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题歧义句的词汇—构式语用学阐释

2018-02-11刘小红侯国金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歧义张三构式

刘小红,侯国金

(1.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博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304;2.华侨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泉州362021)

一、引言

歧义是语义两可类模糊,即一句话因为某个词语(的歧义性)而获得语句意义的模棱两可、左右或然的模糊。例(1)既可以表达某男人放弃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也可以意指某女子放弃了变美丽的手段(如购买新衣、化妆、整容)。例(2)可以表达1)主刀的医生是他父亲,2)要动手术的病人是他父亲。英语也不乏歧义表达式,例(3)到底是你/我的亲戚造访你/我的家有时很讨厌,还是你/我走亲戚这件事有时很讨厌呢?答案是两可。例(4)说的是“我不在家吃饭是因为怕老婆”,但语境一变也能表达“我在家吃饭不是因为怕老婆”。

(1)放弃了美丽的女人

(2)开刀的是他父亲。

(3) Visiting relatives can be a great nuisance.

(4) I did not eat at home because I was afraid of my wife.

汉语还有一类特殊的歧义句,如:

(5) a.肉,狗好吃。

(6)手机,买几个华为吧。

例(5a)和(6)为什么将名词短语放于句首?为什么用逗号?两句到底是何意?我们称之为“话题歧义(句)”(topic-ambiguity,topic-ambiguous sentence,简称 TAS),并作浅探。

二、相关文献综述

语言有四种基本类型:注重主语的语言,注重话题的语言,主语和话题都注重的语言,主语和话题都不注重的语言(Li&Thompson 1976:459)。学术界普遍认为汉语属于注重话题的语言,是一种话题优先型语言(潘国良 1989:76),话题构式(topic structure)是汉语的一种“显赫范畴”(刘丹青 2012:10)。需指出的是,“话题/起语”(topic)是当代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个常见的语言现象,受到形式语法学与功能语法学的共同关注。诸多学者在生成语法框架下研究话题构式(Hoeks et al.2002;熊仲儒 2007);另有关于话题构式的应用研究(Ma&Tanaka 2005;陆俭明 2009);也有学者讨论了话题构式的语篇功能(Goddard 1990;薛宏武、胡惮 2009);部分文献也涉及到语用,指出探讨话题句的生成与理解不能脱离言语交际的语篇语境,都以发生于真实语境的话题句为语料,讨论出现在话题和述题中间的“怎么说呢”的语用功能,用以论证线性序列是汉语话题构式的生成机制(杨小龙、吴义诚2015:55)。然而,从根本上讲,作为话语标记,“怎么说呢”不仅出现在话题构式中,也用于其他构式中(Fraser 1990;吕为光 2015),故仅仅针对诸如“怎么说呢、now/well”等插入语的语用分析,并不是全面而彻底的话题句语用分析。与之类似,其他学者(Horne et al.2001)也讨论了“提示词”(cue words)及其音律,以及同时出现的其他词项对口语话题构式的影响。

话题句可分成三类:左置话题构式、话题化话题构式、汉语式话题构式(熊仲儒 2007:202)①原文说的是“结构”,我们统一使用“构式”二字。本文这里以及他处一概使用“构式”二字,除了生成语法部分(§4)以外。。其中,在左置构式中,述题部分出现复指话题的语言成分,即话题与述题中的某一论元共指,如例(7a)。话题化构式的述题中并无这样的复指成分,通常与话题共指的是空位,如例(7b)。汉语式话题构式在述题中既没有空位,也没有接应代词,如例(7c)。

(7)a.肉,我最爱吃它了。

b.肉,我最爱吃了。

c.肉,我最爱吃牛肉了。

涉及话题构式的语言学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时,陆俭明(2009)认为,当代语言学理论有助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因为语言学的所有理论和方法都是为了解决各类语言问题、为了解释语言现象而提出来的。作为例证,陆文(2009:393)提到,例(8a)有歧义:要么是(8b),要么是(8c)。类似的汉语语句还有不少,再如例(5a),其意到底是(5b)还是(5c)?可惜陆文只是抛出问题,并未作出任何解释。本文将围绕此类语言现象展开分析,拟讨论的话题歧义句属于话题化话题构式。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会产生歧义?如何正确解读这种歧义现象以及该歧义所达到的语用修辞效果?

