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海西模式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倾力打造青藏新甘四省区交汇地区社会治理新模式
2018-02-11李小强通讯员鲍赟
见习记者/李小强 通讯员/鲍赟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入藏通疆连甘的重要大通道,是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重要的交汇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担负我国稳疆固藏的特殊责任。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以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海西州委、州政府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加强顶层设计、高端谋划,通过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海西模式”,使海西州成为稳疆固藏的“稳压器”和“防火墙”。2017年9月19日,海西州再次被中央综治委授予“2013-2016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地、州、盟)”荣誉称号,海西州也连续两次捧回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边界公安检查站:社会稳定的“防火墙”服务群众的“暖心桥”
海西州地处青藏新甘四省交汇地区,极易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过路地和藏身地。为了维护四省区安定,依法惩处违法犯罪,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边界公安检查站应运而生。目前,海西州5个边界检查站分别设在格尔木市(两个)、茫崖镇、冷湖镇、柴旦镇。
以茫崖边界公安检查站为例,检查站2015年12月建成,平均每天有1000多辆车1000多人经过。自建站以来,共抓获“网上在逃人员”31名,缴获毒品390余克,荣立集体二等功两次,获得多项荣誉,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瀚海铁军”。
“检查站不仅是筛查违法犯罪分子的‘铁网’,更要是一座服务群众的‘暖心桥’。”海西州公安局副局长刘学宏告诉记者,更好地服务群众也是检查站的工作职能之一。2017年1月17日凌晨3时许,茫崖公安检查站民警日常巡查时,发现一辆挂着四川牌照的车滑下路基,原来是驾驶员不熟悉路况发生了事故。民警将车内的两名妇女和一名儿童安置在检查站后,马上前往查看事故车辆情况,发现车的传动轴已经变形。民警立即联系交管部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修,车辆终于能重新上路。
茫崖边界公安检查站和茫崖“智慧安防、合成作战、武装巡逻、民生警务”一起织就了青藏新甘四省交汇地区社会稳定的“防火墙”。茫崖工行委花土沟镇布建高清摄像机1056台,平均每34人1台,重点地段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茫崖公安局还有精细化、可视化、地图化高新智慧的实战平台为“合成作战”服务。据了解,大数据、云计算机房也在紧锣密鼓筹建之中。2015年1月,青海省第一家网上民生警务平台在茫崖公安局上线。居民不管有大事小事,只要一个电话就能得到解决。
“一企一警”制度:为企业发展、地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老百姓盼平安就是期盼生活安定、环境安全、日子安稳。为了回应各族群众的期盼,海西州将“平安海西”创建工作升级为“平安细胞”全覆盖工程,让平安的艳阳照亮海西大地的每个角落。
工矿企业多是海西发展的特点,海西州地域辽阔、企业分散,企业与城镇,企业与企业之间动辄是上百公里的距离,这使得企业成为平安创建的工作难点。海西州委、州政府加强高端谋划、找准抓手,2017年4月份起在青海省首创“一企一警”制度,将公安力量直接派驻进企业。“企警”充分发挥联络、预防、宣传、调解、服务“五员”作用,为企业发展、地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2013年6月,北京华福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华福公司”)承包了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集团”)一项土建工程项目,随后,北京华福公司将工程转包给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五建公司”)。2017年1月,北京华福公司以盐湖集团未向其结算工程款为由,拒不支付中国核五建公司的800余万元工程款(其中建设材料款600余万元,农民工工资200余万元)。双方几经协商,始终未达成一致意见。100余名农民工担心因此拿不到工资,多次在施工现场阻碍施工。
盐湖集团“企警”及时将情况上报海西州公安局察尔汗分局,察尔汗分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成立协调小组介入,控制了事态发展,防止了矛盾激化。随后,察尔汗分局多次组织各方当事人协商,于2017年7月25日,促成北京华福公司与中国核五建公司达成协议,在“企警”的监督下当日付清了全部材料款和农民工工资。
截至目前,海西州126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落实“一企一警”制度,得到企业和职工的认可,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除“一企一警”制度外,在“平安细胞”全覆盖建设工程中,海西州还涌现出了“无欠薪乌兰”“平安盐湖景区”“尕南庄社区邻里守望”“天峻县藏域社区”等一批先进典型平安元素,以及“七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社区微心愿”“社区菜单式”服务等创新性做法。2013年,海西州在青海省首捧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五联机制”:打造立体化社会治理模式
平安社会建设必须要依靠有效、有力的社会治理手段,但社会治理问题错综复杂,单一的手段很难在每一个局部发挥作用。海西州委、州政府本着社会治理“一盘棋”的全局观,构建出平安联创、犯罪联打、矛盾联调、治安联防、乱点联治的社会治理“五联机制”。
