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2018-02-11王溪明
摘要: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法律的稳定性能让其有着时滞性特征,而经济法的滞后性给政府的宏观调控带来了不良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法和经济政策的互相作用也会进一步强化。因此,二者的协调一致显得十分关键。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经济法和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的重要性,进而对二者有效配合方面提升了相关建议,有利于构建富有浩力的动态体制。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政策;协调配合
中图分类号:F120;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5-0194-01
作者简介:王溪明(1987-),男,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因经济法具有内在的局限性,在法律实施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客观上需要科学化的经济政策加以协调与配合,经济法和国家的经济政策皆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陷,在进行调节经济活动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进行优势互补,对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关系调节和管理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一、经济法和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的重要性
(一)经济政策对于经济立法起到导向作用
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形势下,推行资本的双向开放的决策,要求对于国家经济及全球的经济形势实时进行制度反映,以更好地顺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但是,经济法具有較强的滞后性,因此不能随时反应日益复杂的经济,对于新兴的经济关系也不能更好地调节,而经济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随时对于社会的新问题加以制度回应与调整。因此将经济法和经济政策进行配合,对于及时、有效地化解复杂的经济问题,保障市场经济秩序是有利的。
(二)经济政策可以对于经济法进行弥补
第一,展开经济立法活动与修法须经过特定的程序,具有充足的时间。即便修改成熟的经济法内容,再进行市场新问题的解决往往也会来不急。第二,若对于社会经济的问题,如“市场“或“政府”的失控问题不予理采的话,则经济法的威严将逐渐消失,这样也会导致社会经济呈现混乱的局面,必会给国家的社会经济利益带来巨大损害。因此,基于经济政策的适应性,可以通过相关的经济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这也符合经济法中对于公平和效率的内在要求。
(三)经过法律化的经济政策其权威性加强
为确保长期稳定的经济政策得以顺利实施,需通过法律程序把其划为经济法的范围。另外,经过把经济政策的法律化转变,有利于依靠法律的强制性确保经济政策的有效实行。如财政的政策,因其灵活性与及时性特征,在进行财政改革时,先颁布相关政策,过些时间,再将其实践经验划入财政法的范围中加以法律化,让其与法律融合。这样,经过财政政策与法律的配合协调,有利于国家对于经济问题的平衡,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二、关于增强经济法和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的策略
(一)经济法与经济政策在确立时要坚持科学原则
第一,经济政策在制定时要依据科学的原则。经济政策要和现行的经济法相一致。经济政策的内容、主体、形式等要认真遵守经济法的相关规定,在较为完备的经济立法中,确立经济政策要在经济法构成中展开。第二,经济政策坚持法律性。关于与客观规律相符的经济政策也要把握机会使其升为法律,具有法律性能,以强化经济政策的权威性,进而达到实施效果。
(二)财政法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第一,财政法和财政政策要依据其特点确立具体的范围。对较为灵活的财政政策,适合应用政策,只是这一操作程序可依据法律来确定,以确保财政政策的合理性和民主性。第二,强化财政法和财政政策制定中的有效沟通。因财政法和财政政策其制定的主体、程序等有差异,难免有些冲突,为化消二者的矛盾,实现更好地协调,在制定中建立一种沟通体制,如制定预算法时建立预算工委和财政部的预算编制、审查及批准等相关机制,以提高财税预算的效果。第三,重视财政法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主张财政政策与财政法实施过程中的配合。财政政策的有效落实可以推动财政法的实行。因此,在实行财政法时,要实时关注财政政策的走向,执法过程中有效应用财政法相关原则,利用法定的自由裁量权逐渐消除和政策之间的摩擦,让财政政策与财政法在动态过程中实现配合,以取得财财政法实行的良好效果。
三、结语
经济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在维护社会正义与调节市场经济中起到重要意义。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形势及市场经济的变化,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新问题,经济政策既对于经济法加以有效地引导,又对其进行补充。如财务法与财务政策的有机结合可更好地推动财政法的实施。为此,相关部门加强经济政策与经济法的协调配合,可以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展开良好地调控与规范。
[参考文献]
[1]张敏敏.论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J].知与行,2016(10):41-44.
[2]李伯侨.试论经济政策与经济法的协调[J].社会科学研究,1988(0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