(8)a.张三,认识的人很多。

b.张三(,)(他)认识的人很多。

c.张三(,)认识(他)的人很多。②这里及下文例句的括号及括号内容是笔者为了区分而添加的,已经打下我们自己的理论视角烙印(见§5)。

(5) a.肉,狗好吃。

b.肉(,)(这种食物)狗(特别)好吃。

c.肉(,)(还是)狗(肉)好吃。

三、话题歧义句的类型

话题歧义句往往用一个名词短语(NP)作话题,其后原则上可以停顿,书面可用逗号。不妨以歧义产生的机理将话题歧义句分为三类:语音话题歧义句、词义话题歧义句和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歧义句。语音话题歧义句是指因多音现象或韵律需要而生成的语义“两可”的语句,如例(9):

(9) a.这别墅,好好看。

b.这别墅(,)好好看(啊)!

c.这别墅(,)(你)好好看。

d.这别墅(,)(你)好好(帮我)看(着)。

词义话题歧义句是指因某些词语的多义性所导致的句义两可性,如例(10):

(10)a.老王的儿子,送村长了。

b.(把)老王的儿子(,)送(给)村长了。

c.老王的儿子(,)送(礼)(给)村长了。

d.老王的儿子(,)送村长(一程)了。

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歧义句是因为词汇或短语的(句法)多功能性所导致的语句意义模糊,如例(8)(“张三”例),以及例(11)和(12):

(11)a.我爸,想说以下三点……

b.我爸(,)(他)想说以下三点……

c.(关于)我爸(的事)(,)(我)想说以下三点……

(12)(侯宝林和郭启儒的《猜字》相声中,我们稍改台词,使之成为话题歧义句)

侯:你来猜字谜吧。“李字”(,)去掉“了、木”还剩什么字?

郭:这有何难,是“子”字。

侯:错了。应该是“一字”这俩字,因为从“李字”删除“了、木”就剩下“一字”了呗。

四、生成语法的可能解读

对句法的关注,所有的语言学理论莫过于“句法中心论”(syntactico-centrism)的形式语言学及其代表生成语法(GG)。在生成语法看来,话题歧义句是C扩展IP并激发移位的结果。制图理论认为,C是扩展I功能性成分,具有EPP特征和不可解释的phi-特征集,这便提供了移位的位置(吴胜伟等2015:98)。再依据特征核查理论,一个句法成分被指派了特征所发生的移位,其结果可能产生句首位置的话题性成分。例(5)(“肉”例)句法结构分析如下(5b')和(5c'):

(5) b'.[CP[Spec肉]i[C'[C][TP[Spec狗][T'好吃 ti]]]]

c'.[CP[Spec肉]i[C'[C][TP[Spec狗ti][T'好吃]]]]

上述分析基本能够解歧(disambiguation),或基本能够区分(5b)和(5c)的两种语义。此外,生成语法还从词项的句法信息角度说明句法结构,用以证明话题歧义句的句法结构是由移位生成。词项的句法信息包括“词类、论元结构、语义选择、范畴选择”(熊仲儒 2007:203)等。与例(8)不同的是,例(5)的“吃”既可以作二元谓词,连接“狗、肉”这两个论元,即(5b);“好吃”是一元(形容词)谓词,和一个论元即“狗肉”一起表征句义,即(5c)。

句法上,我们可以为例(8a)(“张三”例)指派如(8b')和(8c')结构,分别对应(8b)和(8c):

(8)b'.[CP[Spec张三]i[C'[C][TP[Spec ti][T'认识的人很多]]]]

c'.[CP[Spec张三]i[C'[C][TP[T'认识ti的人很多]]]]

例(8a)中,“认识”是个二元谓词,因此“我认识张三”和“张三认识我”是合法的,而“*我认识”是不合法的,因为“认识”只有一个论元,后面没有论元NP,故没有满足其论元结构要求和范畴选择要求。鉴于例(8)的双论元性,(8b)的“张三、人”分别为逻辑主语和逻辑宾语,而(8c)的“张三、人”分别为逻辑宾语和逻辑主语,这就满足了动词“认识”的语义选择(需求)。因此,“张三”从述题中的主语或宾语位置移出来,充当话题角色。

例(9)—(11)(“别墅”例、“老王”例、“我爸”例)可作类似解析:

