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的形态演变及其生成逻辑探究*

2018-02-11屈云东

关键词:涂鸦媒介受众

屈云东,朱 力,毛 寒

(中南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媒介分析引入设计学的研究思路已成共识,视觉信息的跨媒介传达在文论研究中也越来越有影响。媒介的形态演变无疑由技术所助推,而按照麦克卢汉的视角,媒介和技术最终都会被还原为“信息”。“信息”的交流方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将得到全面的延伸和展示,以“复制为手段、声光电为媒介、影像为形态、仿像为特征”的信息传达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介形式的划分,灵活地植入当代视觉信息传达设计发展当中,并跨媒介传达到社会形态、经济生活、科技成果、流行时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特有的视觉文化现象和形态演变特征。

一、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形态演变的基本特征

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的形态演变呈现出表达媒介的多维化、视觉的信息化和信息的视觉化、视觉信息的跨媒介叙事、数字媒介的虚拟与交互性体验等基本特征。

(一)媒介表达的多维化

媒介是视觉设计师传递观念、思想和行为的中介,是一切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渠道。多媒介或跨媒介的信息表达已成为设计师的设计自觉。视觉信息传达的媒介多维化主要体现在媒介物质、媒介技术、媒介意蕴和媒介制度四个维度。首先,媒介物质维度表现为设计师对物质媒介的再创造、空间环境媒介的再利用和数字媒体的再运用等,呈现出身体和工具书写、技术的复制性、元技术的影响等三个层面的物质载体,从物质到媒介呈现出可供性、嬗变性、技术动量的三级传播特点,丰富了信息的传播手法,扩大了设计创意的广泛性,带来了人机互信的跨越式改变。其次,媒介技术表现为作品的实现与艺术的表达更需要技术的支持,在新技术的基础上表现着思维与情感,艺术创新的过程就是设计师的创意与新材料、新技术结合的过程,伴随着每一次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设计师在这一波新浪潮中会快速地投入全新设计形式的探索中,利用诸如声、光、电等多种传达技术对作品主题进行诠释和演绎,由此也催生出了许多颠覆式的创新,创作了形式丰富的设计作品,为观众带来了多重性的感官体验。再次,媒介意蕴维度表现的是传播的话语、体裁与形式,强调媒介即讯息、媒介的可控制性和可转译性、文本和互文性、从初级文本到超文本等方面的话轮转换,并使得传播向其他社交活动转变。最后,媒介制度介于行动与结构之间,强调启发思维的制度,在媒介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提供一个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和国家的框架模型,以作为政治组织和讨论的方式、广告载体和商业管理的工具、文化表达和设计创新的形式。

(二)视觉的信息化和信息的视觉化

视觉元素在当前数字媒体的应用呈数字化的形态飞速发展,从文本到图像、从具象到抽象、从线性到交互、从真实到虚拟,视觉的冲击形成了我们今天以“视像”为主的文化特征,视觉设计在不同媒介环境下的信息架构、信息传播等方面的成因也随之改变,信息传达方式开始由文本传播向视觉传播转型,由传统的语言主导型向图像主导型转变。视觉的信息化是一种将可视的形象作为信息处理的设计过程,它将视觉形象经过设计师的主观加工后被赋予成内含寓意的信息,通过感官产生视觉识别,然后经由大脑的分析产生视觉认知,进而促发心理现象和行为。经过以上对信息的收集、输入、加工、存储和传输,视觉与信息完成了配对,形象与识别完成了认知,最终完成视觉信息设计的有效传播和反馈。

