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德育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2018-02-12余世建
余世建,汪 俊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安徽 安庆 246003)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是整个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著作颇丰,其著作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道德以及道德教育等方面内容,特别是道德教育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所处地位非常重要。至今,其思想在学界、教育界影响仍然深远,“目前流行的各种道德教育模式几乎无一不是源于杜威的传统,尽管他们的研究结果超出了杜威的理论假设,但在某些方面仍留有杜威思想的痕迹。”[1]15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结合德育教育工作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借鉴其有益成分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指导。
一、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和深入推进,城乡格局、利益关系、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举止、人生态度等方面势必受到以上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对此,我们应正视。
1.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呈现出教师授课吐沫横飞,学生睡倒大片的尴尬情景。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考前死记硬背,突击完成任务,没有真正懂得德育的价值所在,更谈不上实际生活中感知德育的价值所在。虽然当前教学改革提倡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但是积重难返,收效甚微。道德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有思想、朝气蓬勃的个体,要开展好的道德教育,必须兼顾个体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的内在需要,使主客体产生思想共鸣,进而达到德育要求的情感体验。如果仅仅通过教师单一灌输枯燥的理论,很难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2.道德教育并未和其他学科相融合
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施平台主要为“两课”课堂和辅导员、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其他学科教师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较少涉及道德教育范畴,偶有涉及,反被同行认为是不务正业,正是在这种错误舆论环境下,使得即使有想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教师悬崖勒马,放弃所谓“不务正业的做法”,转向一心一意的负责好课堂45分钟时间教学内容的讲授,忽视学生道德教育的开展、培育。该现状完全违背了杜威“学校道德的三位一体”之原则,即学校生活、教学方法和教学课程三种主要学校活动应该有机结合的内容,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之养成危害极大。
3.忽视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道德本身就是实践智慧,要求知行合一,就是践行对个体与实体、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自我意识,只有把这种自我意识通过意志转化为实际行动,道德才算完成。孔子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子夏)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虽已形成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尚存管理漏洞和操作性不强等原因,很多规定均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反感这种德育管理模式,使得为数不少的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导致德育教育状态的不均衡。道德知识教育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道德实践比道德理论的获得意义更为重大。如果离开道德实践,道德理论的获得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加大对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4.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体系尚未构建
学校道德教育和家庭、社会出现脱节,课堂上单一讲授理论知识,完全不顾及社会实际情况,没有充分考虑世界的新变化,教师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己任,停留在自己的主观世界,学生为了考试顺利通过而不敢肆意妄为,唯一能做的是在课堂上做与课程毫不相关的事情,甚至出现“两课”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理论和家庭教育的做法完全不同的情况,让受教育者不知所措,也让高等院校、授课教师很棘手。此外,高等院校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计划,仍然沿用陈旧、落后的教学计划,新时代的大学生已很难适应,呈现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各自为战,尴尬、割据局面。
二、杜威德育思想主要内容
1.道德教育的目的
杜威坚信教育属于经验的生成和改造,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有效合理快速地适应现实生活,“道德探究的目的不是某种外在的善或固有的法则,成长自身是惟一的道德目的”,“成长不是结局意义上的目的,它是对我们的习惯进行不断完善、培养和提升的过程”。[2]126伴随个体经验的不断提升和协调发展,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也在一并实现。“学校在社会方面的伦理责任必须用最广泛和最自由的精神来解释,这对于儿童训练是相同的,要给予他自制的能力,使他可以自己管理自己,不仅使他能适应正在进行的变化,还要使他有力量形成和指挥这种变化。”[3]107杜威民主主义思想是这一目的的理论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和探讨了教育的道德和社会目的。杜威认为儿童生活、学校和教材是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儿童顺利踏入成人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是履行特殊职能的社会机构,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最终服务于社会。学校属于介于儿童与成人社会间的桥梁,教育根本之目的在于引导儿童顺利飞跃桥梁,成功步入成人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合格公民是为美国资产阶级服务的。杜威认为,“对社会有用的,就是道德的。所谓社会的目的便是道德的目的。”[4]158
2.道德教育的内容
学校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但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对此观念理解狭隘。表现在道德教育往往被理解为以公民训练为核心的教育。个体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往往被当作该个体所有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或者作为其生活的全部,该做法以偏概全,非常容易导致教育的错位和不完整。杜威曾说:“从儿童所牵扯到的诸多社会关系中挑选一种,并且仅凭这一社会关系来界定学校的工人,就像制定庞大而复杂的体育运动制度一样,而它的目的只是要求发展肺活量和呼吸能力,而不顾其他器官的功能。儿童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但包括身体方面,而且包括智力、社会和道德等方面。”[5]143相反,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把儿童看作复杂社会中的一员,而非一个个体或者一个公民。要求学校全面认识受教育者的各种关系,并使其发挥作用。杜威提倡通过教学机构拥有的资料、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观念”教育,反对对受教育者直接进行“关于道德的观念”教育。他说:“使道德的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什么课题,处于普遍和统治的地位。要是没有这个可能,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大家熟悉的这句话,将是虚伪的装腔作势。”[3]101