(9) b'.[CP[Spec这别墅]i[C'[C][TP[Spec ti][T'好好看]]]]

c'.[CP[Spec 这别墅]i[C'[C][TP[Spec (你ii)][T'好好看 ti]]]]

d'.[CP[Spec这别墅]i[C'[C][TP[Spec (你ii)][T'好好看 ti]]]]

(10)b'.[CP[Spec老王的儿子]i[C'[C][TP[T'送ti村长了]]]]

c'.[CP[Spec老王的儿子]i[C'[C][TP[Spec ti][T'送(礼)村长了]]]]

d'.[CP[Spec老王的儿子]i[C'[C][TP[Spec ti][T'送村长(一程)了]]]]

(11)b'.[CP[Spec我爸]i[C'[C][TP[Spec ti][T'想说以下三点]]]]

c'.[CP[Spec我爸]i[C'[C][TP[Spec (我ii)][T'想说 ti以下三点]]]]

形式语言学(主要是生成语法)的树形图以生动的立体感勾画出句法结构,但因篇幅原因本文使用“中括号法”。生成语法能基本解释去语境化的话题歧义句的(结构)歧义。我们说“基本解释”:一是因为没有语义和语用介入的语言分析必然少了精神,二是因为其分析不是都能解歧的,例如(9c')和(9d')就无法区分(好好(观)看、好好看(管));(10c')和(10d')也无法辨别送(礼给)村长和送村长(一程)③请注意中括号法图示中的圆括号内容,实为笔者勉强增补。生成语法的传统图画作业是不作此增补的。。在实际言语交际中,言者为何放弃使用其他意义清晰的话语,而选取语义模糊的话题歧义句呢?听者又该如何正确解读话题歧义句呢?对这些问题,生成语法(及其他语言学范式)或许无能为力。

五、词汇—构式语用学

对句法的语用研究起源很早,几乎可以从语用学的兴起算起(Morgan 1975;Gazdar 1980),因为语用学就是解决句法学和语义学等所不能解决而遗弃到“废纸篓”的句法和语义问题的学科,甚至开辟了“语用中心论”(pragmatico-centrism)的先河(Givón 1979;Hopper 1987)。但凡语法概念和术语无非是对日常口语中重复出现的范畴的命名而已,(书面)语法的逻辑、复杂、严密、紧凑、内包、镶嵌、复合、复合并列,即高度语法(标记)化(grammaticalised,如有时、体、态、性、数、格等标记),等等,其抽象化、系统化、合法化等过程几乎都是源于口语(语法)的凌乱、松散、简单、粗陋、并列、罗列,缺乏语法标记,不乏语法错误,带有语域、方言、口音、个体方言(idiolect)、俚语等诸方面特征,等等(Fukushima 2006:422-423)。例如,口语中的话题和述题到了语法家笔下就成了主语和谓语(Fukushima 2006:422)。涉及语用—句法界面的学者数不胜数(Goldberg 2006;Green 2006;Huang 2007;冯江鸿2004;何自然、陈新仁 2004;熊学亮 2008:190-201),最值得关注的是何自然、陈新仁(2004)的《英语语用语法》(An English Grammar in Use),对英语语句的各层面,如主谓构式、名词构式、补语分句构式、句式构式、时体构式、情态构式、语气构式、语态构式、省略构式、倒装构式④何自然、陈新仁书中使用的是“结构、词组、形式、表达方式”等(见注①)。等的用法语用性,即语用法,进行了有创意的阐释,让世人看到了句法处处有语用。以上学者的语用—句法界面研究最大的区别也许在于范围、语种、句式、深度等。语用学还有其他兴趣(如社会行为),可惜对句法的语用研究淡出了语用研究的核心。

词汇—构式语用学(lexico-constructional pragmatics,简称LCP)是笔者(2015a)的语用界面研究尝试,是从词汇学到词汇语用学,从构式语法到构式语用学,从前二者到词汇—构式语用学(三个过渡)(侯国金 2015b)的新兴语用界面模式。LCP对前人的研究,包括传统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尤其是其构式语法)进行了扬弃式融合,变为融音、形、义、功、效于一体的解释模型。LCP不放弃语音、形态、句法、语义,更不会舍弃(各方)功能和效果,只是根据不同的语境特征,不同的话语或语句文本风格和内容特征,有所侧重,而非面面俱到且“蜻蜓点水”。也即,LCP的实际分析是要捕捉到最凸显或显赫的语用语言或社会语用(以及语用修辞)标记价值。就本文所讨论的语句而言,就是要着重分析话题歧义句的话题性和歧义性及其关联性,分析其语用语言和社会语用 (以及语用修辞)标记性,简单地说,就是此类语句在什么方面具有特殊的“吸睛”属性,言者是如何生成它的,受众又是如何解读它的。

