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建国初期上海失工转业训练制度与实践

2018-02-11吴文俊

法制博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建国初期上海

摘要:建国初期,上海遵照中央关于失业救济的政策法令,结合本市实际和需求对失工展开了转业训练工作。上海党政主要通过自办、合办和委办方式,培训提升失工的政治文化水平和技术业务水平,帮助他们创造必要的就业条件、获得“再就业”机会,同时亦为国家经济建设需求提供了大量技术业务性的人力资源。因此,转业训练是一项积极有效的失业治理举措。

关键词:建国初期;转业训练;失工;上海

中图分类号:D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5-0001-04

作者简介:吴文俊(1980-),男,汉族,江苏丹阳人,苏州大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法学讲师,主要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政策研究。

“转业训练既是劳动自救的一种形式,也是新中国最早的职业培训方式。”①1950年6月17日,政务院劳动部颁布的《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中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了“转业训练”,该办法规定:“失业工人救济处应会同市总工会及有关部门有计划地配合救济工作,对失业工人分别予以适当的教育,提高其文化、政治、技术水平,并尽可能根据社会需要,组织各种转业训练。”并对失业工人的转业训练方法做出规定:“(一)对于参加以工代赈或生产自救的失业工人,组织业余学习;(二)对于尚未参加以工代赈或生产自救的失业工人,尽可能在自愿原则下组织集体学习或转业训练;(三)在失业工人中,选拔有革命斗争历史者,或过去在生产中、或在以工代赈中起积极作用并有相当文化程度者,开办干部培训班。”“凡参加干部训练班学习的失业工人,由学校供给食宿,并根据各人情况酌量发给救济金。”②1950年开始,上海全市举办了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转业训练。就其类型而言,主要分为:一类是提升失工政治文化水平的訓练;一类是提升失工技术业务水平的训练。

一、失工政治文化水平提升训练

上海市失业工人的政治文化教育工作是随着救济工作之发展而发展的。上海失工救济会按照各项救济工作的性质,运用各种方式,在失工中进行文化、政治、宣传教育,一则能启发阶级觉悟,提高政治认识,发动他们做好救济工作;二则加强文化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为转业就业准备了条件。自1950年5月起至1951年6月止,这一年中(特别是1951年2月前)上海失工救济会侧重对失工政治文化水平的提升训练,并获得了较好效果。这一时期的训练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分述如次。

第一阶段:1950年5月至6月,这时期是上海失工救济会的筹备时期③。在5月下旬,该会举办了两期失业工人干部训练班,共计“吸收失业工人一千三百多人”④。第一期干部训练班毕业的770名失业工人,大部分都被选拨至上海失工救济会担任干部。第二期干部训练班毕业的580多名失业工人,主要分配到以工代赈工作中担任管理员和工赈站站长的职务⑤。

第二阶段:1950年7月至9月,该时期上海失工救济会业已成立,且失业工人登记组织工作亦全面展开。7月,在上海失工救济会的统一领导下,由各区产业工会分别借用大、中学校教室,广泛开办了失业工人暑期学习班。参加暑期学习班的失业工人分别来自全市13个产业工会,共计6779人(占所有失工人数的1/10)⑥。本期失业工人暑期学习班,学习时间为1个月。失业工人学习内容以政治为主,文化为副。政治课包含目前形势、失业原因、救济办法、社会发展史、国际主义教育等;政治学习是采取大课教学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另外三分之一时间则学习文化,文化学习乃是发动群众,运用以工教工的方法,挑选文化水准较高的失业工友去教识字少或不识字的工友。就该阶段整体成效论之,“由于文化政治水平提高,普遍启发阶级觉悟。其后,本会开展工赈工作时,颇多学习过的失业工人参加了工赈工作,在实际行动中都表现得非常认真,极大部分成为积极分子。”⑦然而,这阶段的政治文化训练工作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一是上海失工救济会开办的学习班都较短期,缺乏长期规划性;二是上海失工救济会在办学习班和转业训练方面,对产业工会举办训练班不敢放手,但另一方面对产业工会已办的学习班则又缺乏组织领导和检查督促;三是上海失工救济会只知发挥学习班的一套,而缺乏培训方式的多样性。

