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德莱尔的美学思想

2018-02-12吕冰清柯腾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波德莱尔克罗德拉

吕冰清,柯腾

(华中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武汉 430079)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和文艺批评家,其作品传承浪漫主义而又开启了象征主义先河,推动文学历史向现代文学迈进,为近代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波德莱尔的爱好不只是在诗歌文学创作上,他本人对美学也极有兴趣,不仅撰写了大量的有关艺术的文章和批评评论,还画过很多画作。尽管他的绘画作品并不十分出众,但仍然可从其中窥出其美学思想的痕迹。

一、生平及其影响

波德莱尔的父亲曾在巴黎大学受过哲学和神学教育,后来在一位公爵家里任职家庭教师。因自由的环境以及不俗的地位,他父亲结识了许多往来的文人和画家,故而波德莱尔的父亲在思想上就已经是异于普通民众的文人。波德莱尔从小就耳濡目染,在他幼年时期,父亲的言行给波德莱尔带来根深蒂固的影响,他对美学的兴趣最早也是由此而来。

但是当波德莱尔6岁之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随后改嫁,继父是位刻板的军人,这也是后来波德莱尔的反叛在家庭中显现得尤为激烈的原因之一。他在少年时期就已经显露了文学和语言上的天分,心思敏感,想法天马行空,这使得他在校园生活里显得格格不入,即使学业优秀、家庭背景不俗,但离经叛道、举止怪异让他在学校和家庭里不断产生冲突。异于普通人的经历以及幼年根深蒂固的潜在影响,波德莱尔始终感到窒息的孤独:“尽管有家,我还是自幼就感到孤独——而且常常是身处同学之间——感到命中注定永远孤独。”

二、艺术的鉴赏与批评

波德莱尔对艺术有着很大的兴趣,写了很多有关艺术的文章,也作过一些艺术作品,尽管并不十分出众,但由于他的诗歌以及现代主义的发展,其性质和重要性在现在就得到相当大的认可了。

(一)沙龙中的想象力

他的第一篇批评作品是《1845年沙龙》(Salon de 1845),随后就写了第二篇《1846年沙龙》(Salon de 1846),在初试品鉴评判艺术作品的拘谨论述之后,第二篇文章对艺术的鉴赏就很有可取之处了,专题式的长篇点评鉴赏,语言渐变珠玉金石,文采斐然,他呼唤的是一种拥有情感的让人震撼的美,如果只是高度的细节写实而没有隐藏情感,即使再美的作品在他笔下也只是最平庸的东西。同时他认为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想象不是幻想,想象力也不是感受力,尽管难以设想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不是一个富有感受力的人。想象力是一种近乎神的能力,它不用思辨的方法而首先觉察出事物之间内在的、隐秘的关系,应和的关系,相似的关系。 想象力越是有了帮手,就越有力量;好的想象力拥有大量的观察成果,才能在与理想的斗争中更为强大。”①他认为只有想象力和理想主义的相辅相成才能感动观众,因为“整个可见宇宙不过是个形象和符号的仓库,想象力给予他们的位置和相应的价值,想象力应该消化和改变的是某种精神食粮”②,而艺术家们把这种精神食粮消化了并且映射在画笔上,才能创造出经典完美而又震撼人心的艺术品。他的批评作品品鉴了很多艺术家,而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在他心中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他不仅在《1846年的沙龙》对他大力赞美,还在成名诗集《恶之花》中的《灯塔》(Les Phares)里也对他进行描述:

血湖里恶煞出没,德拉克罗瓦,

周围有四季常青的树林遮蔽,

奇怪的号声在忧愁的天空下

飘过,仿佛韦伯被压抑的叹息;

从中可以看出波德莱尔对德拉克罗瓦的极高赞誉。

波德莱尔同时也将德拉克罗瓦描述为一位忧郁的浪漫主义画家,赞美他的绘画技法完美,准备工作也非常的细致,画面颜色渲染浓厚明丽,对作品执行力快速而又精准,并且可以将这些与他的才智和感知度结合起来,创造出他自己新颖而又独特的作品。德拉克罗瓦拥有创作多种类型作品的能力,同时也具有生动的想象力和架构戏剧性情境的天分,这些优势让他的绘画足够吸引观众的视觉。所以于波德莱尔而言,德拉克罗瓦就是一位可以与拉斐尔(Raphael)、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伦勃朗(Rembrandt) 或鲁本斯(Rubens)不分伯仲的艺术创作大师。

与常规开放式手术相比,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安全性更强[23]。病人术后排便功能会受一定程度影响,需通过排便功能训练达到预防效果[24]。汪静[25]研究后提出:排便功能训练应于腹腔镜下大肠癌根治术术前及术后2阶段进行。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做好心理准备;术后需根据病人排便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订排便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增强病人排便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然而在当时,对德拉克罗瓦的评价并未达到如此高度,甚至会有很多批判,而波德莱尔对于他的大力赞扬和推崇是因为德拉克罗瓦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却并不欣赏当时备受赞誉的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的风格。他认为,艺术家要有自己的风格,同样的艺术批评也应有一个确立的标准,笼统一切太过困难,所以艺术批评所要做的就应当满腔热情地去完成工作,因为艺术批评家也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所以他们的品鉴应该是有所偏袒的,富于激情的并且带有一定政治性的。正是这样的情感才能将理性的评价提高到新的高度。而德拉克罗瓦所表现的浪漫主义不是追求题材以及所绘物象的真实度,而重点在于感受的方式,用感情诉诸现实和社会,这正是异于并且高于同时代其他画家所追寻的目标的地方。德拉克罗瓦的绘画技巧不如安格尔的人体那么精细,甚至可以说是笨拙的,但他本质上确是一位伟大的创造者,所以说即使波德莱尔欣赏安格尔绘画中女性人物的美丽妙曼,但是对于波德莱尔而言安格尔只是对古典人像的完美临摹,他们只是复制者而已,尤其是折衷主义者。他认为性情就相当于艺术家的魂魄,而没有性情的人“只能给有性情的艺术家打杂而已”。

