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区志愿服务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2018-02-12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社区教育中心学校313018谈丽萍刘森祥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社区教育中心学校 (313018) 谈丽萍 刘森祥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是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级中心城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文化大镇,被誉为“中国渔都”。近年来,全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助残扶弱志愿者协会,通过志愿服务团队“菱之花”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政府主导、社会动员、项目运作、品牌经营的运转方式运行良好。形成了1个“菱之花志愿服务总站”,2个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基地,3个社会化志愿服务基地以及7支共计200余人的“菱之花”志愿服务小分队。其主要做法如下。
1.建立组织协调机制
一是强化宣传,健全志愿者的宣传动员机制。利用各类宣传媒体传播“服务大局、奉献社会、温暖他人、彰显爱心”的菱湖志愿者精神,强化优秀志愿者的典型带动作用。开展菱湖志愿者服务之歌的歌词、曲谱及“菱之花”队徽、旗帜的社会化征集。二是提升素质,健全志愿者的招募机制。明确“菱之花”志愿者服务队各个小分队的准入要求,建立志愿者长效注册制度,志愿者通过注册取得一个编号,并通过参与的志愿服务进行定期认证,若一年内没有参与志愿活动则编号失效。三是整合资源,健全志愿者的联合行动机制。联合“青年联谊会”“巾帼服务队”“民非联盟”等社会团体,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强化现有项目的服务水平,优化基地建设,打造特色品牌。
2.建立过程管理机制
一是采用项目化方式推进管理。坚持项目化管理,推进“菱之花”建设。明确“菱之花”每支小分队的队长为项目化运作责任人,通过将服务项目做强、做特、做精、做优,打造出一系列志愿服务菱湖品牌。二是建立完善过程评价制度。发扬党政中心工作的“挂图作战”精神,通过项目运作的统筹规划、常规工作的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更加注重党委政府的过程评价和服务对象的投票评价。如“生态之友”志愿小分队,将更加主动参与到每月10日的“五水共治”日行动中;“渔都卫士”志愿小分队将为“魅力渔都”建设发挥所长。三是利用网络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志愿者网站、宣传平台、共青团网络系统等加强志愿者情况信息库建设,在信息库中可查到志愿者基本情况,服务项目、时长、工作效果等信息,在现有的“菱之花”“青年联谊会”“种太阳”等QQ群和微博微信平台开通专栏交流志愿心得。
3.建立激励考核机制
一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实现多方投入,为志愿服务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更加注重项目命名、慈善捐助、非赢利有偿服务等方式增强志愿组织的造血功能。二是制作“菱之花”志愿服务积分卡。根据菱湖实际,每位志愿者服务满2小时记一个积分,由服务对象给予盖章认定,积分卡积满一张即20分可以换取一星级徽章,二张换取二星级,最高为五星级。以此类推,星级徽章根据级别不同可享受青年小额贷款汇率优惠、征兵入伍优先、积极分子入党优先,同等条件下菱湖镇就业优先等政策,学生可折合成社会实践活动学时,纳入综合考评。三是尝试建立“菱湖志愿银行”。把提供服务与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将“菱之花”志愿服务积分卡和服务对象的质量评价结果结合起来,给予志愿者在“志愿银行”中充值,等到其自身需要社会提供帮助的时候,可以从“菱湖志愿银行”中支取至少相同时间的服务,这种类似献血补偿的激励机制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促使志愿服务步入长期良性循环的轨道。
菱湖的志愿服务以“善行反哺”的制度化新模式运行以来,在协助镇党委政府改善社会公共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营造和谐良好氛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通过“菱湖志愿银行”的运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了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的制度化创新。二是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更紧密。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镇团委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志愿活动,在“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月”“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中发挥了组织优势,同时组织相关专业志愿者从事教育医疗、扶农助农方面的志愿服务,通过智力帮扶促进经济建设。三是营造了和谐良好的志愿氛围。通过“菱湖志愿银行”和“菱之花”两大品牌的宣传发动,菱湖逐渐形成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浓厚志愿氛围,“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