LCP主要有“语用支配原则、语用制约/压制假说、构式语法的互补观、构式网络语用观”等(侯国金2014,2015c,2015d),外加语用学的主要原则、原理、公理,含语用学的隐喻观、转喻观、关联省力观(侯国金 2013,2015e;Xiang 2017),等等,不一而足。换言之,LCP不是孤立的一家(语用)之言,而是语用学的主要学说,尤其着眼于词汇语用问题和构式语用问题的语用学解释路径。

笔者用LCP实验性地阐述了that从句层层套叠镶嵌的现象(侯国金 2015a:418-423),超句法和语篇问题(侯国金 2015a: 423-434),修辞构式问题(侯国金 2015a:434-451,488-498),“的时候”误用问题(侯国金 2015a:451-467),佛经的佛号重复问题(侯国金 2015a:467-477),“某V某的N”构式(侯国金 2015a:477-488),构式翻译问题(侯国金 2015a:498-502),“语法构式、修辞构式”二分法(侯国金 2016),英语中缀三分法(冯梅、侯国金 2018即出),仿拟的翻译(吴春容、侯国金 2015),名转动(黄小萍、侯国金 2014),涉身调变致使动词构式(黄小萍、侯国金 2015),花(园路)径(Hou&Feng 2017),等等,其语言—语用—修辞解释之解释力初现端倪。本文尝试以LCP解释话题歧义(句)。

六、词汇—构式语用学对话题歧义句的解释

(一)例析

上文主要语例可作如下LCP分析:

先说例(5a)(“肉”例)。“好”在汉语中是个多音字,有 hào 和 hǎo 两个音:读作前者时,意思是“喜爱”;而念成后者时,可理解为事情的积极方面,“好吃”用作形容词时其前可添加“很、相当”等副词,意为“美味”。两个不同的语音造就了两个不同语义的句子:若表达(5b),是借用“好”(hào)的喜爱之意,只是陈述狗的生活习性,属于 Searle 的阐述类(言语行为);(5c)的“好”(hǎo)是“感觉好”之意,全句属表达类(言语行为),赞叹狗肉美味。再者,例(5a)侧显的是作为食物的肉类,自然有不同的肉类,且肥瘦不等,做法有别。联系述题(comment)“狗好吃”,听者在语音hào的帮助下,不用太大心力就能得出正确解读即(5b)——狗这种动物特别喜好吃肉。但是,例(5a)若以文字形式(即无语音线索)出现在书本、杂志或宣传栏上,又该如何解读呢?上下文和情景语境线索十分重要。若是介绍狗的习性,以解读成(5b)为宜。例(5a)若标示于一家狗肉店门脸上作为招徕顾客的广告词,则应作(5c)解。论语效,对于食肉族来说,肉的话题凸显会勾起其食欲,而且还以歧义模糊性规避了“有买卖就有杀戮”的道德乃至法律问题,远胜过其无标记逻辑式变体,如例(5d),也胜过其话题句变体(无歧义),如例(5e)(良构性模糊):

(5) d.狗肉好吃。

e.*狗,肉好吃。

在例(8a)(“张三”例)中,“张三”作为话题可充当主语,表明他认识的人很多;也可用作宾语,表示认识他的人很多。因此分别有(8b)和(8c)的解读。具体说来,“张三”后面的停顿,让该话题得到凸显,让听者将思绪锁定在与张三有关的信息上。听者联系张三的相貌、性格、职业等信息,以及自己与张三的交情细节,进而结合述题,从而得到恰当的解读。如果张三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或时代达人,听者自然会将其解读为(8c),即千万人认识张三。当然,名人所认识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数(也许记不得姓名),这就隐含了(8b),即张三认识千万人。问题是哪个更关联。答案是(8c)。相反,如果张三是一介“草民、草根、平头百姓”,解读为(8b)则更关联更为省力。试想某君张三,虽然平庸,但属“悦读”一族,屡屡涉猎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影视、体育等,他认识的人自然不少,而认识他的人自然不会多。有趣的是,假如你问我张三的情况,我本想表达(8b)或(8c),但不是(8b)和(8c),我选择话题歧义句的例(8a)就很有策略性,其语效远胜无标记逻辑式,如删除括号但保留括号内容的(8b)和(8c),以及例(8d)和(8e):

