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刍议*

2018-02-11陈玉斌刘友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总书记思想

陈玉斌,刘友田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终极目标与价值旨归。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和最高命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极具价值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曾从人的本质特性出发阐释人的发展,他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也明确提出:“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23在承前启后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其拓新,将其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历史层次。

一、习近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毕生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3]在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马克思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4]可见,马克思在高中时期就已经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大学期间,马克思秉承启蒙运动的抱负与激情,踏上了寻求“人的解放”的征途,在博士毕业论文中,马克思充分阐述了个人本性自由的思想,表达了通过改变现实环境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强烈愿望。由此,马克思的目光便转移到如何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本质异化”的观点,并将其归咎于劳动的“异化”,深刻揭露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否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否定,并指出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的论述,表明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已进入到全新阶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路径是在“两个必然”的基础上,通过暴力革命逐步实现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的高度,将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紧密相连,提出通过消灭阶级和分工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路径,这充分表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已走向成熟。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自身解放和寻求人类全面发展的道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现状、人民群众实际需求以及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时制宜地作出了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精准判断,切实提出了精准扶贫脱贫等脱贫战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的策略、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实现人的全面的有效举措。这些举措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路径创新,其初衷和旨归都是带领中国人民朝向马克思所勾勒的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奋力迈进。

二、习近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6]这足以看出,中国梦既是一个作为民族梦的单体概念,也是作为每个中国人的梦的集合概念,个人梦的实现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中国梦的实现为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致力于实现中国梦中的“人”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的“人”,其本质是内在契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质和旨归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呼声,勾勒了未来人们幸福生活的画面,描绘了中国人民的长久以来的理想愿景,确定了新时代全体中国人的奋斗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新高度和宏伟蓝图。实现中国梦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人,享受幸福生活和全面发展的主体也是人,人的主体力量贯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始终。致力于实现伟大梦想的中国人将在砥砺奋进、阔步前行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长足发展与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作为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蓝图,在伟大征程的奋斗中将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无形的动力。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定位——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社会主要矛盾是某种社会形态的某个发展阶段中重大问题的聚焦和凸显。从其呈现的特点看,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出长期性、阶段性和艰巨性等特征。从其反应的情况看,社会主要矛盾的总结、提炼以及解决极具战略性、全局性和挑战性。[7]24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因时制宜地指出社会发展阶段的变迁和社会矛盾的转变。他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2]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状况显著改善,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极大提高,人民对更高水平的各类需求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这充分表明在经济驱动的显性效应下,人的全面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了新的阶段,提升到了新的水平。但随着人民新期待、新向往、新追求的不断展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新困境、新瓶颈。社会主要矛盾犹如一面镜子,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人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需要的转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可以为未来社会发展提供预见性的指导。综合分析,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制约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因素可以归因于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不仅是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症结之所在,还是破解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瓶颈的良药,只要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辩证关系,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化解社会主要矛盾,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同时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维护群众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新指南。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秉承尊重人民意愿、满足人民需要、促进人民发展的基础上,深刻阐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19新时代,唯有坚持这一发展思想,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发展与拓新,也是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遵循。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纸上谈兵的空言,也不是扑朔迷离的幻象,其逻辑起点在于人民,终极归宿也是人民。当前,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阶段,全面从严治党已取得阶段性胜利,这些举措无一不是以人民为中心,其目标无一不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唯此,人民群众才会有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习近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显著特征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兼具

既关注国内民生福祉又心怀世界人民,既着力解决当前实际问题又着眼世界未来发展大势,既有解衣推食的怜爱之心又有海纳百川的世界胸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首要特征。中国梦具有“人”和“族”的双重属性,既是作为“单体”——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作为“集合体”——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想。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征途中矢志不渝地勾画蓝图、规划路径、落实举措,以期早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力领导下,中华民族正从“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以锐意进取的斗争和埋头苦干的毅力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砥砺奋进,正以自由、蓬勃、昂扬、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生活在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将共同见证、享有伟大祖国的繁荣、兴旺和复兴。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提出了饱含国际情怀、全球担当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其根本宗旨就是渴望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总之,在对待各类国际关系问题上,中国始终秉持互利共赢的国际交往准则;始终坚持中国梦是世界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的理念;始终关注世界发展大势,拒绝零和博弈,不断为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生态等领域的协调、平衡、蓬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兼备

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从宏观出发战略考量协同共进又从微观入手全面考虑重点发力,是习近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突出特征。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致力于谋划多领域、全方位的顶层设计,而且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脱贫、惠民等各项改善民生的举措,致力于解决社会高度关注、人民普遍关切的基层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既关注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又关心普通群众的经济收入,既重视国家政治的和谐民主又注重基层政治的便民利民,既注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又关注优良家风的培育,既强调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又着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既统筹城乡发展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观布局,又有精准扶贫、脱贫的基层实践等举措,他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2]8宏观布局和微观定位、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良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而长久的意义。

(三)整体性与局部性兼顾

整体考量与局部透视、整体推进与局部质变,整体协同与局部配合是习近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特征。解决贫困问题是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抓手和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峥嵘岁月使其对贫困问题广泛关注,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其毕生追求。时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对消除贫困问题第一次展开了系统论述,他说:“不了解农村,不了解贫困地区,不了解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国。”[8]从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到掌舵全局、心系全民,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全国十四亿人民的整体利益,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又关注贫困群众,开展深入调研,致力于解决贫困地区发展、贫困人民脱贫致富问题,切实提出了精准脱贫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9]当前,所有的战略举措都是朝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确保全面小康如期实现,进而实现伟大梦想,人的全面发展方可指日可待。

四、习近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路径——依靠人的自身奋斗

“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插队知青到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村支部书记到县委书记,从省委书记再到党的总书记,从一般军官到三军统帅,从‘撸起袖子加油干’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历史和现实共同见证了习近平个人的成长轨迹。”[7]25小而论之,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人生态度改变了其人生轨迹,成就了其作为个体的人的无限可能;大而观之,习近平总书记殚精竭虑、一心为民的爱民情怀增进了我国的民生福祉,造福了十四亿中国人,创造了中国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10]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内在地包含了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个人树立科学的幸福观、正确的奋斗观和崇高的目标观,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支持党和国家的举措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全力向前,乐观勤勉、孜孜不倦地砥砺前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路径。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新路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新方案,即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有了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彰显应有效力。从打虎猎狐到整治蝇贪微腐,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举措确保了人民群众最痛恨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从“三个自信”的提出到“四个自信”的完善,文化自信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食粮,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从依法治国到德法兼治,德治法治建设各项制度正逐步完善,取得实质性成效,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乡村振兴战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三治”模式、协商民主等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举措,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新路径、有效路径。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贯彻新发展理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应有之义。新发展理念作为党和政府准确把握中国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发展困境提出的全新指导理念,能够为中国实现高速发展提供动力,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和理念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11-12真正让创新发展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之源,协调发展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之道,绿色发展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之基,开放发展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导向,共享发展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新发展理念作为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必须体现在社会发展特别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各全过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问题上发挥出真正的指导作用。

总之,在承前启后的历史新方位上,无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举措,还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初衷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以全新的理论视野和有效的实践路径,系统地阐述了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而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里程。

猜你喜欢

马克思总书记思想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马克思像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思想与“剑”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思想是什么”
习总书记“下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