第三阶段:1950年9月至11月底,由于上海失工救济会工作逐步在向以工代赈、生产自救方面发展,尤以前者之发展更为迅速。“从二三千到一万多人,为了使生产正常,工友情绪安定,必须要配合教育工作,提高失工政治认识。于是在各单位推进了读报、黑板报工作,还利用了漫画、放映电影、文工团演出等方式,扩大宣传教育基础。”⑧在这基础上逐步开展了经常性的文化学习,为以后的工赈教育打下了一个坚固基础。该阶段后期,上海失工救济会逐步将教育工作转向转业训练,开办了土改训练班、文教训练班、工赈干部训练班,并筹备工厂卫生人员训练班、机械技术训练班、测量绘图训练班、驾驶人员训练、贸易会计训练等。具言之,(1)土改训练班:共吸收学员460人;(2)文教学习班:共吸收学员480人;(3)工赈干部训练班:吸收学员500人。这一阶段的文化政治教育工作,“就前一项配合以工代赈、生产自救的宣教工作来说是摸索时期;后者展开失工文化教育来说是酝酿时期。”⑨

第四阶段:自1950年进入1951年,由于经济情况的好转,失业人员转业就业的机会日渐增加。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1951年2月上海失工救济会提出了失业工人救济工作以转业训练为重点的政策方针⑩,积极解决失工出路问题。这一阶段,失业工人参加文化政治学习的人数,由最初1000多人,至1951年6月底已发展到了24000多人。另外,这个阶段“经过参干、抗美援朝运动、失工代表会议、‘三四、‘五一大游行”,失业工人的政治认识有了飞跃的发展。他们中“除直接参军,提出保证搞好学习,工赈,生救工厂加紧生产,发动捐献外,很多积极分子自动的在各区担任义务干部或小先生工作,协助救济工作的推进。”11

毫无疑问,在提升失工政治文化水平训练方面,上述开办集中膳宿的训练班有其特有的优势和良好的效果。但是,“因房屋与条件上的限制,未能普遍吸收失工参加学习”12的窘境却客观存在。如何扩大失工(特别是单纯救济失工)受训面和维持他们受训常态化?上海失工救济会以办“失工夜校”的方式,巧妙的解决这一问题。1950年11月1日,上海第一所失业工人夜校——南区失业工人夜校正式开学。至1951年2月,上海失工救济会已办了10个失工夜校,其中单纯救济失工参加文化学习人数达3000多名(含里弄学习人数)13。

二、失工技术业务水平提升训练

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并针对各企业单位普遍缺乏技术人员以及上海失业工人大都无技术的状况,上海失工救济会从1951年2月开始,重点开展了提升失业工人技术业务水平的培训工作。提升技术业务水平类转业训练,包括业务类训练和技术类训练。技术类训练主要含有化工、轻工、建筑、汽车驾驶、电机、机械、海员、土木测量、裁缝、印刷、纺织、造纸、市政、拖拉机驾驶等训练工种(专业);业务类训练主要含有会计、统计、俄文、文教、卫生、保育、邮电、铁路、税务、贸易、财经、司法、公安等训练工种(专业)14。

建国初期,上海市提升技术业务水平类转业训练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自办和合办转业训练班;另一种是委托公私营工厂艺徒训练。

(一)举办技术业务转业训练班

1951年,上海失工救济会利用“空闲的厂房,破旧机器”,同时又“添设一些设备和厂房宿舍”,开办了转业训练班。转业训练班开始之初,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干部不够”。一般而言,办一个训练班需要有一整套工作干部,当时特别缺乏的是掌握全面领导和政治技术的干部。其原因在于:一面是各企业单位都需要技术人员,能出较高的工资到处聘请;另一面是上海失工救济会的待遇过低而招不到人,已经参加救济会工作干部中,个别人亦有“不安于位的现象”15。但是,上海失工救济会仍努力克服困难,1951年上半年举办了10期训练班,详情如下表116所示。

