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报告
2018-02-11
除了C柱特征一脉相承,今天的Ignis与80年代Whizzkid还有其他共通处吗?
在80年代初要找一身是劲又养眼的后置发动机汽车,选择自然而然只有一个。不是911啦傻瓜,而是一款堪称史上最伟大量产车的日本外销货——有请铃木Whizzkid,想賣弄知识的朋友不妨称之为铃木SC100GX Whizzkid。
WhiZZkid在1977年以Ce rvo名义于日本推出,载有一台气喘吁吁的539mL 21 kW三缸二冲程发动机以应“K-car”法例。1979年登陆英伦时用上动力强劲得多的970mL 35kW四缸发动机,不但博得Whizzkid这一绰号,更马上吸引了一班好奇心重的英国买家,在三年销售期内共计卖出了4693台。不过基于车身钢材比香蕉皮烂得还要快,尚存英国的Whizzkid只有20台。
Whizzkid第一个特征是体型细小,简直小得离奇,小得比我家厨柜内的即泡燕麦包装盒还要小,车身长宽分别是3.19m和1.22m,比诸smart ForTwo只是长了一丁点,宽度却窄上好一截,何况ForTwo只有俩个座位,hizzkid却是四座。虽云四座,乘客真的要十分娇小才好使用后座。把后窗打开的话会好得多,既可降低空间压迫感,又可以在类似911的车头行李舱之外提供额外载物空间。
既然来到车尾,那就顺便端详一下那台架在后轴上方的发动机,以及在Ignis身上重现的粗壮C柱和川字形通风口(为了配合较沉重的970mL发动机,铃木不得不在车头保险杠加添压舱物以平衡两端重量,但整体重量也不外乎655kg)。
开Whizzkid或多或少会遇上一些单独来说“极其惊险”的状况,但整体上反而令人更加觉得这是不枉此生的体验。好像方向盘的位置莫名其妙过于偏右(踏板则过于偏左),不扭上四分之一圈的话前轮基本上毫无转向意欲;又或者后视镜上冒出来的纵是菲亚特500,压迫感也胜似被大卡车穷追的脆弱感……总之别有一番滋味。
Whizzkid不是飞毛腿,16.5s完成0至100km/h冲刺的厂方测试结果便是最有力证据。可是实际开起来,你又会马上忘记这一点,因为屁股实在太贴近路面,脸庞实在太接近挡风窗,速度感反而格外强烈。不,岂止速度感强烈,这个小家伙简直干劲冲天,动若脱兔,敢于挺身而斗。加上发动机在背后嘶嘶怪叫,我很快便忘却这是车龄相当高的稀有货色,只管把转速催至7000r/min,在每一个弯都毫不客气直捣黄龙。它就像精力过盛小傻犬,甚至令我忍不住脱口轻呼痛快,岂不怪哉?
最怪的是那些川字纹原来并非徒具其形的润色。Ignts和Whizzkid其实形神俱似。别看它轮拱相对丰满,身上多了一双车门,悬挂模仿SUV格外升高,发动机又移师至车头,Ignis跑起来浑身是劲,完全秉承了那种似乎只有日本小车得其奥义的热诚拼劲,无论何时何地都容许驾驶者钉死油门榨干发动机,因为小车本来就应该这样开。就此而言,铃木仍然比其他人做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