(8)d.认识张三的人很多。

e.张三认识很多人。

再看例(9a)。“看”和例(5a)的“好”一样也是多音字,为 kàn 和 kān,意义不同。(9b)中,“看”(kàn)为“观看”,“好看”理解为形容词,意为“漂亮、美丽”。也即(9b)的“好好看”是“好(副词)+好看(形容词)”构式,是“很好看、相当好看”的近义表达。可见(9b)是赞美这栋别墅的靓丽,属表达类。(9c)这个“看”念 kàn,这里的“好好看”是“好好(副词)+看(动词)”构式,意为“小心地观看、仔细地观察”。可见(9c)是请求或命令对方认真看房子,属指令类。再说(9d),“看”念 kān,“好好看”是“好好(副词)+看(动词)”构式,等于“好好看着、好好看管”,全句是请求或命令对方小心看管这座别墅,也属指令类。请注意后两例的“好好”,因叠音韵律之需要说成“hǎo hāo/hao”,即第二个字弱读/轻声。

再者,例(9a)若作为口头语言出现,听者只需关注言者的语音和语调,歧义自解。当言者意欲表明(9b)时,通常伴随以感叹语气,而转换成书面语会有相应的惊叹号,甚至追加以语气词“啊、呵、呐、呀、哟”等。(9c)和(9d)则是祈使句,要求受话人执行这个指令所期待的社会语用行为(仔细观看或小心看管)。相反,例(9a)若是书面广告,张贴于一栋新盖的别墅楼盘上,则有双关乃至三关语效,富有丰富的含义,相当于“弱暗含”(weak implicature)(Sperber&Wilson 1995/2001: 202):其一,将“这别墅”提前至句首以得到话题性凸显,强调这一带仅有的别墅(建筑[群]),其功效相当于英语的(断裂)强调句,有助于房产商自夸楼盘的语用目的。其二,当这句广告旁边附带一片河流、山川或树林图像信息时,还能多模态地隐含住在这样的别墅里,早晚能看风景,景是自然景,人是景中人。最后,既然这别墅外形、布局以及地貌都无懈可击,业主自然就会好好地看守自己的家园,倍加珍惜。也即,明里表征的是(9c),暗里隐含的是(9d)——买了好好看的别墅,就好好(观)看吧,好好看(管)吧。从这个意义上说,(9b)若当作广告,也能语用转喻(pragma-metonymy)地隐含(9c)和(9d)。上述两三种情况都可取得较高的语效,该话题歧义需解之乐之,岂可消之失之?

在例(10a)(“老王”例)中,“送”字至少有两层意义:一是“转送、赠送”,二是“送别”。中国人自古有送礼(礼尚往来)和送别(送友人、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的民族习惯。(10b)和(10c)取第一层意义,分别为老王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村长了(认他做爹),老王的儿子给村长送礼了。(10d)则取第二层意义,就是陪告别的客人走走,以示惜别之情。因为“送”具有多义性,且所在语句的句法特征又不足以彰显差别,这就造成了这个“送”或是赠送或是送别的语义模糊,即使是赠送,也存在送人(儿子)还是送礼(礼物、礼品、礼金)之模糊,此乃“多重语用模糊”(multi-ambivalence)。

从语境和语用距离等视角看,例(10a)的解歧策略是参考上下文和受话人的已知信息。倘若听者知晓老王的儿子仍在襁褓中,则不可能独自去村长家送礼或为他送行,推理所得为(10b),即父母把他像礼物一样赠与村长(过继为子)。反之,作为成年人的老王之子,则既能送行,也能送礼,甚至可能借送行之机,对造访的村长进行贿赂(送礼)。此时就要调用受话人多方面的认知语用、语用语言、社会语用、语用修辞等的知识,例如度量双方的社会语用距离(熟悉程度、亲密程度、关系远近、权力大小),考察村长的造访目的、(父子有求于村长的)要求大小、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以关联省力的方式推理,可能得到(10c)或(10d)的解读。是送人(本身具有歧义)还是送礼,以此词汇—构式语用方式分析(实际分析具有实时高效性),此种话题歧义自然可解。比较例(10a)和删除括号(保留括号内容)的(10b)—(10d),就会发现,后者很直白,有义有效,只是语效(模糊之美)大不如例(10a)的话题歧义性。