由上表1可见,上海失工救济会举办的10期训练班,每一训练班容纳学员约100至400人,共有2006名失工参训17。训练班的训练期一般以6个月为一期,最长期为9个月,最短期仅2个月。学习内容所涉面较广,既有业务方面的培训,亦有技术方面的培训。此外,转业训练班均有专人负责,办班地点相对较为分散。总言之,透过上表我们可管窥转业训练班在其初始期的一般概貌。

转业训练班在开办进程中,由于训练内容面广、工种多和训练经验缺乏以及“各方面的联系又不很够”18,以致训练工作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从而造成了训练与需求存在一定距离的脱节。主要表现为培养的失工学员未能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而人力财力上形成了极大的浪费。上海“三反”以后,失工救济会在原有基础,对转业训练工作加以整理巩固,“集中力量以五金机械训练为主”19。随之,撤销化工班(化工人员出路困难),分别将俄文训练班、戚墅堰铁路工厂机械班等单位划归有关单位领导。将原有第一、二、三机械班整理扩大,并筹备了第四、第五机械班。1953年后,失工转业训练班均划归上海市劳动局领导和管理20。

市劳动局与其他单位合办训练班。例如,1953年上海市劳动局与华东建筑工程局设计公司合办了建筑转业训练班。该训练班共吸收失工学员407人,他们“结业后除少数政治、技术不符合条件外,全部分配给华东设计公司、上海建筑工程局、华东海军工程部和中央船舶工业局等有关单位,从需要数字来看,尚嫌不够。”21但是,后来因华东工程建筑工程局“需要人数已经满足”,1954年上海市劳动局只能将建筑转业训练班,由合办改为自办,失工参训人数和训练工种都作了相应的缩减22。又如,劳动局还分别与上海通用机器厂、虬江机器厂、戚墅堰铁路工厂等合办过三个机械班,但是由于上述各厂均属中央领导,本单位需要自行训练而停止了合办关系。合办转业训练班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优点体现在:一方面“训练的要求按照用人部门的需要决定,目的十分明确,训练内容可以不求广泛,而求精深,形成专业化的训练”23;另一方面又能事先解决训练以后的出路问题。缺点则为:可持续性欠缺,因为合办训练只为了满足合办单位的需求,当合办单位需要人数满足时就不愿再合作。譬如上述各种合办训练班,“均因训练一期以后由于合办单位满足了用人需要而停办。”24

据档案中的统计数据显示,1951年至1955年8月止,上海市劳动部门通过自办和合办技术业务类转业训练班,共计培训了29338名失工。具体内容,见表225。

(二)委托公私营工厂艺徒训练

所谓委托公私营工厂艺徒训练(简称“艺徒训练”),即由上海失工救济会和市劳动局与公私营工厂签订托训合约26,并组织青壮年失工以艺徒身份进厂培训的一种转训形式。艺徒训练较上述技术业务训练班有其两大显著特征:(1)它是一种充分利用公私营工厂之生产技术设备和人员力量,进行培训的转训方式。(2)它是一种通过“以师带徒”之法,现场培训式的转训方式。

1951年,上海市失工救济会和市劳动局共同拟定《关于委托训练失业工人组织条例的初步意见》27,组织了一批青壮失业工人委托公私营工厂进行培训。艺徒训练独具的优势应值得肯定,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托训部门训练费用省。一方面可利用各厂原有老师傅及生产设备进行训练,托训部门除负责组织、调配责任外,不必另行再配备转训干部,亦不要筹设厂房和机器。另一方面由于训练本身结合生产,艺徒在训练后期对厂方生产上有很大帮助,因此托训部门不仅不必支付训练费用,相反在训练后期则由训练厂方酌给艺徒一定的津贴(但艺徒前期学习时的伙食费由托训部门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补贴)。二是艺徒进厂学艺进度快。艺徒进厂后可获得充分的实际操作机会。根据已有事实证明,学习一年后艺徒的技术水平并不比三年的学徒差,这也从一点证明旧学徒制的不合理。三是训练工厂生产受益多。艺徒训练是有利于训练工厂生产的。因为艺徒训练结合生产,艺徒在前期学习时,并不加重厂方的额外负担,而且在后期(熟练期)对训练工厂在生产上有很大的帮助。

