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发生大肠杆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8-02-11温学锋
黄 洁 温学锋
(河北省秦皇岛野生动物园,河北秦皇岛 066100)
1 基本情况
河北省秦皇岛野生动物园孔雀园共饲养245只成年孔雀。有白孔雀、蓝孔雀、绿孔雀3个品种。饲料以全价颗粒料为主,搭配混合面窝头,时令蔬菜及麻籽。每年进行新城疫、法式囊疫苗防疫,几年来一直未发生过传染性疾病。
该孔雀园于2017年2月10日开始有孔雀发病,到2017年3月15日病情猜得以控制,历时一个多月,共有11只孔雀相继出现病症。其中,蓝孔雀发病5只,死亡2只;绿孔雀发病3只,死亡1只;白孔雀发病3只,死亡1只,活检1只。
2 临床症状
病禽精神萎顿、羽毛蓬乱、食欲减退或废绝,但嗜饮水。眼羞明流泪,结膜发炎,眼球混浊,到后期有的眼睛失明、腹泻、排黄白色稀便且肌体消瘦。张口呼吸,伸颈、甩头并发出“咯咯”声,气管有黏液,从嘴角流出。其中有一只孔雀两腿麻痹无法站立。病程短则为2~3 d,长则达10多天。
3 治疗经过
开始发病出现流泪症状,认为是缺乏维生素A所致,只是在饲料中添加鱼肝油,同时调整饲料,喂富含有维生素A的胡萝卜碎沫及蛋黄。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病理剖检情况,又怀疑是新城疫,于是紧急注射新城疫Ⅰ系苗,同时饮服新城疫Ⅳ苗水,为防止继发细菌感染,普遍投喂氯哌酸。经过上述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控制,7 d后又有新病例出现。于是对全部孔雀又注射喉气管炎疫苗,并把病死孔雀送市畜牧局进行剖检,做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最后确诊为大肠埃希氏菌。因此,立即选用高敏,不产生耐药性的普杀平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1 kg饮水加入2.5%普杀平2 mL,连饮 7 d,停5 d再饮7 d。这样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至3月15日病情得以控制,同时治愈6只病孔雀。
4 病例剖检
病死孔雀普遍气管内有黏液,胸肌充血,气囊混浊增厚,肠粘膜充血、出血。大多数心肌表面有出血点,表现出轻微的心肌炎和腹膜炎。有一例盲肠扁桃体明显出血,肾肿大出血。一例心肝表面附有尿酸盐样沉淀物,肺发炎,出血。瘫痪的那只孔雀表现为关节炎。
5 结语
大肠埃希氏菌是动物体内的常在菌,通常10%~15%有致病性。只有当动物抵抗力下降时才诱发疾病。本菌通过粪便、灰尘等传播给动物,所有年龄的禽均易感。此病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性,河北省秦皇岛野生动物园孔雀发病正是冬末春初,天气乍暖还寒之时,再加上此时时令蔬菜、水果缺乏,营养不全,从而造成其抵抗力下降而促使发病。因此,防治该病必须做到保暖、防饥饿;满足全价营养饲料;搞好饲料,饮水及舍内卫生[1]。
大肠埃希氏菌对多种药物敏感,一旦发病关键是尽快确诊,选高敏不易产生耐药性的药物进行及时治疗,可达到理想效果。河北省秦皇岛野生动物园孔雀发病之所以病程长达一个多月,就在于没能力及时确诊选用高敏药物进行防治,从而造成11只发病,5只死亡的后果。
类似于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病症,可由许多其他微生物引起。本病易和新城疫、喉气管炎、衣原体病相混淆,应加以区别。新城疫也出现呼吸道和腹泻的症状,但是新城疫发病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可波及周围区域的所有禽类,并且有神经症状出现,病理剖检可见腺胃乳头出血。喉气管炎也是表现呼吸道症状,但喉气管炎首次发病常呈爆发,发病率可达90%~100%,并且具有典型咳嗽,咳血及高死亡率症状。病理剖检可见喉气管内有明显的出血点和出血环。衣原体可引起呼吸道、结膜炎、腹泻症状,但此病常伴有体温升高,头部肿大病症,病理剖检可见肝、脾、肺充血肿大[2]。
诊断此病,其发病过程、临床变现和病理剖检只能作为参考,最后必须经过实验室诊断,做病理原菌的分离和鉴定,方可确诊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