在例(11a)(“我爸”例)中,“我爸”既能充当说话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11b),也能作受事的(话题、范围)定语,相当于(11c)。具体说来,例(11a)侧显“我爸”,产生了多重语用模糊:如,提醒父亲该讲话了。这个逗号所意味的停顿能给拖拉的父亲一点准备时间(见下)。如果父亲不在实时语境,而听者是对“家父”感兴趣的诸位,例(11a)自然是言者对第三方(父亲)的评价或叙事,意思就是(11b)或(11c)。例(11a)即使是着意打造的话题歧义句,虽有语效,却无法和(11b)和(11c)媲美。

最后看例(12)(“字谜”例)。“了”在汉语中,一方面充当体助词,表动作完成(体),此时语句构式是:[[李字][去掉了][木]]。另一方面,“了”作为(特殊)名词,是语言游戏中被讨论的言语对象,充当“去掉”的宾语,语句构式为:[[李字][去掉][了木]]。郭启儒是按常人的话语习惯(上述“一方面”),而侯宝林在做猜字游戏,并没有“按常规出牌”,是用“工具语言/元语言”(metalanguage)“李、去掉”等来讨论“目标语”(target language)“了、字”。此外,话题既可以凸显某些信息,也可以凹陷(背景化/backgrounding)其他(次要)信息。在该猜字博弈中,侯宝林故意将“李、字”提前,以达到强调效果,致使郭启儒仅仅关注这一个“李”字,而必然忽略随后的“字”以及句中的“了”。而且不论郭启儒的答案是“子”还是“一”,在侯宝林看来都存在反驳空间,因为谜面本身就是个话题歧义句,也正是得益于这个话题歧义句,侯宝林用“字、了”设置了两个陷阱,对方陷进去就出不来。逗哏很逗,捧哏傻捧,语效卓越,逗乐观众。

(二)话题歧义句之“牛耳”

我们不讨论言者糊里糊涂或无意说出的话题歧义句,因为它们是没有意向性也就无语效、只是碰巧看似话题歧义句的话语而已。话题歧义句是语用标记值较高的构式,言者启用它需要(措辞、语音、构式、修辞等方面的)语言策划(language planning),需要付出较大心力(processing effort(s)),意在取得较高的语效。因此,话题歧义句可作为刻意优选的逻辑式(LF),是从无数可能项中优选出来的一种有别于无标记逻辑式的特效手段。解读者自然需要相应地付出较高的心力,首先要解歧,其次是获得语境化意义和含义,最重要的是攫取言者意欲表达的语效,往往还能付之一笑。需注意的是,“解歧”虽然常常作为“消歧”的近义词,窃以为二者有别。解歧是解开、解读、解释歧义,而消歧是消解、消除、消灭歧义。如果话题歧义(句)因其歧义性而难懂或难译,就需要消歧,即让人理解言者到底表达何意。对作为话语特效手段或语用修辞手段的话题歧义(句)进行歧义分析,可以帮助人们解读言者意义,还需要且能够获得其刻意歧义的语效。话题歧义,解而不消。因此,若是翻译话题歧义句,译者在译文中应尽量再现此种话题歧义,而非无条件地“消”之失之。

话题歧义(句)的解歧一靠语境(含上下文)线索,二靠解读者的三种语用能力:语用语言能力、社会语用能力和语用修辞能力。具体说来,其解歧需要解读者在语境导航下的依类解析:语音话题歧义句、词义话题歧义句和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歧义句,一般说来,三者最好依据其所属类型而给予相应的词汇—构式语用分析(见§6.1)。