2017年1月11日19时50分许,甘肃省敦煌市公安局七里镇分局向海西州公安局油沙山分局发来协查通报,请求油沙山分局协助抓捕涉嫌开设赌场的犯罪嫌疑人熊某。接到协查请求后,油沙山分局立即启动跨区域协作机制,安排民警开展抓捕工作。根据敦煌警方提供的有限线索,刑侦民警通过摸排和研判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居住地,一举将其抓获。
2017年5月11日,海西州公安局接到协查通报,邻省一起扰乱社会秩序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在逃。接到指令后,海西州公安局启动跨区域协作机制展开布控。5月12日,德令哈市公安局在尕海镇成功抓获在逃4天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
海西州与西藏、新疆等地签订了警务合作协议,通过侦查、取证、破案、追逃等各个环节的协作加强犯罪联打工作,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空间,形成严查、严管、严控的强大阵势。通过“五联机制”,海西州公安部门破获了影响重大的2015年“3·01”、2015年“12·5”以及2016年“1·13”等系列案件,受到中央、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2016年全州“八类”恶性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42%、各类侵财性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3.4%。
2017年9月4日, 海 西州公安局警航支队一架涂装为“AS350B3E”型的警用直升机开始与海西州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并执行武装联勤巡逻任务,真正实现了空中警务配合地面巡逻防控实战体系。此举标志着海西乃至青海省警用航空发展迈出第一步,为构建海西“空中警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对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面管控、打击违法犯罪将起到极大震慑作用,在抢险救灾、交通疏导和社会服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海西州“空中警务”工作在青海省乃至我国西部地区成为首创。
矛盾排查调解中心:州领导挂帅,破解矛盾调解工作瓶颈
为破解矛盾调解工作的发展瓶颈,海西州通过顶层设计,2017年4月份成立格尔木市、德令哈市、都兰县、乌兰天峻、西部三行委5个矛盾排查调解中心。
海西州委书记文国栋联点格尔木市矛盾排查调解中心工作,并在2017年5月份直接主持调解多起关系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格尔木市矛盾排查调解中心的主任由海西州委副书记挂帅,格尔木市委副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副市长及司法局局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中心成员由国土、住建、公安、司法、综治、民宗等十几个部门组成。德令哈市矛盾排查调解中心由州委副书记、州委政法委书记王敬斋担任主任,其他矛盾排查调解中心也都由州级领导担任主任。由此一来,矛盾调解工作执行力不足问题迎刃而解。
近日,格尔木市矛盾排查调解中心联合乌图美仁乡政府、乌图美仁乡俄日腾牧委会成功化解了牧民额某与巴某之间长达10年的矛盾。美丽的俄日腾草原世代居住着一群质朴的蒙古族牧民,为了保护这片草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并用GPS技术对每户牧民草场的边界进行了勘测界定。由于勘界时GPS技术只能进行直线划界,牧民巴某的部分草场被划入了额某家。巴某仍按原有界线拉起了网围栏,而额某认为既然进行了划界,巴某就应该遵守,双方因此发生纠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睦的邻居变成了互不来往的陌路人。两家人的矛盾一拖就是10年,牧委会、乡政府多次调解,但巴某、额某始终各执己见。2017年4月,格尔木市矛盾排查调解中心成立后,中心调解人员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开展了细致的调解工作。经过调解人员不懈努力,巴某和额某最终放下积怨,达成一致意见。
自2017年4月份至8月底,海西州5个矛盾排查调解中心共排查出矛盾纠纷774起,成功化解708起,调处率达到91.4%(其余均在调处之中)。目前在海西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已成为常态。
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从“管理为先”向“服务为先”的转变
流动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目前,海西州的流动人口占全州总人口数的33%。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州社会大局的稳定。为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让他们成为海西社会经济发展及民族团结的一份子,海西州委、州政府立足实际,提出变管理为服务,让流动人口切实感受到当地政府的温暖。
2016年8月中旬,131名新疆籍务工人员到都兰县夏日哈镇沙珠玉村采摘枸杞。由于这些务工人员语言不通又人生地不熟,都兰县相关部门马上召开协调会议要求做好服务工作,还派出双语干部协助他们的采摘工作;劳动部门监督签订正规的劳务合同,以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由于气候、劳务费用等问题,有63名务工人员提前返回原籍,其余人员20天务工期满后,在各部门协作下被顺利送返原籍。
每年7月至9月份是枸杞采摘的季节,届时都会有3万至7万流动人口来到海西州都兰县诺木洪地区采摘枸杞,流动人口的激增势必会带来社会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2016年起,都兰县坚持问题导向,投资45.59万元建成诺木洪地区“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综合公安、交通、住建、司法等十几家部门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集中办公。
