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到马克思”到“发展马克思”
——在文本中探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及其当代价值*

2018-02-12王凤双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视域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王凤双,谢 鹏

(1.佳木斯大学 人文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732)

1883年3月14日,一位千年伟人停止了跳动的脉搏,被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他就是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时至今日,我们离马克思诞辰已经200周年,离他的逝世也已135年。尽管墓地上光滑的大理石碑镌刻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依旧如故,但时过境迁,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时间意义上已告别过去。科技的进步、生活的改变无不诉说着历时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则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指引人们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身,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充实与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标定了一座里程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走进新时代,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也应该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随即成为新时代的研究者们所热议的课题。

与此同时,在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体系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时,思考“探究”本身也是学者们致力探究的问题。依据解释学语义,此即理解“理解”本身。解释学除了关注文本本身,还关注理解与阐述文本的行为本身。研究马克思主义一是理解“最忠实的文本”;二是理解“理解并阐明马克思主义”这一行为,一言以蔽之,即理解“研究”本身。因为人们在理解问题时经常处在“理解的自我遗忘中”,因而人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关注本身,而不应该只关注自己的关注对象。解释学存在之合理性便由此赋予,通过使大家对“在理解”更为关注,尽量避免这一过程中的“自我遗忘”。对马克思主义的笃信者而言,即代表着对“研究(理解)马克思主义”进行彻底深入的理解与反思。

那么如何反思?从解释学角度来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处于双重关联之中:一是与文本相关联,从主体与文本的关联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手段是要“回到马克思”,即理解文本所讲的内容,在解释中进行文本的回归,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基底、理论品质、理论精髓和价值理念;二是与现实相关联,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要“发展马克思”,即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时代赋予我们的课新题,并不断在实践和创新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如果要真正“发展马克思”就必须“回到马克思”,而“回到马克思”的真正目的则是为了更好的“发展马克思”。总之,“回到马克思”指研究者应尊崇于马克思主义的纯文本释义,号召回到马克思文本中去;而“发展马克思”意为迎接马克思来到当下,研究者所推崇的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文本阐释

依据主体和文本二者之间的关联,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回到马克思”。解释学认为,文本是思想的载体,而对历史上的思想,尤其是表达此种思想文本的理解,并非某个可以任意调整其视域的主体对一个确定不变客体的接近,而是两个彼此独立、同时具有其不能从根本上加以超越的先见的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任何时代的思想都受其环境的决定性影响,而且文本一经产生,便具有了某种甚至其作者也不能左右的视域;另一方面,理解者也被他的时代所制约,具有其特定的视域,不可能找到一个完全超然的立场。因此,对文本的理解受到的限制是双重的,它既来自理解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文化环境,也来自他所面对的文本本身,因为后者已经具有自身独立意义的历史,即使文本的文字本身能够保持不变,但其含义即人们对它的理解已经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化,与作者写作时的愿意有了相当的差距。因此,为了更加忠实地体悟作者的愿意,理解者必须尽可能地将自身视域贴近文本的视域,最终形成解释文本的视域。它既不属于理解者自身视域,也不属于文本的视域,而是一个全新的视域。它是理解者力图解释文本的过程中所塑造,而最终又反作用于理解者本身,理解者据此理解“在他意义上的”文本。而这即是“回到文本”,它使理解者在其视域通过不断贴近文本视域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解释视域,并据此阐释文本。从而,理解者对文本的理解取决于理解者视域贴近文本视域的程度。

在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回到文本”这个概念就可理解为“回到马克思”。当然“回到马克思”中的“马克思”并不是单纯指“马克思”这个人,而是指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因此,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都要尽量做到“回到马克思”,这样才能对马克思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悟。那么如何才能“回到马克思”?一方面,从历史的环境出发理解马克思。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不同于我们现有的时代,不论经济基础亦或上层建筑均有着极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便造成了我们研究马克思的“误差”。只有尽可能地减少此种“误差”,我们才能尽可能地领略马克思的本真。从历史环境出发,便是研究者在充分了解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环境、背景与情境之下,设身处地地研究马克思文本产生的缘由。理解文本内在包含的思想,从而迫使研究者的视域无限贴近马克思主义原著和文本的视域,只有这样才能对马克思主义原著和文本的真正意义有所领悟,可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所要表达的思想;另一方面,从历时的发展出发理解马克思。随着马克思思想日渐成熟,在特定阶段,马克思也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正如他人一般,马克思的思想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的历时发展过程,为了更好地“回到马克思”,必须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的思想变化历程,并理解此种变化产生的原由。任何的思想都有其继承性,要明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的马克思的思想,对他之前的思想也须得明晰。只有这样,研究者才能充分地把握马克思其人,探究马克思的思想与心理的变化,通过视域无限地贴近马克思写作时所赋予的文本视域,最终“回到马克思”。

二、“发展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实回归

解释学阐明了主体的理解和主体的现实需要之间的关联性。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为代表的本体论的解释学认为,文本的意义处于“待生状态”,它不单是作品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以罗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的解释学则表示,理解的目的便不在于把握作者的思想,而是在于给文本创造意义。创造的方式就是将其与现实相结合,达到理解者的需要。所以说,如果没有了实践与应用,理解也就不会存在;在进行理解的过程中,不仅是便于实践与应用,理解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所以,要想“发展马克思”,就必须先做到“回到马克思”。马克思的作品发表之后,这些作品就处于一个“待生状态”,具有了独立于马克思思想的命运。由于理解者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知识结构,因而在阅读马克思著作之时,必然会带着自身的视域进行理解、阐释,为马克思的著作创造他所理解的含义。“发展马克思”这一论断应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并且能够进行深层次的理论与实践;其二,马克思主义是具有时代性的,必须结合时代特点才能对思想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其三,站在时代前沿,用不断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对理论进行丰富和发展。

