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边疆军队医院健康发展的思考

2018-02-12赵宏亮张成程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科室医疗医院

邓 华,赵宏亮,张成程,马 斌

(解放军第59医院医务处,开远 661699)

本院驻地经济条件落后,发展中面临诸多困难。医院始终着眼全面提高核心保障能力,坚持注重统筹规划,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医院全面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综合实力居军区中心医院前列,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军先进医院”“全面建设先进团级单位”。

1 注重统筹规划 不断推进医院建设科学发展

1.1坚持科学定位找准医院建设的基准点只有对医院自身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正确把握医院建设的方向。作为军队医院,医院始终坚持在建院宗旨上聚焦部队、聚焦官兵、聚焦打赢,在环境改造、设备更新、技术升级、文化建设等方面遵循姓军为兵的准则,在具体工作上坚持保障链向一线部队延伸,保证医院宗旨不偏移、发展不离轨。作为中心医院,医院不盲目地与科研院所、省级三甲医院和军区总医院比规模、拼设备、论创收,而是坚持以临床医疗为中心,不断提高医院临床诊疗水平。作为边疆医院,医院坚持立足滇南地区,加强对驻地常见病、多发病的研究,在抓质量、抓服务上下功夫,保证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1.2坚持合理谋划理清医院建设的总体思路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才能保证医院建设可持续发展。医院紧贴时代特点,客观分析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机遇与挑战,通过请专家来院指导授课、组织外出参观培训、召开研讨会等凝聚发展共识,树立“抓住市场谋发展、立足职场练实力、瞄准战场保打赢”的建院理念,提出“巩固成果挖潜力,夯实基础升内涵,解放思想谋发展,深化管理强能力,改善民生构和谐,真抓实干保安全”的发展思路,确立把医院建成“边疆医院的标杆、后勤部队的亮点、为兵服务的窗口”的发展目标,坚持走质量建设、内涵发展的路子,坚持围绕临床开展科研创新,确保医院建设的平稳快速发展。医院门诊就诊由23万余人次增长为36万人次,出院人次由2.8万增长为3.6万。

1.3坚持聚焦打赢树牢医院建设的正确方向姓军为兵是军队医院的办院方向。医院坚持以抢占“市场”求得发展,以发展成果保障“战场”,新建3 675平方米的战备综合楼、4 000平方米卫勤训练中心,购置更新战备箱组,对X线诊断车进行数字化改造,同时认真按照《陆军军事训练大纲》组织战备训练,确保医院卫勤保障能力的提高,医院顺利完成汶川、鲁甸抗震救灾、4次国际维和、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等重大卫勤保障任务。同时,医院着眼为部队服务需要,积极探索、创新为部队服务保障模式,新建军人诊区、军人网吧,购置3.0T磁共振、双源螺旋CT等先进医疗设备,购买两辆多功能诊疗车,建立流动医院,为边防一线营连安装网络医疗服务平台,把医院发展的成果尽量惠及每一名官兵,保证“保障队、服务队和战斗队”方向不偏移。

1.4坚持稳步推进确保医院建设的稳步发展医院建设要谋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必须立足实际需要与可能,量力而行抓建设,力求干一项成一项。2008年针对医院规模逐步扩大,就诊患者增多的实际,为保证医疗质量,在全院推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促进医院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和全程化。另外,医院对照《军队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与细则》和《研究型医院建设标准和任务框架》,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措施,细化质量评价标准,积极推进技术升级更新和诊疗效率提高,不断推动医院内涵建设深入发展。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对全员进行基础教育、服务增值、市场意识,以及品牌塑造的培养和教育[2]。通过努力,医院一步一个脚印,克服“跃进式”“跨越式”发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于2013年顺利通过全军等级医院评审检查。

2 把握抓建重点 不断提高医院内涵建设水平

2.1强化基层建设着力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医院的基础在科室,重心在科室,活力在科室,而科室领导作为本科室党务、行政主管和学科带头人,其抓建能力决定科室的发展程度。医院始终坚持“抓科室必须强自身”的原则,把能力强、民众信服的中青年干部使用起来,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健康竞争机制。对新任科室领导,组织医院常委进行一对一帮带,并对帮建目标、时间节点进行明确,引导其尽快成长。采取科主任管理更新班、科室发展研讨会、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不断更新科室领导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同时,院领导和职能部门在调查研究、检查督促、总结讲评等过程中,加强对科室领导的实践锻炼,着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谋划能力突出、善于沟通协调、工作作风扎实”的科主任队伍,有效推动科室的快速发展。

2.2坚持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把医疗质量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着重在抓好基础性工作上下功夫。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组织机构,充分发挥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作用、科室质控小组的前沿作用和患者参与监督的前哨作用,认真查找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完善医院管理的制度体系、流程文件、考评标准,持续深入开展“学法规、用法规”活动,采取医疗查房、常委夜查房、病历检查、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重点在核心医疗制度、一日三见面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落实上加强监管,通过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纪律,规范医疗行为。同时,进一步深化管理的五个转变[3],持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年”和“三好一满意”活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核算管理,全面推行全成本核算,深入推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持续开展,有效保证医疗质量。五年来,医院平均住院日下降2.63天,甲级病案率达到99%,无医疗事故发生。