3.道德教育的方法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应采用“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的方法”。[6]8而坚决反对用强迫“填鸭式”灌输方法把道德原则和方法强加给青年学生。他认为:“外部强制的禁止和通过个人本身的反省和判断的禁止是互不相容的”。[7]283强迫和灌输的方法不但降低学生道德水平和觉悟,而且会抑制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杜威认为受教育者道德素质和修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性、创造性的过程,受教育者获得结论的思维过程远比结论更重要。杜威主张道德教育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究相关问题,力求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最终愉快地得出结论。
此外,道德教育应寓于其他各门学科之中。他强调道德教育和其他学科密切相关。所有学科均蕴含着道德的成分,“虽教算学、博物、理化等科时,皆有道德问题在内”。[8]诸门学科是道德教育顺利有效开展的有力载体,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用智慧、能力去解决问题,而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将道德和其他学科独立开来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其他学科别无二致,正如杜威指出的:“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9]168
三、杜威德育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新形势下,针对大学生思想中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新情况,如何有效合理地应对?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分析国内外情况,审时度势,跳出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创新工作格局,回到美国伟大教育理论家杜威思想中找寻解决之道,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做好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1.道德教育应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激发个体内在需要
任何行为均产生于个体的内在需要,如果忽视个体内在需要,道德行为将失去意义。道德教育应优先考虑个体的内在动力,用以满足个体的内在需要。而所有个体的内在需要均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基本保证。教育受众个体道德需要的产生是道德教育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而个体的实际需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动力来源。道德教育中,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个体的内因,培养个体积极的态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引导其接受社会道德要求。“教师所做的每种事情以及他们采取的方式,都引起儿童这样或那样的反应,而每种反应都应使儿童养成这样或那样的态度。”[7]56-57杜威认为教育活动是教育主客体相互构建过程,“关于儿童训练,有两点要注意:保存儿童的天性,除了儿童的天性以外,别的都要通过锻炼搞掉;保存儿童的天性,但是阻止他扰乱、干蠢事和胡闹;保存儿童的天性,并且正是按照它所指出的方向,用知识把儿童天性武装起来。”[5]194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即个体对道德价值、对个体与实体、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自我意识,从而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授课更具艺术性和人性化,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人格,实现主客体双向互动。
2.实现学校道德教育的生活化、社会化
学校德育应由直接的课堂讲授发展为间接的学校活动体验方式,道德是停留于书本的道德原则和经验总结,道德学习一定要结合实际,而不是仅仅学习知识符号。如果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感受、体验甚至掌握善恶知识,那必将终生对此深信不疑,相比教师停留于口头的单纯说教效果好的多。故教育工作者应力求让学生亲自体验某种场景或者角色,便于引起其思想和态度的积极改变,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者要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竭尽全力,让他们体验到道德教育并不是虚无缥缈、悬浮于半空的空洞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够体验到的发生在大家身边的真实场景。
3.建立学科渗透的德育教学模式
杜威指出,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无所不在,道德教育培养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目的是各学科共同的培育目标,道德教育绝对不能作为独立学科展开讲授,例如将道德教育和其他学科人为相分离,对道德教育将十分有害。杜威坚持学校道德教育必须把学校生活、教学方法和学科教学等三种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道德教育应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训练完成,无需开设专门道德教育课程。并指出:“当教一种课程的时候,如把它当作了解社会生活的一种方法来教,那么,它就具有积极的伦理意义了。”[10]214德育教学任务不应只有政治课教师独立完成,德育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协调进取,单靠某一小部分教师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在专业课和其他相关学科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力求做到德育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全方位、多触角、纵横覆盖,让学生时刻感受到道德教育就在我身边,让其体会到道德的伟大力量,身体力行,内化为个体日常行为习惯。
4.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努力,为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风、校风、校园环境、学校特色景观等,因其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同时需要加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进行积极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情趣和情感体验。作为孩子启蒙教师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毋庸置疑,其道德水平、文化知识、人生态度等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终生难忘。社会是一所“大学”,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学员,社会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舆论导向、价值观念必须积极向上、蕴含正能量。同时,学校与家庭、社会应该建立起协调一致的德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学校教师传授的内容即是社会倡导并积极推行的东西,学校批判的也同时为家庭和社会所反对,学校教师的德育教学目标和社会实际情况、家庭教育相一致,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受教育者觉悟的提升。
伴随世界经济科技不断发展,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各国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提高综合国力,不断深化高校改革和加大创新力度,道德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日益加深。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其先进的道德教育理念对我国当下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异常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特别是把道德教育和家庭、社会、其他学科相融合,对高校道德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Hersh,Richard,Miller,John,Fielding Glen.Models of Moral Education:An Appraisal[M].New York:Longman,1980.
[2]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4]沈益宏.杜威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5]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杜威.教育与社会秩序[M].西班牙:LID出版公司,1949.
[7]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孙自强,黄建英.杜威的德育方法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J].班主任之友,2005(9).
[9]任宝祥.外国教育家论德育[M].成都:电子教育出版社,1985.
[10]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