信息的视觉化是一套完整的将所要表达的信息、思想、观念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逻辑概念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可视化形象转变的设计过程,即概念视觉化的过程。它是以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为背景,孕育产生的跨领域、交叉性、多学科参与的视觉设计概念,用以解释信息的科学可视化、数据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介于数字信息分析和视觉表达策略之间。信息的视觉化通过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形成的非物质的交流和沟通的设计,不仅可以应用于抽象数据的解析,还可以向基于文化认知与传播的方向发展,向非物质媒介形态的传播方式转型。信息视觉化追求的目标是通过揭示、阐明、解释那些隐含的、复杂的以及含糊的资讯和意图,将复杂的信息简洁化,将逻辑思维视觉化;通过组织复杂的信息资源和组织结构,将大量的数据集构成数据图像,形成信息形象化、秩序化、全景化的设计特征,提供用户富有美学特征的视觉理解和准确分析,并做出最优的信息判断和信息决策。同时,受众在交互体验和实时动态效果中也达到对视觉信息传达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欣赏。

(三)视觉传达的跨媒介叙事

超越表象,视觉与叙事双轨并进,视觉的叙事转向是视觉信息传达的重要特点。视觉叙事(visual narrative)是借助视觉性来进行表述故事的活动,将故事文本当作社会文化的文本切片来研究,与视觉文化领域里的电影、展示、摄影、广告等视觉文本进行贯通和并置,视野得以扩展,对文本切片的分析和阐释也更加深入,深化和拓宽了信息与视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需要故事”的时代背景下,以信息传达为出发点,从叙事学的角度来探讨视觉跨媒介叙事,涉及故事建构和跨文本转换,是当下媒介融合语境中对视觉传达研究的重新认识。

跨媒介叙事是一种基于“互文性”的心理模型建构,存在于不同媒介中的不同故事文本相互关联而互不冲突,并共同创造出新的意义。我们把“视觉”理解为叙事方式或叙事承载物,而设计师正是通过不同的媒介平台向受众传达相对理性的“视觉”信息。[1]26-32跨媒介的文本转化形式正是连接话语层面的差异性和故事层面的相关性之间的桥梁,并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可供延展、对话的故事场域,建构故事场域的契机通常来自于消费者自下而上的自发选择。受众渴望有故事的信息传达,而跨媒介叙事最能满足受众的情感诉求,基于情感的设计就是要创造一个能让消费者融入其中并产生共鸣的情境,没有一种表现形式比跨媒介叙事更适合用来反复表达作品所隐含的故事情节和价值意义。跨媒介叙事运用各种媒介,把需要传达的文本和信息依据叙事学理论转化为受众喜闻乐见的叙事体验,使受众以跨媒介的方式参与到故事世界中,提升信息认知,实现信息优质高效的传达。受众的沉浸式参与是视觉传达跨媒介叙事的逻辑动力,受众通过参与互动交流、游戏等方式享受故事趣味和接受信息,跨媒介叙事则几乎出现在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刻让他们沉浸在故事世界中,正是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平台、传播策略和传媒产品来建构一个可延展的衍义性很强的故事以建立感性联系、谋取资本增值。

(四)数字媒介的虚拟和交互性体验

技术是数字媒介发展的基础,创意是数字媒介艺术的灵魂,交互方式是技术与创意的融合。数字媒介改变了传统视觉传达的单向传播方式,完善了视觉信息传达的传播机制,由于其传播渠道本身所具有的多样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特有的交互化沟通方式,意味着数字技术支持的传输载体表现形式更复杂,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有互动特性。数字媒介主要利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特点,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向用户提供信息,集教育、时讯、生活、文化、娱乐等各领域服务于一体,在数字媒介平台上利用多种介质如传感、显像、灯光、声音等多种技术手段将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表现与传播,以求达到真实生动的艺术效果。数字媒介的虚拟和交互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人为本”的操作便捷性。不论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还是网页设计的选择,都需要细致考虑用户的心理需求和使用便利,方便复制、存储、传播;(2)作品的参与性表现。受众的角色从被动接受信息向及时获取与发布信息转变,成为信息参与式设计的一部分;(3)多感官互动。包括从人类五感的维度,对于视、听、触、味、嗅五种方式的信息传递,达到交互、沉浸、体验和想象的极致愉悦感,其中,多感互动设计中常运用语音交互和听觉反馈使交互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并且使交互过程显得更加自然,而移动应用中常常使用动态和动画效果来导航或是提升交互的真实感。在视觉信息传达设计领域,交互性并不单指人机交互,交互方式将从“人机交互”向“人人交互”转化,创意也随之更注重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情感化设计将得到加强,即能调动起供需双方的积极性和关联性,提高信息的传达效率并增强受众对信息的兴趣及记忆性互动,使视觉信息传达设计真正实现双向选择的信息传播,能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互动、相互沟通、互动服务,形成有价值的互动信息设计回馈链条。