2.3注重人才建设努力增强医院发展后劲医院在引进高学历人才方面缺乏优势,而医院建设又急需人才。针对这一现状,医院立足自身实际,采取“请进来帮、走出去学、岗位上练”的方法,探索人才培养保留的新路。在人才培养上,修订完善《师徒结对帮带实施办法》,在全院推行师徒结对一对一帮带,定期对帮带情况进行考核,保证帮带效果。选拔技术骨干到国内、军内知名医院进行短期培训和专科进修,协调昆明医科大学联合举办研究生班,提高技术水平。建立后备人才库,设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在入学深造、课题申请、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助推其向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推行“三级分科”,建立竞争上岗制度,为“人才”搭舞台、给岗位、压担子,促进人才快速成长;在人才保留上,坚持非现役人员与现役军人培养同步推进、教育同步实施、管理同步落实、待遇同一标准,统一制作具有军队特色、医院特点的工作服,增强员工归属感。协调驻地政府将聘用人员纳入地方事业编制管理[4],逐年推进落实,稳定文职人员队伍。经过努力,医院现有原军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硕士生导师11人,军区、云南省各专业委员会副主委7人,为医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4加强学科建设持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边疆医院要想立足市场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以点带面,以强促弱,带动学科整体发展。医院始终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整体推进”的思路,对骨科、腹部外科、眼科等与军事医学相关的学科,对其实施技术优先发展、课题优先资助、人才优先引进、设备优先保障的倾斜政策,各科室先后被评为“军区专科中心”,成为医院叫得响、过得硬的品牌学科。同时,着眼驻地的疾病谱特点及医疗资源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感染科、消化内科等专科建设,指导科室找准突破口、空白点,不断开辟新的技术领域,形成参与当地竞争的技术优势,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努力,医院战创伤技术发展迅速,学科特色更加鲜明,优势和效益更加突出,影响力不断提升,带动医院整体技术建设的进步,针对地域性发病特点涌现出多个特色学科,为践行“保健康、保打赢”打下坚实基础。

2.5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打牢硬件设施基础医院要实现科学健康发展,还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基础。医院充分利用快速发展的成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力度,先后新建外科楼、医技办公楼、门诊裙楼、体检康复楼,并改造内科楼,对营区环境进行景观改造,改善就诊休养环境。购置128排双源螺旋CT、3.0T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大孔径CT、共聚焦内镜、DSA等大型医疗科研设备,每年投入1 000万元左右用于更新彩超、手术显微镜、眼科检查设备等一大批常规基础设备,医院设备总价值3.1亿余元,基本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同时,新建文职人员公寓楼、多功能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建立医务人员技能训练室,不断改善医务人员生活环境,为医院内涵建设夯实物质条件基础。

3 强化协调发展 不断提升医院建设质量效益

3.1优化创新环境积蓄发展潜力创新是医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医院着力在优化创新环境上下功夫,邀请知名专家来院指导、组织科主任学术交流,统一创新发展思想。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新业务开展、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较好的科室,对开展科研创新和临床实践总结成绩突出的团队,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开展科研创新不力的科室进行惩罚,积极营造不断升级技术、不断求新求变的氛围。设立院级科研基金,组织全院科研力量立足驻地疾病谱和军事特色,开展多学科、跨科室联合攻关;协调成都医学院和昆明理工大学,开展科研协作。五年来,医院共获得国家、军队和云南省课题23项,军队、省部级奖项21项,出版专著5部,获国家专利19项,有效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3.2发展医院文化营造和谐氛围先进的医院文化,历来是医院奋进的号角,员工精神的火炬[5]。医院始终坚持将文化打造融入医院建设实践,挖掘和提炼“爱岗敬业、诚信行医”的院训,谱写院歌,设计院徽,编写《医院文化手册》,形成全院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先后投入2 000余万元用于多功能体育馆、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医院网站等建设,组织开展辩论演讲、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广场电影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运用滇南五九、宣传橱窗和局域网等载体,开展“十大特色文化小组”建设活动,积极凝聚意志力量、纯正医德修养、规范工作行为、激发创新潜力、活跃文化氛围,使员工在增长才干、提升境界、陶冶情操中,获得思想教益,实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为人才强院和科技强院注入不竭动力。

3.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能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优化医疗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的有力抓手。医院先后投入2 000余万元用于数字化医院建设,先后引进、开发26个临床、管理信息系统,建成拥有网络终端670余台、服务器30台、小型机3台、千兆网络到桌面的硬件规模,实现医院每一个岗位的互联互通。通过安装新版电子病历系统、LIS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n,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区域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等,实现医疗信息的实时可知、医疗行为的全程可控。通过上线耗材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全成本核算系统,实现条码化管理、封闭式管控。通过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考试系统,实现无纸化考评、网络化办公。通过引入银医一卡通、报告自助打印系统、辅助叫号系统,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医院的综合效益,医院被评为首批“全军数字化医院建设示范单位”。

[1] 黄洪清,阳红,陈建明,等.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医院实现等级评审目标的重要补充[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1):99-101.

[2] 杨昕,肖茂明,邓华,等.以保障战斗力为目标带动医院全面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6):531-532.

[3] 杨昕,陈建明,邓华,等.实现五个转变 提高为部队服务水平[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3):208-209.

[4] 陈建明,邓华,杨昕,等.驻边军队医院军民融合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2):1158-1160.

[5] 邓华,陈建明,杨昕,等.聚焦主题主线 加强医院全面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9):864-866.

猜你喜欢

科室医疗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萌萌兔医院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