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撰三集”诗语与唐诗诗语的对照分析*
2018-02-12江小容
江小容
(西华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日本平安时期,由于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迎来了汉诗创作的全盛时期,分别出现了由嵯峨天皇敕命编撰的《凌云新集》《文华秀丽集》,淳和天皇敕命编撰的《经国集》,史称“敕撰三集”。
《凌云集》于814年,由嵯峨天皇敕命,小野岑守等编撰而成,全集共收编了91首汉诗;《文华秀丽集》也是奉嵯峨天皇之命,于818年由藤原冬嗣等人编撰而成,共收录148首汉诗,其中5首现已失佚,现存143首;《经国集》由淳和天皇敕命,于827年良岑安世等人编撰而成,共收录178人的诗文集,共20卷,其中卷第二至第九、卷第十二的诗十一、杂咏二、卷第十五至第十九已散逸,现仅存6卷,共208首汉诗。
一、与唐诗主题相同且用语或句式相同
1. 《凌云集》
此部分共有18首,例如:平城上皇《詠桃花》“灼灼桃花最可憐”“千笑共開映暮煙”“願以成蹊枝葉下”,分别与苏颋《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桃花灼灼有光辉”,李世民《咏桃》“向日分千笑”,李乂《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绮萼成蹊遍籞芳”中“灼灼”“千笑”“成蹊”相同。
從五位下行內膳正仲雄《謁海上人》“字母弘三乘”,与许诨《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妙理三乘达”中“三乘”相同。
內藏頭從五位上兼左馬頭美濃守小野朝臣岑守《奉和聖製春女怨》“宿昔蛾眉迷自身”,与李白《春怨》“深坐颦蛾眉”中“蛾眉”相同。
內藏頭從五位上兼左馬頭美濃守小野朝臣岑守《別故人之任贈琴》“素琴申舊意”,与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幽人弹素琴”中“素琴”相同。
從五位上行式部少輔管原朝臣清公《冬日汴州上漂驛逢雪》“不分瓊瑤屑”,与柳宗元《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今朝蹋作琼瑶迹”中“琼瑶”相同。
散位從五位下仲科宿禰善雄《秋夜臥病》“知命送非優”,与刘商《春日卧病》“今日方知命”中“知命”相同。
外從五位上行山城介高丘宿彌第越《三月三日侍宴神泉苑,應詔》“恩波□謝深”,与赵良器《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恩波海外流”中“恩波”相同。
2.《文华秀丽集》
此部分共有55首,例如:嵯峨天皇《史記講竟,賦得張子房》“英風萬古傳”,与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怀古钦英风”中“英风”相同。
嵯峨天皇《長門怨》“秋風驚桂殿”,与李白《长门怨二首》“桂殿长愁不记春”中“桂殿”相同;巨勢識人《奉和長門怨》“孤思不暫安”,与刘皋《长门怨》“营营孤思通”中“孤思”相同。
嵯峨天皇《婕妤怨》“昭陽辭恩寵,長信獨離居”“團扇含愁詠,秋風怨有餘”,桑原腹赤《奉和婕妤怨》“昭陽歌舞盛,長信綺羅愁”,与翁绶《婕妤怨》“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皇甫冉《婕妤怨》“由来咏团扇,今已值秋风”中“昭阳”“长信”“团扇”“秋风”相同。
嵯峨天皇《王昭君》“弱歲辭漢闕”“含愁入胡關”,与无名氏《王昭君》“朝辞汉阙去”相同。
陈昭《昭君词》“胡关逐望新”中“汉阙”“胡关”相同;良岑安世《奉和王昭君》“形影向胡場”,与卢照邻《昭君怨》“形影向金微”,都是“形影向……”句式。