二、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形态演变的具体表现

新媒介介入下的视觉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晶。新媒介使视觉信息内容更加深化,空间维度得以转换,功能边界发生跨越、表现方式发生多元等,这都给视觉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视觉信息传达设计也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模拟化开始逐渐向立体化、动态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变。对设计师而言,自由的跨界和跨媒介的主动适应更有着深层次的意义,它已经超越了生活与生理的范畴。

(一)字体形态的“平、立、空、动”视觉传达

字体设计跨界书法、雕塑、建筑等物质媒介,字体的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静态平面和视觉阅读,还传递着观念、思想和跨时空展示等。如日本五十岚威畅设计的建筑体字母、公共空间中的金属字体装置“镜面的反射效果”以及为日产汽车公司在美国和欧洲的展示大厅创作的著名字体雕塑等,都是东、西方设计理念融合的典范,他选择立体构成主义的风格表达,使他成为一名同时在视觉传达、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领域有着同样深入和广泛研究的字体设计大师。韩国的安尚秀“提出将文字和声音结合起来,让读者产生更加立体的时空体验,利用韩文字形的复合性,以其与表情文字的相似性,尝试对一种新象形文字进行探索研究。”在字体设计中,他指出不仅要表现文字的音和义,更重要的是要展示它的另一面——赋予文字意蕴内涵和更丰富的视觉形式。中国文字博物馆用汉字“字”为造型元素,建造成了博物馆的入口大门,这是典型的文字建筑,从二维结构跳到三维层面,作品来源于一个平面符号或一个造型,介于建筑俯视图与标识文字之间,组合在一起,成为城市地图,这是一个可以定位空间的指示系统,为建筑设计指路和空间定位,当然也是平面设计的工作,它遵循了建筑与平面设计的内在联系。当这些字体在不同媒介空间转换视觉效果的时候,呈现的是作者对文字及其表达的媒介素养和当代审美。

(二)视觉图形空间化和涂鸦介入城市地景

涂鸦融入当代视觉图形诸多元素,以大胆的符号、反叛的意识、非凡的想象创造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但又没有任何的艺术束缚。涂鸦的形式本体与平面设计天然接壤,表现在字体设计促成字母涂鸦的风格化与情感化、标志设计增进签名涂鸦的形式感与整体感、动漫设计造就涂鸦形象的卡通化与娱乐化、涂鸦与广告设计的互通、与时尚设计的“联姻”,等等。涂鸦的跨媒介运用表现在纸模涂鸦、涂鸦拼贴、网络涂鸦、光涂鸦等方面。如今,涂鸦客们已不再把墙和地面当成唯一的介质,涂鸦扩大到汽车、火车和车站站台等不同空间媒介上,这就带来了立体涂鸦的视觉体验,这种由载体变形所引起的高度错觉和以透视原理在水平表面创造的视错觉绘画被称为街头3D绘画艺术,已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涂鸦对于城市环境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首先,从建筑意义上讲,它延伸了城市建筑的公共空间,为都市平添了许多艺术韵味,比如在二维的墙面上真实地塑造三维空间感,使视觉图形空间化,制造了虚拟的三维空间体验,尽管这种空间延伸可能只是短暂的“视错觉”。其次,它为城市营造了纷繁多样的视觉文化空间,为时尚文化寻觅了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包括与主流文化相异的草根文化、民间文化、边缘文化和亚文化,以及在互联网上生成的虚拟文化等。最后,它形成了新的话语空间,如自由表达、民主表达乃至非主流政治话语表达等,能与更广泛的观众群进行交流,在那些被广告塞满的环境中,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社会评论和自我宣传的平台。[2]114涂鸦的行为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的传达方式,随着涂鸦逐渐进入设计、媒体、电影、音乐、广告、服饰、建筑等媒介领域,涂鸦艺术的跨媒介传达拓展了对权威的反叛、挑战社会规范和争取弱势族群的发声空间。