(二)现代和永恒

在波德莱尔的另一作品《现代艺术家的生活》(Le Peintre de la Vie Moderne)中,他提到艺术包括了永恒和现代的两个重要方面。艺术家的一幅作品中蕴含了他们所认知的美,而真正流芳百世的作品一定是具有“永恒”的美的的这个性质,所以它才可以被世人欣赏和赞颂,因为其中“永恒”不可磨灭。但是在其中的“现代性”却也是它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每个时代都是当时的“现代”,而城镇现代的空间分割就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这种现象必然会使得当时的所有人包括艺术家在程度上产生或大或小现代性体验的特性,现代艺术的“现代”的特性就是艺术家的思想、创作理念或者作品题材都与时代的背景相适应,像是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er)、德拉克罗瓦这样的艺术家就是与时代的背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将时代的激情和元素注入作品之中,他们的这种适应是参与时代之中,他们的作品与当时的社会息息相关并从中折射出社会的矛盾和呼求,像是德拉克罗瓦的 《自由引导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也像是瓦格纳的心声“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好镜子”一样,艺术和精神应该和当下相连才能引起共鸣,而并不是与着历史的波流而顺应而下,所以波德莱尔才说心中真正艺术是“艺术家总能感觉得到时代变化并且尽力捕捉,从而再现这种变化而得到的结果”。

就像《自由引导人民》,这件作品直至今都是文化明珠,而标志现代的部分就体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是法国那时的历史背景,压迫、战乱和对自由的渴求,年代当是如此,艺术家早就嗅到骚动的气息,而这幅创作就是人民不屈的意志,是反抗压迫的挣扎,是时代需求的呐喊,这种与时代相适应的感情是短暂的,它只是时间洪流的一条细细的分支,只是特定历史下的特定产物,所以它也是偶然的,这样短暂而偶然的“现代”就是《自由引导人民》里光辉的一半,就是艺术的一半,是时代、风尚、道德、情欲等等这些与永恒相对立而的一种兼容并蓄。

(三)盛开在黑暗的恶之花

波德莱尔追寻的不仅仅是绘画作品中的永恒和现代,在他的诗集和文章里,充斥着大量歇斯底里的美,就像《灯塔》里的伦勃朗、戈雅和德拉克罗瓦一样,遗忘之川、游荡的蝴蝶还有那些整理袜子的魔鬼,波德莱尔用这些暗黑的词汇堆砌成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们,就像他在他的诗歌《血泉》(La Fontaine du sang)里展现的一样,他在《恶之花》里追寻的是一种“暴力”的美学、“呐喊”的思想。

波德莱尔被称为“堕落时代的但丁”。他在其《恶之花》中将美与丑、幸福与现实、暴力与欲望、地狱与天堂交织在一起。而作为革命者的波德莱尔,本身便被看作是一种反抗,是一种过分敏感与畸形的存在,更是不断挣扎在肉体与精神痛苦中的存在。这种在文学上的挣扎和反抗同时也体现在他追求艺术美学的思想上,因为每一个好的诗人其实都是好的批评家。他在这枝盛开在黑暗沼泽的花朵上看到了充满反抗呐喊的暴力美学,也同样在德拉克罗瓦红褐黄交织的、充满反叛抗争的画里捕捉到了时代革命的暴力色彩。

艺术有其多样化的形式,其目的之一便在于发掘人的内心世界。人们内心并非满是积极的、正面的东西,甚至存在恶劣、暗黑的本根,其中可能就有暴力。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揭示的不仅是他内心对于暴力和反抗的尊崇,还有对暴力和死亡的恐惧。波德莱尔用诗歌在腐朽中发掘美,这位狂热的革命者,同样也在暴力中搜寻着美。而这所有的相似甚至相左而偏执的想法构成了波德莱尔独一无二的美学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

注释:

①摘自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的《1846年的沙龙》

②摘自《1859年的沙龙》之四《想象力的统治》

参考文献:

[1](法)皮亚.波德莱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陈鹏.走出艺术哲学迷宫[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4]宋维平.论波德莱尔颓废美学的价值构成[J].作家,2009(12).

[5]户思社.波德莱尔诗歌创作的现代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3).

[6]维基百科.Charles Baudelaire[DB/OL].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harles_Baudelaire.

[7]http://www.baudelaire.cz/.

[8]http://www.charlesbaudelaire.org/.

猜你喜欢

波德莱尔克罗德拉
珠唾集
“命运是自我选择”:《波德莱尔》传记批评解读
迟到大王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波德莱尔
它就是海德拉
Q3 德拉希:艺术狂热还是投资客?
多多与波德莱尔诗学理念比较研究
梧桐树的回忆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