菅原清公《奉和梅花落》“香縈玉鏡臺”,与杨炯《梅花落》“愁看玉镜台”中“玉镜台”相同。
多清貞《游北山寺》“梵語聞無猒”“塵心伏不驚”“定水晚來聲”,与李嘉祐《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梵语问多罗”,张翚《游栖霞寺》“顿觉尘心变”,白居易《题玉泉寺》“闲心对定水”中“梵语”“尘心”“定水”相同。
嵯峨天皇《和尚書右丞良安世銅雀臺》“遺令奏絃管”“空帷舞綺羅”,与沈佺期、宋之问《铜雀台》“千秋遗令开”“绮罗君不见”中“遗令”“绮罗”相同;桑原腹赤《仰同尚書良右丞銅雀臺》“西陵向月看”“漳河與妾涕“,与王勃《铜雀妓二首》“西陵松槚冷”“漳河望邺城”中“西陵”“漳河”相同。
菅原清公《奉和侍中翁主挽歌詞二首》“向朝傷薤露”“秦樓月影空”,与权德舆《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睿词悲薤露”“秦楼晓月残”中“薤露”“秦楼”相同;巨勢識人《奉和侍中翁主挽歌詞二首》“佳城艷□淪”“曉月銘旌出”“繁笳悲薤露”,与刘长卿《故女道士婉仪太原郭氏挽歌词》“佳城日易曛”,白居易《元相公挽歌词三首》“铭旌官重威仪盛”,权德舆《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睿词悲薤露”中的“佳城”“铭旌”“薤露”相同。
佐伯長繼《春和觀新燕》“差池羽翼如徃年”,与齐己《新燕》“差池自有便”中“差池”相同。
嵯峨天皇《代神泉古松傷衰歌》“昔從凡木殖上林”“帝者愛貞賜恩顧”,与廖匡图《松》“始将凡木斗荣枯”,吴武陵《贡院楼北新栽小松》“拂槛爱贞容”中“凡木”“爱贞”相同;仲雄王《奉和代神泉古松傷衰歌》“孤松盤屈薜蘿枝”“貞節苦寒霜雪知”“不敢幽懷屓恩顧”,与李白《南轩松》“南轩有孤松”,周存《禁中春松》“几岁含贞节”,白居易《玩松竹二首》“幽怀一以合”中“孤松”“贞节”“幽怀”相同;嵯峨天皇《冷然院各賦一物,得澗底松》“鬱茂青松生幽澗”,与李峤《松》“森森幽涧陲”中“幽澗”相同。
滋野貞主《奉和翫春雪》“姑射遙聞一處子”“競入粧樓作玉塵”,与刘庭琦《奉和圣制瑞雪篇》“姑射山中符圣寿”,秦韬玉《春雪》“玉尘如糁满春朝”中“姑射”“玉尘”相同。
3.《经国集》
此部分汉诗共有76首。例如:嵯峨天皇《塞下曲》“百战功多苦边城”“汉家天子恩难报”“宋尽匈奴岂显身”,菅原清公《奉和塞下曲》“天山秋早雪花开”“遥瞻汉月自南来”,分别与李白《塞下曲》“横戈从百战”“远忆边城儿”“天兵出汉家”中的“百战”“边城”“汉家”,“五月天山雪”“弯弓辞汉月”中的“天山”“汉月”用语相同;与张仲素《塞下曲》“匈奴似若知名姓”中的“匈奴”用语相同;巨势识人《奉和塞下曲》“胡儿塞月晓吹笳”,与江为《塞下曲》“胡儿移帐寒笳绝”中的“胡儿”“笳”用语相同。
有智子内亲王《奉和巫山高》“飞泉落紫霄”,与陆敬《巫山高》“高高入紫霄”中的“紫霄”用语相同;巨势识人《奉和巫山高》“巫岭巴东峙”,与皇甫冉《巫山高》“巫峡见巴东”中的“巴东”用语相同。
小野岑守《梅花引》“水精窗外一株梅”“君王帐里香风来”,与杨炯《梅花落》“窗外一株梅”“香逐便风来”中的“窗外一株梅”“风来”用词相同。
巨势识人《奉和搗衣引》“通宵砧杵未為足”“剪力欲倦玉手冷”,分别与杨凝《秋夜听捣衣》“砧杵闻秋夜”中的“砧杵”,李白《捣衣篇》“玉手开缄长叹息”中的“玉手”用语相同;惟氏《奉和捣衣引》“擣齊紈,擣楚練”,与刘希夷《捣衣篇》“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中的“楚练”“齐纨”用语相同。
嵯峨天皇《除夜》“啟祥孤獨迎獻節”,有智子内亲王《奉和除夜》“陰澗冰消泉響虛”,与李世民《除夜》“献节启新芳”“冰消出镜水”中的“献节”“冰消”用语相同。