(三)从logo系统化到品牌的跨界合作

媒介载体的多元化发展使Logo的艺术表现日趋多元化:从二维到半立体,从立体标志到动态标志,从网络标志到互动标志等。现代Logo的概念表达也不局限于标志设计本身,而是更强调标志的综合材料和立体制作,建立标志完善的应用与推广系统,完成从符号到品牌的跨媒介叙事,完善从前期的品牌策划、概念设计、VI设计、产品的外观和包装设计、店面展示与陈列设计,再到品牌营销、多媒介广告立体宣传与后期服务设计等一条龙的设计服务。向消费者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商品信息、消费导向,引发情感共鸣,拉动消费需求,引领行业风向潮流,这才是实现小符号大作为的巨人之路。

品牌不仅以一种logo形象区别于同类,更是企业精神层面的感官创造,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衍生。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往往体现为品牌之间的较量,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品牌或产品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行业相互渗透融合,品牌间相互映衬诠释成为主流。而品牌的跨界合作给品牌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的融合,是打破传统媒介的一种营销方式,可以解锁新的姿势刺激消费者的神经。但跨界的双方必须注重消费群一致性、品牌理念一致性和用户体验的互补性原则,在营销思路、市场地位等方面具有匹配性。品牌间立体的形象角色往往借助于匹配的交易结构、场景性故事、logo形象符号之间的叠加融合来传达,跨界营销的实质是实现多个品牌从不同角度诠释一个用户特征,实现从产品中心向用户中心的转向。品牌跨界合作颠覆了传统视觉感官的表面性、重复性,丰富了品牌内涵,扩展了消费群体,置换了先前固有的“单边主义”模式,突显了产品的消费价值。当不同的品牌精神通过跨媒介传达融入相同的系列产品中形成品牌形象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时,品牌协同效应将产生无法估量的附加值。

(四)展示空间的信息叙事体验设计

展示是以“展示具”为标的物,多种设计元素相结合,四维双向性,以视觉信息传达与沟通为主要任务的活动。展示的空间媒介不仅要满足功能需要,更重要的是能作为大众诉求与资讯传播的载体,为传播交流提供空间,同时也是意义传达的陈述。[3]70展示空间设计利用灵活多变的物质形态,借助环境道具制造虚实相生的视觉互补效应,使受众透过“多元构成”明了主题信息。空间媒介的区域性比较强,与观众接触的时间短,它的空间转换要能够立刻抓住观者的视线,达到空间隐喻的效果,这体现在整体展示环境、物品和运动过程中构成的“互动方式”语法结构,是剧场性的视觉感知、戏剧化的视觉中心、动态化的视觉过程,是对空间象征性、娱乐性和情感表达的极致追求。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正是这一视觉性呈现的典型代表,是展示设计的“宏大叙事”,它把最新的媒介与技术以视觉的方式呈现。利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营造艺术氛围,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传达着关于生活方式、审美方式、文化特征等信息内容,成为关注中国乃至人类未来的国际性展示活动。

展示空间的信息叙事在物理世界中能带给受众身临其境的体验设计,它首先表现在“故事场”的营造,从宏观整体考虑展览故事的结构编排,考虑故事结构是总分结构还是分总结构等,明确故事的开场、发展、高潮和结尾在相应展示空间的安排,控制整个故事发展的节奏。其次,运用各种媒介(如文字、图片、数字剧场、全息影像、艺术装置、行为表演、VR技术等)来营造展示高科技、高情感的故事空间和视觉景观,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真实或虚拟体验,这种体验是沉浸式的感官体验,与文学和电影叙事作品相比,有着在场感和参与感,受众的五感都可以调动起来。最后,进一步扩展受众对展示交互方式和认知感受的多样化,会从“空间媒介”的直接表达以及环境叙述中收获信息的意义,也会对不断创造和改进的展示“观看方式”及创意形态产生更快、更深的理解力,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情感诉求。

