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余味无穷”结尾模式之美学启示摭谈*
2018-02-11田猛
田 猛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人文社科系,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宋代郭知达在《九家集注杜诗》引赵彦材的话说:“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宋代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说:“一篇全在尾句”,南宋著名词人张炎在《词源》中也强调作词要“思其头如何起,尾如何结”, 可见,结尾是古典诗词非常重要的最后一环,是“压轴戏”,因此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因为结尾的好坏关系到全篇的成败,正如俗话所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好的结尾或是有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或是有云卷云舒的深沉宁静,或是有蓦然回首的顿悟冲击,让人在击节赞叹之余,又回味无穷。
其中余味无穷”的结尾模式极具画面感,诗情画意、浑融完整,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审美体验和含蓄蕴藉的艺术美感,而且与中国艺术创作中常用的“留白”手法有很多相通之处,是最好的结尾模式之一。
一、古典诗词“余味无穷”结尾模式相关文论综述
宋朝学者沈义府在《乐府指迷·结句》说:“第一要起得好,最要紧是末句,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蔡嵩云《乐府指迷笺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通过梳理归纳几首经典的古典诗词,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余味无穷”的结尾模式功不可没。以下为对古典诗词“余味无穷”结尾模式的相关文论综述。
(一)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词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是已。(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二)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三)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如清真之“断肠院落,一“风絮”,又“掩重关,遍城钟鼓”之类是也。或以情结尾,亦好。往往轻而露,如清真之“天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又云“梦魂凝想鸳侣”之类,便无意思,亦是词家病,却不可学也。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元 杨载《诗法家数》,《历代话诗》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四)大抵诗之作法有八:曰起句要高远;曰结句要不著迹。(元 杨载《诗法家数》,《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五)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六)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尽。(清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中“余味无穷”的结尾模式的相关文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对于“余味无穷”的结尾模式的说辞或叫法也是众说纷纭,精彩纷呈:范晔称之为“事外远致”;刘勰称之为“义生文外”;钟嵘称之为“文已尽而意有余”;刘禹锡称之为“境生于象外”;司空图称之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苏轼称之为“妙在笔墨之外”;郭熙称之为“景外意”、“意外妙”等等不一而足。
虽然说法不一,但内涵殊途同归、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都可归纳为“余味无穷”的结尾模式,这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的。
二、古典诗词“余味无穷”结尾模式例文赏析
(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尾模式例文赏析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之所以有“以孤篇压全唐”之誉,并被王闿运称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其“余味无穷”的结尾模式功不可没:结句“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摇情”将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月光之情,游子之情和诗人之情交织在一起,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形成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我们去探寻美的真谛。
(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模式例文赏析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人所写的雪景,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为“送别”作了很好地衬托和铺垫,抒发出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作者送朋友一直送到轮台的东门,前方却大雪封山,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峰回路转,遥望朋友远去的身影和“雪上空留”的一行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是留恋?亦或是愁苦?……有悠悠不尽之情,可谓“词尽而意不尽,余味绵绵,使人低回不已”。
(三)白居易《琵琶行》结尾模式例文赏析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清人方扶南把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是切中肯綮,名副其实的评价,而这四句正是“摹写声音至文”段落的结尾部分:音乐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真正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四)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结尾模式例文赏析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上片主要写春意阑珊,以写眼前的景物为主,下片主要写美人迟暮,主要写古代的历史事实,特别是下片的结句甩开咏史,又回到写景上来。“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二句,最耐人寻味。以景语作结,是词家惯用的技巧。因为以景语作结,会有含蓄不尽的韵味。
这四首古典诗词皆采用了“余味无穷”的结尾模式,文约而意丰 ,辞婉而理骋,而境界全出。细细品读,我们可以感受到其结尾形式的规律和妙处。
三、古典诗词“余味无穷”结尾模式的美学启示
(一)古典诗词中“余味无穷”之结尾模式一般都具有画面感,诗情画意,情景理浑融完整。
诗文也好,绘画也好,书法也好,古代优秀的理论家作家都要求作品具有尽可能深广的意境,否则,作品就缺乏深度,读者也不会满足,觉得不耐咀嚼,没有滋味。古典诗词中“余味无穷”之结尾模式一般都具有画面感,耐人寻味。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塞外风雪送客图,末四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渐入徐缓,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美誉。
又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结尾四句“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富有诗情画意,情景理浑融完整,这些美感对现代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被其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可以说,从“穷形尽相”到“拟容取心”,在艺术表现上是一种进步,在理论上也是一个发展。因此,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标准之一,是看它的篇终是否接近哲学境界,即有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作家赵鑫珊说过:“诗的最高境界是哲学,哲学的极玄之域是诗”,“哲学的蒸发,必定是诗;诗的凝固,必定是哲学”, 这些美学主张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到了完美的诠释和彰显。
(二)古典诗词中“余味无穷”之结尾模式一般都具有以景结情的匠心、构思含蓄蕴藉的艺术美感和余味无穷的高妙意境
受《诗经》的比兴传统影响, 古典诗词尤其是送别类诗词大多运用“曰景曰情, 情景交融”的手法来结尾, 以达到含蓄蕴藉的艺术美感和余味无穷的高妙意境。而且送别类诗词还形成了伫立眺望的模式和许多共同的送别意象, 常见的送别意象有“长亭、古道、南浦、芳草、杨柳,明月、夕阳、美酒”等等。以唐代送别诗结尾为例,如崔颢的《黄鹤楼》这样结尾“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引人遐想,余味无穷;还有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令人黯然销魂,愁肠百结;又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赋予眼前的客观事物,既生动形象又寓意深刻,而意境和境界顿生,跃然纸上,这两句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有异曲同工之妙——人们从这种境界中,既能得到美的享受,又可引起丰富的联想,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余味无穷”的结尾模式在艺术角度上与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留白”(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主要分词语留白、艺术留白、哲学留白、应用留白等)手法有很多想通之处,比如都强调在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予人以想象的余地,以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此时无声胜有声” 、“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的境界,极具中国美学特征。
元代杨载载《诗法家数》重曾归纳过送别诗的作法:“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情景,或带思慕之情;第四联说何时再公,或嘱托,或期望。”但文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余味无穷”的结尾模式无疑是一种精妙的结尾模式,对诗词全篇的收束以及情境表达至关重要,使全篇文质兼美,又内涵隽永,情、景、理完美融合,使人印象深刻,值得反复吟哦,推敲咀嚼,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升华为“尺水兴波,余音绕梁,令人回味”的高妙艺术美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