中臣良檝《奉和詠塵》“形生范寗甑”,菅原清岡《奉和詠塵》“遂舞生羅襪,驚歌起畫梁”,与张说《咏尘》“独怜范甑下”“仙浦生罗袜”“思绕画梁飞”中的“范甑”“生罗袜”“画梁”用语相同。
小野春卿《奉試賦得照瞻鏡》“野魅出精不隱身”“如今可用妍媸鑒”,分别与刘禹锡《磨镜篇》“野魅真形出”中的“野魅”,席豫《奉和敕赐公主镜》“妍媸冰鉴里”中的“妍媸”用语相同。
杨泰师《奉和紀朝臣公詠雪詩》“昨夜龍雲上,今朝鶴雪新”“幽蘭難可繼”,与骆宾王《咏雪》“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幽兰不可俪”中的“龙云”“鹤雪”“幽兰”用语相同。
巨势识人《奉和巫山高》“危岩干鸟路,虚谷泻雷鸣。”,与郑世翼《巫山高》“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均是“危……鸟路(道),……谷泻……”句式。
菅原清公《奉和关山月》“影共征轮满,光含旅镜明”,与卢照邻《关山月》“影移金岫北,光断五门前。”均是“影……,光……”句式。
大枝礒麿《奉試得經炊桐》“擢榦嶧陽岑,森森秀眾林”,与李峤《桐》“孤秀峄阳岑,亭亭出众林。”均是“……峄阳岑,……众林”句式。
嵯峨天皇《渔歌》5首,有智子內親王《奉和漁家》2首,滋野貞主《奉和漁家》5首,均为“七七三三七”句式,与张志和《渔歌子》句式相同,其中“桃花春水帶浪遊”,与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句式相似。
另外,诗集中有1首汉诗,布瑠高庭《小池七夕》“不知飛鵲意”,与张南史《和崔中丞中秋月》中“不知飞鹊意”诗句完全相同。
二、与唐诗主题不同但用语或句式相同
1.《凌云集》
此部分有72首,例如:嵯峨天皇《春日遊獵,日暮宿江頭亭子》“三春出獵重城外,四望江山勢轉雄”,与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中的“三春”“四望”相同。
嵯峨天皇《和菅清公賦早雪》“雲晴朔方早雪降”“班姬秋扇已無色”,与李隆基《平胡》“云开静朔方”,宋之问、沈佺期《望月有怀》“班姬取扇俦”中“朔方”“班姬”用语相同。
從四位下行播磨守賀陽朝臣豐年《史記竟宴,賦得傳大史自序傳》“博瞻劍三千”“張輔稱孤秀”“盡魄懸聲價”,与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流落剑三千”,刘长卿《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英资挺孤秀”,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对频声价出”中“劍三千”“孤秀”“声价”相同。
從四位下行播磨守賀陽朝臣豐年《高士吟》“寄言燕雀徒,寧知鴻鵠路”,与高适《同群公秋登琴台》“燕雀满檐楹,鸿鹄抟扶摇”中“燕雀”“鸿鹄”相同。
左兵衛督從四位下兼行但馬守良岑朝臣安世《早秋月夜》“三秋三五夜”,与白居易《郊陶潜体诗十六首》“中秋三五夜”中“三五夜”相同。
內藏頭從五位上兼左馬頭美濃守小野朝臣岑守《秋日皇太弟池亭,應製賦園字》“高秋八月氣將肅”“南皮之賞不足言”,与岑参《送费子归武昌》“高秋八月归南楚”,孟郊《同年春燕》“南皮献清词”中“高秋八月”“南皮”相同。
從五位上行式部少輔管原朝臣清公《九月九日侍宴神泉苑,各賦一物,得秋山》“三山漂眇滄瀛外”“五嶽嵯峨赤縣中”,与李白《三山漂眇滄瀛外》“流芳播沧瀛”,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赤县扬雷声”中“沧瀛”“赤县”相同。
外從五位上行山城介高丘宿彌第越《於神泉苑侍宴,賦落花篇,應製》“飛去落丹墀”“一連一斷點仙衣”,与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战瓦落丹墀”,杜甫《雨不绝》“行云莫自湿仙衣”中“落丹墀”“湿仙衣”相同。