那么,当代的我们为什么能够理解当时著书立言的马克思呢?因为在存在的意义上,我们不可能真正告别过去。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是机器大工业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摆脱了与封建残余势力的对抗,使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解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凸显,马克思主义正是基于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而产生,作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尽管时代在变化,但是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在现代仍然能找到影子。历史传统不是在我们的存在之外,而是在我们的存在之中。因此,我们不仅需要马克思,而且更能够深刻理解马克思。不能说我们回到马克思的社会,回到当时的年代,因为那个时代一直就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不仅仅是我们走向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正积极地融入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所以,马克思主义更容易被我们所接受,能够指导我们进行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即使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置于现代社会中进行分析,每个时代的背景毕竟还是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因此,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我们和马克思的思考视角也就会有差异。来自美国的一位理解学家赫施认为:文本本身的意思是固定的,而读者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在这一层次上,需要我们学习的是列宁、毛泽东和习近平等人的思想,他们在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时,均站在了各自时代发展的历史高度,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且深刻体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课题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和活力,而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社会实践。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让马克思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价值取向。

三、 “回到马克思”和“发展马克思”协调一致

“回到马克思”并不排斥“发展马克思”,二者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构成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其中,“回到马克思”是手段,“发展马克思”是目的。“回到马克思”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马克思”,“发展马克思”则是在“回到马克思”的基础之上实现。张一兵出版的《回到马克思》中论述到:我们回到马克思是为了挖掘我们这一代更加关心的“马克思如何走向当代”这样一个历史课题,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当下。

“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限制,但是二者又能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发展。首先,要想“发展马克思”,先要“回到马克思”,同时前者又对后者的内涵存在一定的限制。如果没有这种限制,那么“回到马克思”就失去了研究价值,只是单纯地对这一学术思想进行阅读而已;其次,反过来,后者对前者也具有特定的限制作用。只有“发展马克思”,才能对“回到马克思”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只有“回到马克思”,方能更加充分地“发展马克思”。

“发展马克思”并不仅仅意味着要让马克思主义走入现时代,而是通过学习和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让我们学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方法和理论精髓。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做到全面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真正“回到马克思”。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发展马克思”。所以说,后者一直蕴含在前者的内容里,后者的内容里也包含着前者,二者相互渗透。如果有人认为这两个内容是互相排斥的,无疑会陷入片面主义的观点。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的理论结晶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运用,在于在坚持中不断发展、发展中不断坚持,更在于“回到马克思”的文本阐释与“发展马克思”的现实回归的理论契合。党的十九大报告表明: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要与实践保持同步。世界历史日新月异,中国也迎来了阔步前进的崭新时代,我们只有坚持推进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不断探索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在理论与实践上时刻保持先进性和科学性。同时,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进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体系是名副其实的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并“回到了马克思”,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继承和延续,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进一步解读与“回归”。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不能主观臆想、凭空捏造,都有其科学的逻辑延续和新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97年的奋斗历史,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不断结合的历史进程。在这个奋斗历程中凝练了两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党的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召开之后,我国党中央积极地展开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对马克思主义继续完善和发展,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和实践需要、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存在的这一根本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创新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纵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首先是“八个明确”,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要义,明确了新时代八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我国在当前阶段的总任务、二是我国当前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三是我国在整体和战略方面的布局和规划、四是对改革要实现的总目标进一步深化、五是坚持依法治国的道路不动摇、六是确立军队建设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七是坚持中国式的外交道路、八是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实质;其次是“十四个坚持”,坚持的内容有: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继续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遵循新发展理念的内容、保证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继续强化依法治国、关注民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加强对党的监督。这些都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对马克思的“理论回归”,构成了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方略。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是紧扣新时代新矛盾新变化的现实回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内容博大精深:紧密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一系列相关的理论问题展开论述,形成了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回答了如何面对新时期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方面,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学说的重大完善和发展,进一步深刻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和发展性;报告表明:继续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为人类自由全面发展营造环境、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报告表明:人类与自然界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保护自然环境。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同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和理论结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方面,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反映了新时期中国人们对时代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新时代成果的补充和发展;报告指出:市场应该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市场和政府作用的认识,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这一论述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问题提高到了社会主义本质层面;报告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这一论述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拓宽人民民主渠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方面,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论述明确了中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报告提出:时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要同向发力,统筹兼顾,进一步强调了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的是党的政治建设,这是对政党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报告提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增强我党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能力,这也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经验的集中体现,是惩贪戒腐、肃清生态的重要法宝,强调了中国共产党要勇于自我革命。

3.坚持“回到马克思”和“发展马克思”有机结合,时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及其当代价值。

毋庸置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回到马克思”和“发展马克思”有机结合,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它们拥有相同的理论基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思想本质,都是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这一思想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不断将其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使得这一理论创新成果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我们必须坚持“回到马克思”和“发展马克思”有机结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清醒的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和观点,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精髓,以帮助我们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提供的历史机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统筹推进“五个文明”建设,坚定实施“七大发展战略”,为把我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而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及其当代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视域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