张思忠是来自四川雅安的劳务经纪人,他每年都会带着约1500名采摘工到诺木洪来。他告诉记者,服务中心成立之前,他办理各种手续需要跑很多地方,现在一次就能把所有事搞定了。诺木洪地区的居民高飚将家里的房子租给来自河南濮阳的300多名采摘工。“以前把房子租出去没有仔细登记过,现在租房子要严格管理,他们住在我这儿,我是要负责的。所以隔三差五我就去转转,确认他们有没有什么事。”高飚说。“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在政策咨询、就业援助、信息发布、妇幼保健等方面提供大量免费服务;通过保障性住房还为流动人口解决居住问题;采摘季节还会通过增加客运班次和应急保障车辆,随时疏散客流。
通过“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的创建,都兰县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已经实现了从“管理为先”向“服务为先”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得流动人口管理问题迎刃而解,流动人口管理水平随之提升。在工作中,都兰县还逐步建立完善“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网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强化“谁用工、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意识,从而全面掌握了流动人口的底数和动态变化。目前,“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这一典型做法正在海西州推广。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品牌州”: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区域内居住着汉、蒙古、藏、回、土、撒拉等36个民族,其中蒙古族、藏族为主体民族。在历史的千锤百炼中,各民族血肉相连,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互补的多元一体格局。
2016年10月,海西州政协汉族干部闫忠武到天峻县舟群乡一个纯牧业藏族村——岗东村任第一书记。闫忠武深入牧户时了解到,藏族群众德吉措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和肺结核,她的丈夫、公公不久前刚刚去世。闫忠武马上召集村干部将德吉措送入医院,并且从自己并不宽裕的积蓄中拿出1万元为其支付治疗费。德吉措因病情严重需做两次心脏手术,闫忠武将这一情况上报给州政协。随后,一场民族团结的大接力在海西州传递:州政府安排德吉措当上了草原管护员,又给她安置了住房;民政部门发放救助款25000元,州政协为德吉措捐款12420元,舟群乡干部群众捐款29040元;一家民营企业每月给德吉措600元生活费;闫忠武积极联系浙江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专家为她会诊……遗憾的是,德吉措还是因病情恶化去世,留下了10岁和6岁的两个孩子。民政部门将两个孩子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每人每月发放孤儿补助600元,学校也免除了他们的食宿费。2017年8月份,海西州人民医院对两个孩子进行免费体检时发现6岁的孩子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医院紧急与民政部门对接,将其的治疗费纳入政府救助。
这样的故事在海西州俯拾皆是,海西州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016年11月,海西州召开表彰大会,118个“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模范集体”和125名“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多年来,海西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一直在全省位居前列,格尔木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德令哈市、乌兰县、茫崖地区都是“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市县”。2017年7月份,第三届全国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海西州召开。目前,海西州正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此项工作已进入收官阶段。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海西人民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
海西州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创新性地打造出一系列社会治理的“海西模式”,“海西模式”维护了青藏新甘四省区交汇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繁荣,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使海西州成为我国稳疆固藏的“桥头堡”。同时,也使海西州64万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率先实现贫困人口清零踏上小康之路,共享着改革开放的红利和成果。近年来,海西州各项经济指标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每年招商引资都达到数百亿元。
“海西州的社会治安就安全的发码(发码,青海方言,意为“很棒、厉害”),连个吵架打架的都很少见”成了当地老百姓的口头禅。2016年,全州人民群众安全感达到89.46%,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达到88.09%,双双位列青海省第一。2017年,海西州连续17年荣获青海省综治(平安建设)目标考核优秀地区殊荣。2017年9月19日,海西州再次捧回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