三、失工转业训练之成效评析

概言之,建国初期上海失工施行转业训练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为失工创造了就业条件,使他们获得了“再就业”机会。当时,失工经过训练后,基本都能分配工作,但是由于训练方式不同出路上也存在不同情况。例如艺徒训练,一般都规定训练单位有优先录用权,结业后由原厂吸收的约占总数的70%以上,其余则由劳动部门在本市范围内陆续分配;合办的训练,由于事先明确适应合办单位的需求,故结业后基本都有原单位负责吸收;自办的训练,机械方面都能分配至国家重要的建设部门,多数在东北、华北、华东,少数在上海28。二是为国家经济建设需求提供了技术业务性的人力資源。例如,1951年至1955年8月上海通过转业训练共计培训失业人员40016人,其中培训结业人数为26822人29。三是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后的后备技术工人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首先,各种转业训练班不断巩固提高后,成为很好的培训基地,也是具有很大特点的培训形式。其次,艺徒训练的转训形式,对废除旧上海剥削压迫与打骂虐待学徒的制度,建立新型的学徒制度提供了重要经验。最后,一大批培训工作的干部和师资队伍迅速成长,劳动部门和一部分厂矿企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培训机构初步建立,这些都为培训工作事业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30。

[注释]

①苏树厚,段玉恩,张福明编.新中国劳动制度发展与创新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77.

②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631-632.

③<上海市失业工人临时救济委员会全体委员会会议及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筹备会议成立大会和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记录>.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17.

④<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关于开展失业工人文化政治教育工作报告、计划和总结>,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49.

⑤<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处关于文化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报告>,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49-1.

⑥<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关于开展失业工人文化政治教育工作报告、计划和总结>,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49.

⑦<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关于开展失业工人文化政治教育工作报告、计划和总结>,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49.

⑧<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关于开展失业工人文化政治教育工作报告、计划和总结>,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49.

⑨1950年10月,上海失工救济会进一步确定了以文化教育为主的工作方向.(<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关于开展失业工人文化政治教育工作报告、计划和总结>,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49).

⑩上海市失工救济会于1950年实施的提升技术业务水平类转业训练成效并不明显,至当年12月底仅训练3000多人.(<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1950年工作报告>,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10-1).

11<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关于开展失业工人文化政治教育工作报告、计划和总结>,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49.

12<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处关于文化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报告>,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49-1.

13<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关于开展失业工人文化政治教育工作报告、计划和总结>,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49.

14<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154.

15<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关于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处转业训练工作情况的报告>,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39-1.

16<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关于转业训练工作情况的报告>,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39-20;<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关于转业训练单位概况一览表>,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39-30.

17参训的失工学员均由上海失工救济会供给膳宿及学习费用.

18<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关于失业工人救济与转业训练工作情况的报告>,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26-6.

19<上海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关于1952年救济工作总结和关于失业工人救济与转业训练工作报告、请示>,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9-1-26.

20沈智,李涛主编.上海劳动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106.

21<上海市劳动局关于报送三年来失业工人转业训练工作报告>,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7-1-1424-13.

22失工参训人数减少了100名左右;训练工种由原来七项,减至结构、测量和建筑绘图三个主要工种项目.

23宁人.上海建筑技术人员训练情况介绍[J].劳动,1953(04):13.

24<上海市劳动局关于报送三年来失业工人转业训练工作报告>,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7-1-1424-13.

25<上海市劳动局关于上海市1949年6月至1955年劳动统计汇编>,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7-1-59.

26失工仅以“艺徒”身份进厂训练,但他们与训练工厂并无劳动雇佣关系,这严格区别于当时的雇佣学徒.

27沈智,李涛主编.上海劳动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106.

28<上海市劳动局关于报送三年来失业工人转业训练工作报告>,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7-1-1424-13.

29<上海市劳动局关于上海市1949年6月至1955年劳动统计汇编>,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127-1-59.

30<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157-158.

猜你喜欢

建国初期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建国初期农村宣传网制度述评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论建国初期大行政区体制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现代启示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