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应用的思考

2018-02-12蔺彩霞李飞鹏

新疆农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数字农业农村

蔺彩霞,杨 硕,李飞鹏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信息中心,乌鲁木齐 830049 2.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北京 100125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当前,信息化发展进入到了大数据阶段,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农业农村是大数据产生和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农业农村大数据正在与农业产业全面深度融合,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防灾减灾,提高农业产业数字化水平,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关键因素。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对乡村振兴和发展大数据做出了战略部署,要分析形势、抓住历史机遇,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应用工作。

1 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的任务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就大数据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在大数据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专章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作出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对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都做出了具体要求。

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大有可为,空间广阔。同时,农业农村大数据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找准切入点,实现单品突破,为引领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能。农业农村部在2015年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2016年印发了《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并选择8 个品种在21 个省份开展试点。2018年农业农村部进一步明确提出以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为突破口,在苹果、生猪、茶叶等主要农产品大数据发展应用上率先取得突破。

2 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的基础和条件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信息革命不是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信息作为一种科技创新驱动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改变了过去现代化发展的路径,改变了经济社会运行方式。在信息流的带动下,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开始转向农业农村,这就为缩小城乡差距,支撑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振兴乡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当前,大数据已经成为信息化发展新阶段。199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仅占GDP 的5%。党的十八以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规模达到27.2万亿元,占GDP的32.9%,比2008年提高了17.7个百分点,随着5G和新一代物联网(NB-IoT)的商用,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农业农村是数据资源极为丰富的行业和领域,以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运行来看,发展数字经济的空间和潜力巨大。例如,陕西苹果电子交易市场作为2015年获评的信息化示范基地,目前促成陕西苹果年交易量达200 万t,总交易额超100亿元。示范基地以农业物联网技术解决农产品标准化,通过农业大数据分析,以区县为单位采集当地苹果品种、地势、土壤、光照、温度、水肥、病虫害等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得出决定苹果大小、形状、光泽、糖度的关键数据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管理种植、定制满足市场需求的果品,辅助以农业物联网、农业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打造农业互联网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建造涉农产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及产业化服务体系,实现消费需求与农业生产“订单式”对接。自信息化示范基地运营以来,平台数据开发总量达到20PB,覆盖了35 个县市区200 万农户和20000 个店铺300 多万户家庭。 在农业及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互联网金融、营销网点、消费者等全产业链领域,走出了一条以农业农村大数据赋能驱动农业产业化、农工商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3 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的路径选择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数据资源缺乏整体建设规划,数据分类标准不明确,还处于自成体系、分散孤立的状态,农业大数据科技创新尚处于“跟跑”阶段,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对如何实现数据的“采集—保存—共享—整合—利用”还没形成科学、完整的方案。要构建一个规范合理的数据资源指标体系和数据管理框架,打造农业生产、加工、营销、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典型模式,提升农业产业的数据汇聚、分析、应用能力,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应用成效为检验标准,找准切入点。当前,结合农业大数据发展应用的现状和需求,应当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重点任务。

3.1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加强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注重发挥引导作用,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激发产业各环节主体和大数据企业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大数据发展应用的良好格局。

2018年中兴事件和44 个企业管制清单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深刻揭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自主创新发展。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也必须握紧“数据技术创新”这个核心,联合有关科研院校、企业制定单品种大数据技术研发计划,争取将核心关键技术列入国家科技创新项目。特别是要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鼓励支持企业创新研发机制。推动产业专家和大数据专家率先实现融合,加快数据采集、信息系统对接等相关标准制定,才能保障农业农村大数据支撑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稳定高效。

3.2 问题导向、应用优先

要着力解决农产品生产、流通、贸易和消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若干基于环境数据采集、生产要素优化、产业数据分析、监测预警与决策等大数据应用场景模式,加快农业产业数字化改造,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提质增效等功能与作用。

以应用为发展方向,确保农民得实惠,是农业农村大数据科技驱动的根本出发点。湖北省荆州洪湖市六合水产颜嘴基地构建的水产物联网,准确掌握基地气候情况,精确测量与控制池塘的各项指标,从而实现精准增氧、精准投喂,达到改善养殖区水质、实现健康养殖、节能降耗的目的,较之以往,降低劳动量40%,节约电费38%。六合水产养殖物联网实施不仅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带动渔民致富增收,更是开启了洪湖地区现代化养殖的新纪元。以应用成效作为衡量大数据建设成果的根本标准,充分发挥大数据预测预警的核心功能,务求在优化资源配置、防灾减灾、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实现产销精准对接等方面取得实效,特别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大数据发展成果,探索建立利益联结和分享机制,实现参与各方互利共赢,方能使农业农村大数据赋能创新力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落地生根。

3.3 共享共建、合力推进

以共享促共建,以共建促发展。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引导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积累丰富大数据资源,共享共建大数据基础数据和基本服务产品,支持市场主体开发利用数字资源,发展基于数据的生产性服务业,真正把数据变成要素和财富。

市场主体要开发利用数字资源,发展基于数据的生产性服务业,真正把数据变成要素和财富这一点在基层也形成了共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主管行政部门、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共商大计,在今年3月开始了新疆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充分发挥政府牵头作用,推动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政府、科研机构与多方合作的PPP 模式,为大数据驱动新疆乡村产业升级“布局先手棋,打好先手仗”。只要以开放的姿态,推动产业链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和数据分析服务提供商等开展联合协同工作,形成共享共建合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就能厚积薄发,行者无疆。

3.4 创新发展、保障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农业强,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农村大数据赋能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大数据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熟化一批信息化技术,强化应用服务创新。坚持发展与安全并举,明确安全保障范围和责任主体,创新数据安全风险防范机制,保障网络信息和数据安全。

猜你喜欢

数字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