三、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形态演变的生成逻辑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的形态演变及其生成逻辑始于时代发展需要并最终指向实践,是跨越性、综合性与历史性的存在。宏观而论,其生成逻辑可以由历史的生成逻辑、外在的生成逻辑、内在的生成逻辑等构成。历史的生成逻辑表现为视觉信息传达的媒介形态经历了口语和书写媒介时代、印刷媒介时代和数字媒介时代,每一次媒介的发展与变革,都呈现了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些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矛盾和问题,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都带来了视觉传达设计表达的解放与自由。但不管媒介形式如何变化,跨媒介时代的视觉传达依旧占据着信息传播媒介的主体地位,视觉传达依旧是五感传达当中最快、最有效的传达方式,新兴媒介也无法替代传统媒介。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需要用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去分析和整理这些不同发展阶段的媒介现象,反对媒介新、旧“二元对立”的价值观,更要反对“平面已死”的论调,坚持视觉传达的设计本体认知,坚持“美美与共”的设计原则,坚持从“传统平面设计”的审美意蕴出发,探索以视觉信息传达为主体的跨媒介传达方式。

外在的生成逻辑表现为接受外在的客观逻辑,接受外部媒介环境的客观改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1)基于媒介审美的客观需要。跨媒介的审美传播是带有传播学理论的美学命题,意指设计师以其独特的媒介形式体验影响着周围世界,表现为媒介为他者而存在的审美召唤。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调动了一切可被感知的信息载体,是一种拥有丰富美感体验的符号系统,设计师利用多种切换手法赋予媒介特别的审美和意蕴,并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多维的审美印象。设计师运用媒介的视觉创造能力已经完成了由呈现图像到传达视觉文化的极大飞跃,而跨媒介的形态拓展更符合现代人追求视觉变化的客观审美心理。(2)基于信息流动方式的客观需求。梅罗维茨认为:媒介形态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交场景内信息的流动方式,信息流动方式的变化又改变了社交场景,交往场景的变化进而导致人们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因此,信息不仅是一种价值体现,更是一种流动着的时尚,一种生活方式。不断尝试打破媒介形态界限,可以催生新的设计族群,产生出的新的信息解读方式和解读关系,这就吻合了视觉消费时代对视觉符号需求的灵活性和丰富性,使得对视觉信息流动方式的运用成为设计策略性的选择。(3)基于受众的参与需求。首先,关怀他者的情结是设计的本质规定性,好的设计作品不是简单直白地向受众推送信息,而是把作品当作是受众心灵和情感的投射,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其次,视觉媒介形态的演变是一种信息源,没有受众的参与,信息传达便没了归宿,就失去了对象和目的,设计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受众的信息反馈是设计活动走向深入的唯一途径,受众在跨媒介传达中体现了自我赋权和个体表达,有自我曝光和自我表演的需要,受众的积极参与也成为媒介形态嬗变的动力。有了参与感便有了设计作品普及的前提,因为受者可以与传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地位上的不平等,在理解的前提下,受众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评价。久而久之,设计和媒介带给人们的神秘感在消退,受众的审美水平在上升,从而使设计形态也呈现出多样的面貌,“一千个人看便有着一千个设计的模样”。

