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18-02-11范希芳
范希芳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整体、全面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均为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50)与加强全面、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躯体状况、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保持血糖稳定,增强遵医依从,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生存质量。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糖尿病;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a)-0127-02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精神科疾病领域一种极具复杂性的病理类型,患者以程度不等的认知、思维异常为主要特征,同时,还伴严重社会功能缺失,促使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显著下降。糖尿病属严重机体代谢异常疾病,受多种因素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高并发糖尿病的几率,据相关调查显示,其合并糖尿病的概率超出正常人群的3倍,治疗形势较为严峻[1-2]。因糖尿病需长期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控性差、遵医依从率低,故两种疾病合并发生时,显著增加了医护难度,对更具针对性、全面的护理方案制定并有效实施,具有十分必要性。该次2016年4月—2017年4月选取患者100例研究针对所选病例,就护理干预情况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23~69岁,平均(55.4±12.3)岁,病程4~20年,平均(6.8±2.7)年;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24~70岁,平均(55.9±12.1)岁,病程4~19年,平均(6.9±2.5)年。两组家属均对该次实验知情同意书自愿签署,排除其它系统合并严重障碍者,组间基线资料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照组病例应用精神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病例重视全面、整体护理干预的实施,具体步骤如下。
1.2.1 心理干预 糖尿病病程迁延,属终身性疾病,加之精神分裂症对正常生活、工作造成的严重影响,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可采用一对一疏导或集体宣教的形式,行个性化心理干预。善于应用柔和的语言及和蔼的态度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为其提供倾诉平台,以对其困惑深入了解,针对性予以疏导。因患者认知能力较差,可就糖尿病病因、机制、注意事项等基础内容简单、多次宣讲,加深其理解,减少恐惧情绪。也可举经治疗效果理想的案例,以发挥榜样的力量,增强患者信心,进而提高其遵医依从。需取得家属配合,使其给予患者更多关爱,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为稳定病情打下良好基础。
1.2.2 饮食干预 需就饮食干预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向患者及家属明确,使其知晓建立正确饮食行为,除可使血糖水平保持稳定外,还利于整体病情的恢复,以促使患者良好、科学饮食习惯的养成。同时,还需发挥家属的监督和照护作用,避免患者出现饮食不节等不良现象。每周护理人员需对患者体质量安排1次测量,依据体质情况,结合病情,就适宜的饮食方案制定。
1.2.3 运动干预 待患者病情稳定,身体状况许可,可鼓励适度参加文体活动,行运动锻炼。文体活动包括下棋、唱歌、文艺演出等,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运动锻炼包括打球、散步、做操等,以增强患者体质。但需注意运动的强度和力度需因人而异,避免出现因强度过大引发患者过度疲劳而出现意外的事件。可取得家属配合,督促患者做些简单的家务,如铺床、洗碗等,促使患者在运动锻炼的目标达成外,还可对完成独立生活能力的练习,增强其回归社会的信心。
1.2.4 用药指导 针对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治疗的目的,是在将血糖合理有效控制外,还需起对其它并发症预防的作用。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遵医用药的重要性,使其明确相关注意事项。在具体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监督患者完成服药动作后方可离开。
1.2.5 安全防护 对患者病情密切监测,及时将风险因素找出。若患者情绪、日常行为、语言有异常,应做好交接班记录,提高责任护理人员看护、巡视力度。针对兴奋躁动及有自伤、自杀倾向的病例,需做好保护性约束[3-4]。
1.2.6 防范精神症状复发干预 精神分裂症属一项较为典型的心身类疾病,患者行為能力差,缺乏遵医依从,有较高复发风险,在合并糖尿病时,使病情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通过针对性护理,促使糖尿病病情稳定,患者主观感受好转,可提高其对糖尿病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明白两种疾病间可互为诱导的关系,能增强用药依从,建立规范的生活习惯,使血糖保持稳定,避免心身因素引发的精神症状复发。
1.2.7 延续性护理 待患者病情控制,康复出院后,需通过有效的联系方式,积极做好随访工作,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检出异常需强调立即来院处理。同时,与社会相关部门联系,提供给部分具劳动能力的患者从事力所能及工作的机会,或提供经济方面的帮扶,全面稳定患者病情。
1.3 指标观察
①血糖情况: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②依从性:对比两组干预后遵医依从率,均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评估,总分100分,≥80分为依从;③生活质量:对比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心理状况、社会功能、躯体情况,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理想;④对比两组复发率和再住院率。endprint
1.4 统计方法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 13.0统计学软件,组间计量资料如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如依从率、复发率、再住院率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对比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躯体状况、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依从率、复发率、再住院率
观察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出现波动时,除负性情绪加重外,还可加重在精神症状,使认知功能显著下降,遵医依从性差,无法更好对临床医护配合[5-6]。该次研究中,观察组重视行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首先,行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负性情绪,稳定血糖水平;行饮食干预,可从饮食环节对血糖控制,避免出现血糖波动引发的异常;行运动干预,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行用药指导,可确保患者安全、规范用药,降低不当用药造成的危害;行防范精神癥状复发干预,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规避精神分裂症复发事件;行延续性干预,可对患者后续康复进行指导,提高整体生活质量。结合该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遵医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保持血糖稳定,增强遵医依从,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蕊,陈秀珍,欧敏泓,等.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患者影响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1(5):51-52.
[2] 王红娟.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1):222.
[3] 李金红,尹利.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2):3403-3405.
[4] 刘洪.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6):157-158.
[5] 李莉娥.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6):14-15.
[6] 臧秀萍.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65-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