创建健康管理、心理服务、设备维修、疾病防控等10个工作平台,在部队创新实施主责学科帮带制度,实现医院与部队健康管理、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卫生战备、信息平台“五个一体化”[2]。

3 结果与讨论

医院近两年吸纳硕士博士人才48名,全都放在为部队服务临床一线。本院拥有高中级技术人才467名,博士和硕士生导师20名,3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形成一批在驻地享有声誉的专家团队。医院全军肾移植与透析治疗中心近10年抢救中暑官兵近300人,其中重度中暑占30%人,成功率达到99%。医院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3年来总计免费接诊不孕不育官兵夫妇近500对,累计妊娠率58.2%,出生新生儿100多个。依托烧伤科建立的区内首支省级烧爆伤应急救治医疗队,每年收治烧伤患者1 000人次以上,在特大面积烧伤、重度吸入性损伤等急危重症综合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驻地公安交警部门在本院设置的区域交通事故急救中心,每年收治伤病员5 700余例,提高医院战伤救治能力储备。本院拥有3个全军中心,7个原军区专科中心和重点专业,5个省市级重点学科,军事相关学科占60%以上。近几年,医院还圆满完成中新联合安保、中泰联合反恐和地方应急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野战医疗队作为原军区首批参演卫勤分队,全员全装配属装甲某旅出色完成“朱日和·J”跨区演练任务[3]。

立足现有条件逐条逐项细化保障措施,是过渡期间联勤医院确保为部队服务保障不断线、质量不下降的重要保证[4]。同时,联勤医院必须立足长远,坚持长期抓好人才和学科建设,不论军队改革、国家医改怎么改,医院救死扶伤职责不会变,联勤医院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核心卫勤能力。和平时期,可以依托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利用自身良好的医疗、科研条件,为当地民众服务,帮助政府解决困难,在为民服务中锤炼创伤、烧伤、颅脑和心胸外科等作战需求学科的技能,锻炼队伍、保留人才[5],关键时刻才能够“拉得出”一支“上得去、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的卫勤尖兵。

[1] 杨明. 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实践与思考[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21(12):1101-1103.

[2] 向月应,杨明,陈勇,等. 军队医院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平台及帮带机制[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22(2):155-157.

[3] 李鹏社,陈勇,杨运森,等. 野战医疗队配属陆军部队跨区演练实践[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23(6):530-531.

[4] 刘晓明. 改革形势下军队医院发展策略[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24(3):208-209.

[5] 叶平,戎正,董疆红,等. 军民融合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的探索[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24(1):50-52.

猜你喜欢

联勤卫勤官兵
沭阳县开展联保联防联勤联控保安全活动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万里踏歌新联勤——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文艺轻骑兵”赴基层巡演纪实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提升抗震救灾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建议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学联勤有益 参赛趣无穷
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的联勤医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