從七位上守少內記滋野宿彌貞主《王昭君》“朔雪翩翻沙漠暗”“邊霜慘烈隴頭寒”“行行常望長安日”,与李白《千里思》“朔雪乱边花”,李益《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张说《幽州新岁作》“遥遥西向长安日”中“朔雪”“边霜”“长安日”相同。
從八位上守播磨權少緣多治比真人清貞《和菅祭酒賦朱雀衰柳作》“兩兩三三夾道斜”“疇昔榮華都不見”,与白居易《和刘郎中曲江春望见示》“宫墙夹道斜”,李白《赠郭将军》“畴昔雄豪如梦里”中“夹道斜”“畴昔”相同。
藤原冬嗣《和菅祭酒秋夜途中聞笙之什》“風生柳際傳鸞響,月照槐間寫鳳形”,与白居易《七言十二句赠驾部吴郎中七兄》“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均是“月照……,风生……”句式。
文章生相模權博士大初位下桑原公腹赤《春日過友人山莊,探得飛字》“煙沒主人柳”“何獨漢陰老”“野童驅犢去”,与钱起《下第题长安客舍》“空馀主人柳”,储光義《过新丰道中》“归从汉阴老”,苏味道《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野童来捃拾”中“主人柳”“汉阴老”“野童”相同。
2.《文华秀丽集》
此部分有31首,例如:嵯峨天皇《和金吾將軍良安世春齊別筑前王大守還任》“回首前程指落暉”,与刘长卿《送皇甫曾赴上都》“回首川长共落晖”均是“回首……落晖”句式。“離心積日風煙遠”,与刘长卿《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沧洲离别风烟远”中“风烟远”相同。
小野岑守《江樓春望,應製》“春雨濛濛江樓黑”“四海朝宗歸聖王”,与白居易《寒食卧病》“春雨濛濛榆柳色”,佚名《杂曲歌辞。太和第五彻》“四海朝宗会百川”中“春雨濛濛”“四海朝宗”相同。
嵯峨天皇《折楊柳》“花寒邊地雪,葉暖妓樓吹”,与苏颋《扈从温泉奉和姚令公喜雪》“泉暖惊银碛,花寒爱玉楼”句式相似。
巨勢識人《和澄公臥病述懷之作》“澗花當佛咲,峰月向僧懸”,与王维《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句式相似。
仲雄王《尋良將軍華山庄,將軍失期不在》“平明騎歷山中路”,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相同。
錦部彥公《題光上人山院》“梵宇深峰裡”“經行金策振”,与宋之问《登禅定寺阁》“梵宇出三天”,刘长卿《送惠法师游天台,因怀智大师故居》“落日独摇金策去”中“梵宇”“金策”相同。
朝野鹿取《秋山作,探得泉字,應製》“千峰萬嶺寒葉翩”,与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千峰万岭雪崔嵬”中“千峰万岭”相同。
仲雄王《蒙譴外居,聊以述懷,敬簡金吾將軍》“獨漏寰瀛雲雨施”“外候仍言天聽卑”,与方干《处州献卢员外》“清声渐出寰瀛外”,白居易《寄唐生》“庶几天听卑”中“寰瀛”“天听卑”相同。
巨勢識人《奉和春閨愁》“鬱金帳裡寫娥眉”“晝夜吁嗟涕如雪”,与宋之问《王昭君》“非妾妒娥眉”,李白《寄远十一首》“乱愁心,涕如雪”中“娥眉”“涕如雪”相同。
菅原清公《奉和王昭君》“永代綺羅房”,与秦韬玉《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中“绮罗”相同;朝野鹿取《奉和王昭君》“胡雲秋早寒”,与贯休《古塞下曲七首》“胡云惨惨微”中“胡云”相同。
宮原村繼《奉和過古關》“皇猷遠被車書同”“關路長開古鎮空”,与储光羲《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复使车书同”,白居易《社日关路作》“晚景函关路”中“车书同”“关路”相同。