此类话题歧义句如何高效快速地解歧呢?一般说来除了必要的语境信息和语用能力(认知语用、语用语言、社会语用、语用修辞等方面的能力)等,言者的话语停顿位置会起到一定的导航作用。以(12)为例,若在“了”前停顿,“了、木”重读,谜底无疑是“一”,否则,答案为“子”。然而,拥有较强语用能力的言者(如侯宝林),自然不会错过这种话题歧义模糊的逗哏手段。“字”字作为目标语的加盟使得该字谜扑朔迷离,谜上加谜,语用修辞效果极高。比较其无标记逻辑式变体:

(12') 侯:我考你个字。“木”,从“李”字去掉。

郭:这有何难,是“子”字。

(12'') 侯:我考你个字。“子”,从“李”字去掉。

郭:这有何难,是“木”字。

话题歧义句是如何取得语用修辞效果的呢?首先,形式上,话题后面(原则上都能)使用逗号,言者会稍加停顿,该停顿一方面强调和凸显了话题,足以引起受话人的注意,因为话题与述题相对,前者最不容易吸引受话人的注意力(刘丹青、徐烈炯 1998)。话题跟焦点相对,一般是已知信息(givenness),通常不易引起受话人的关注(刘丹青、徐烈炯1998:248)。这个停顿或逗号正好起到了微弱的话题强调功效,而且该“半强调”的话题对下文的语篇连贯性建构有所裨益。另一方面,受话人可以利用这个偶尔才有的话题停顿机会,激活和调集与该话题有关联的新旧知识、百科知识和语境知识,以便高效地处理此处埋下的伏笔、下文才出没的特殊歧义(性)。言者这样说/写,也是遵守和体现Grice的合作原则(CP)和Leech的礼貌原则(PP)。换言之,话题歧义句的停顿,或者或隐或现的逗号,有着特殊的语用修辞功效,可充当“预示语列”(pre-sequence),即隐含对未来事件(我讲话)的预示(项成东 2001:84),间接请求受众“协作配合”(Levinson 1983/2001: 346),静听(细读)下文。如例(11a)的话题停顿或逗号能给拖拉的父亲一点准备时间。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从某种意义讲,一句话属于某类话题歧义句,而从另一种意义讲,它可能属于另一类话题歧义句,即跨类模糊。上述三类话题歧义句是相互关联的,有时可以二合一或三合一,即一个语句的歧义是上述的两三种歧义类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话题歧义。例(9)(“别墅”例)就是如此:(9b)—(9d)是语音话题歧义句和词义话题歧义句(注意“好、看”的语音和语义),同时还是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歧义句,因为牵涉“好、看”的词汇—句法特征和功能。该例就是集三种歧义于一身的模糊度较高的歧义句。例(12)(“李字”(,)去掉“了”“木”还剩什么字?)首先和语音有关:“字、了”字故意轻读设下埋伏(对比“李、木”),可算作语音话题歧义句。其次,该字谜和这四个字乃至更多字词的意义有关,可算作词义话题歧义句。再次,该例和“了”的语法功能有关,因其功能模糊,可算作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歧义句。最后,本例还涉及语用(巧设重读和轻读,巧设预设[预设是一个字的字谜],元语和目标语)等,以及修辞(析字格、伏笔法)等,这样一来,该例算是语用话题歧义句、修辞话题歧义句,还是语用—修辞话题歧义句,这里无法细究下去。

七、结语

歧义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歧义是个坏东西,因为有时解歧耗费过大的心力甚至以误解、无解告终;歧义是个好东西,因为有时歧义模糊之美经过一定的心力解读能够产生言者期待的、关联的语用修辞效果。并非所有的歧义都有语用修辞价值,因此我们仅着意于言者意欲“幽他一默”或意在上述语效的歧义(句),而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其中的一类更为特殊的、汉语特色歧义现象:话题歧义(句)。我们主张对它解歧而非消歧,翻译中解歧、赏歧、译歧,而非消歧、惧歧、失歧。

本文以话题歧义句为研究对象,讨论三类话题歧义句:语音话题歧义句、词义话题歧义句和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歧义句。初步说明了其他语言学流派,如生成语言学,对话题歧义(句)的可能解释,着重尝试性地以词汇—构式语用学模式阐释话题歧义(句)的生成和解读。论形式,话题歧义句置话题于句首以强调话题(性),其逗号(至少可插入逗号)所表示的中顿起到了诱发述题以配合生成话题歧义的作用。本文认为话题歧义是具有汉语特色的语用修辞手段,言者重点不在达意,而在达效,即意在特殊的语用修辞效果。受话人的解歧推导需要调动全部关联的语境线索,以及自身的语用语言能力、社会语用能力和语用修辞能力。

本文虽采用词汇—构式语用学(LCP)视角讨论话题歧义(句),但并没有锁定在LCP的某一个原则或假说,而是对LCP比较全面、模糊的应用,且综合了其他语言学理论的有关合理要素。文中定有舛误,以此求教大方。

感谢华侨大学语用修辞研究创新团队以及吴春容、金江、蒋庆胜、黄佳丽等的帮助。

Fraser, B.1990.An approach to discourse mar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14: 383-395.