内在的生成逻辑旨在揭示主体自身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内在规律,是对自身认识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发展的坚定信念。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形态演变的内在生成逻辑主要表现为:(1)基于人的主体能力的延伸。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指出:“媒介即人的延伸。”[4]125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同样道理,人的感官刺激和信息接收需要通过媒介的形态变化和技术进步来实现。新媒介和新的传达技术源自于社会科技和人们生活理念的变化,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应运人类改造自然、改善生活方式的自发要求而出现的。媒介在表征事物的同时也在表征人的自身,人在表达媒介的同时也在表达人的自身。媒介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主体能力的彰显,人工智能通过对人类智能的深度模仿,从另一个方向推动着技术的“人化”,媒介技术与身体走向融合。当代的设计认知也已经从对物质欲望的简单占有转化为一种对非物质欲望的视觉猎奇,于是推动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将不再是简单的有机物理属性,更多的是追求数字化技术能够创造出一种前所未闻的视觉幻象来刺激人的眼球,这种由视觉主体带领的关注需求也间接引导新时期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形态演变的更新和发展方向。(2)基于视觉传达认知主体的发展需求。意味着就是要“面向事实本身”的现象学还原的思维逻辑,[5]29回到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的现象本身进行思考。我们面对的是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的必然与事实,是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客观存在,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产生新观念、新视觉的经验总结,视觉传达设计追求的就是这个不断向更合理方向发展的过程。(3)基于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的行为逻辑。维特根斯坦说过:“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6]98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的发展逻辑也正经历着从“事物”(物质)的逻辑向“事实”(行为)的逻辑转换。“事物”(物质)的传达使人理解既定的功能语义和形式喻义,“事实”(行为)的传达使人理解流动的数据、信息、思想、智慧等。[7]136-137显然,后者的理解内容更为深广,更富有价值。传统意义上的“物”(物质)依然重要,但它的职能是充当“事”(行为)的媒介。因此,视觉传达设计思维需遵循“事实”发展的行为逻辑,从注重“实体”转向注重“关系”。视觉传达或许依然离不开造型、结构、色彩、材质、肌理等“物的设计”,但在数字时代,对视觉传达的认知更加倚重包括受众分析、用途预设、行为规划、场景营造等多个环节在内的“行为的设计”。用户也不会满足于孤立的审美对象,而是会从跨媒介传达中获取有意义的见解和用户体验。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行为设计”则会带来“交互形态”的改变,而视觉信息传达的认知主体更是将从跨媒介的交互形态演变中获得新的价值取向。

四、结语

视觉信息的跨媒介传达既可能是对现有媒介的维护和加强,也可能是对它的批评和挑战;既可能是对已然变化的形态的追踪式反映,也可能是对尚未到来的新形态的前瞻性建构。但无论什么媒介,贯穿于我们研究始终的,无外乎是“以人为本”的交流与沟通,传达的信息和观念承载了人类最强烈的希望与恐惧,因此,人作为主体比作为客体的媒介更重要,不是媒介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媒介,要让媒介参与到人构建的现实世界中来,正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解释了认识与对象的一致性问题,找到了科学存在的必然性,即“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

当前,跨媒介传达产生的形态演变现象已不再局限于视觉设计领域,更发生在整个社会形态层面,它的表象是信息技术演变的各种文化效果和社会效果,重塑着我们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理解。对设计学和传播学而言,这既是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不断变化的媒介形态,仅仅满足于在原有的路径上深耕细作是不够的,应广泛吸纳不同学科的视野和方法,借此加强视觉传达“媒介理论”的构建,在跨学科和跨媒介的对话中不断推进视觉信息传达设计的理论创新。衫浦康平是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书籍设计家、教育家,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科毕业,至于他为何从建筑设计转到平面设计,他这样解释:“早年我在做建筑师时,不只是关注建筑的结构,甚至会设想房间墙纸的颜色。我体会到音乐、建筑、绘画等都只是设计的一种媒介,只有把这些方面都掌握好,才能让自己的手握成一个拳头,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具有力量,所以我还在不断学习。”[8]160就此而言,一部视觉信息跨媒介传达的形态演变史,也就是一部与主流设计形态和观念对话的历史,是视觉传达走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以其特有的方式和逻辑,参与和建构了视觉传达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猜你喜欢

涂鸦媒介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创意涂鸦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创意涂鸦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