嵯峨天皇《賦得隴頭秋月明》“關城秋夜淨,孤月隴頭團”,与杨师道《陇头水》“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中“陇头”“关城”用语相同。
3.《经国集》
此部分共有38首,例如:嵯峨天皇《见老僧归山》“白云深处是僧家”,与杜牧《山行》“白云深处有人家”均是“白云深处……家”句式。
淳和天皇《闻右军曹贞忠入道因简大将军良公》“今夕僧衣向花宫。”与于鹄《送宫人入道归山》“许著黄衣向玉峰。”,均是“……衣向……”句式。
小野岑守《歸休獨臥,寄高雄寺空海上人》“寵辱驚難息,是非紛易似。” 与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是非纷妄作,宠辱坐相惊。”均含“宠辱……,是非纷……”,只是诗句顺序有所调换。
淡海三船《和藤六郎出家之作》“法雲爰疊彩,惠日更重輪”,与骆宾王《和王记室从赵王春日游陀山寺》“祥河疏叠涧,慧日皎重轮。”均是“……叠……,慧日……重轮”句式。
良岑安世《暇日闲居》“春風鑽楚詞”,与皎然《送李秀才赴婺州招》“秋风入楚词”均是“……风……楚词”。
巨勢識人《九日林亭賦得山亭明月秋應太上天皇製》“秋天如水高且虛,上有明月無根株。流光洞澈空山裏”,与张籍《短歌行》“青天荡荡高且虚,上有白日无根株。流光暂出还入地”均是“……天……高且虚,上有……无根株。流光……”句式。
朝原道永《詠雪應詔》“欲載千箱詠”,与李商隐《忆雪》“欲俟千箱庆”均是“欲……千箱……”句式。
伊永代《冬日友人田家被酒》“冰結波文斷,霜飛葉帷空”,与皇甫冉《寄刘方平大谷田家》“冰结泉声绝,霜清野翠浓”,均是“冰结……,霜……”句式。
小野岑守《奉试咏天》“列位三光轉,因時萬物通”,与苏颋《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顺动三光注,登临万象悬。”均是“……三光……,……万象(物)……”句式。
石川越智人《奉試詠三》“烏影日中掛,猿聲峽裏悲”,与张祜《送杨秀才往夔州》“鸟影沉沙日,猿声隔树烟。”中“鸟影”“猿声”相同。
小野末嗣《奉試賦得王昭君》“漢地悠悠隨去盡,燕山迢迢猶未殫”,与骆宾王《边夜有怀》“汉地行逾远,燕山去不穷。”中“汉地”“燕山”相同;“青虫鬢影風吹破,黃月顏粧雪點殘”,与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均是“青……,黄……”句式。
中臣良舟《奉和詠塵》“影逐龍媒亂,形隨鳳轄揚”,菅原清岡《奉和詠塵》“色暗龍媒埒,形飛鳳輦場”,都与张说《咏尘》“夕伴龙媒合,朝游凤辇归。”句式相同,即:“……龙媒……,……凤辇……。”
小野篁《秋雲篇,示同舍郎》“登山臨水耶楚望”,与白居易《龙门下作》“登山临水咏诗行”中“登山临水”相同。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与唐诗主题相同且用语或句式相同”,“与唐诗主题不同但句式或用语相同”两方面来分析了三部诗集中的诗语。《凌云集》中,除了嵯峨天皇《江亭曉興》1首汉诗之外,其余90首汉诗诗语均与唐诗诗语有相同之处。其中,与唐诗主题相同且用语或句式相同的汉诗有18首;与唐诗主题不同但句式或用语相同的汉诗有72首,占诗集汉诗总数的98.90%。
《文华秀丽集》中与唐诗主题相同且用语或句式相同的汉诗有55首,与唐诗主题不同但句式或用语相同的汉诗有31首,占总数143首的60.14%。
《经国集》只有1首汉诗与唐诗诗句完全相同;与唐诗主题相同或相似,且诗句中采用相同词语的汉诗共有76首;与唐诗主题不同但句式相同的汉诗共有38首。所以,诗集中共有115首汉诗诗语与唐诗诗语相同,占总数208首的55.29%。以上数据可知,三部诗集中与唐诗诗语相同的汉诗均占该诗集汉诗数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