Fukushima, K.2006.Syntax-pragmatics interface: Overview[C/M]//K.Brown et al (eds.).Encyclopedia of Language&Linguistic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22-427.

Gazdar, G.1980.Pragmatic constraints on linguistic production[C]//B.Butterworth (ed.).Speech and Talk.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49-68.

Givón, T.1979.From discourse to syntax: Grammar as a processing strategy[C]//T.Givón (ed.).Syntax and Semantics 12:Discourse and Syntax.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81-112.

Goddard, I.1990.Aspects of the topic structure of fox narratives: Proximate shifts and the use of overt and inflectional N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merican Linguistics3:317-340.

Goldberg, E.A.2006.Pragmatics and argument structure[C]//L.R.Horn&W.Gregory (eds.).The Handbook of Pragmatics.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427-441.

Green, M.G.2006.Some interactions of pragmatics and grammar[C]//L.R.Horn& W.Gregory (eds.).TheHandbook of Pragmatics.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407-426.

Hoeks, J.C.J., W.Vonk&H.Schriefers.2002.Processing coordinated structures in context: The effect of topic-structure on ambiguity resolution[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46:99-119.

Hopper, P.1987.Emergent grammar[C]//Proceedings of the 13th Meeting of 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Berkeley,CA: 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139-157.

Horne, M., P.Hansson, G.Bruce, J.Frid&M.Filipsson.2001.Cue words and the topic structure of spoken discourse: The case of Swedish men ‘but’[J].Journal of Pragmatics33: 1061-1081.

Hou,G.&M.Feng 2017.Garden-path phenome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xico-constructional pragmatics[J].Language Sciences59:46-68.

Huang, Y.2007.The Syntax and Pragmatics of Anaphora:A Stud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M].Cambridge:CUP.

Levinson S.C.1983/2001.Pragmatics[M].Cambridge:CUP/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Li, C.N.&S.A.Thompson.1976.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C]//C.N.Li (ed.).Subject and Topic.NY:Academic Press,457-489.

Ma,Q.&K.Tanaka.2005.Topic-structure-based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its application[J].ACM Transactions on Asian Langu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4:475-503.

Morgan, J.1975.Some interactions of syntax and pragmatics[C]//P.Cole&J.Morga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Speech Acts.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289-304.

Sperber, D.&D.Wilson.1995/2001.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M].Oxford: Brasil Blackwell/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Xiang, M.2017.Toward a neo-economy principle in pragmatics[J].Journal of Pragmatics107: 31-45.

冯江鸿.2004.反问句的语用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冯梅,侯国金.2018.英语中缀三分法:词汇—构式语用学路径[J].外语学刊,即出.

何自然,陈新仁.2004.英语语用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侯国金.2013.隐喻的本体论语用观[J].中国外语 (3):53-58.

侯国金.2014.词汇语用学的七属性和七原则[J].现代语言学 (4):232-243.

侯国金.2015a.词汇—构式语用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侯国金.2015b.词汇学和构式语法的语用性及其三个学科过渡[J].外语研究 (5):17-21.

侯国金.2015c.语用制约/压制假说[J].外语教学与研究 (3):345-354.

侯国金.2015d.构式语法的内外互补[J].外语教学 (2):8-12.

侯国金.2015e.“你美就仿你”:仿拟的“同省异效关模式”[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5):40-48.

侯国金.2016.评“语法构式、修辞构式”二分法[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19-128.

黄小萍,侯国金.名转动:丰富表达手段张扬语言个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5-12.

黄小萍,侯国金.2015.涉身调变致使动词构式的词汇—构式语用学分析[J].外语学刊 (6):45-49.

刘丹青.2012.汉语差比句和话题结构的同构性:显赫范畴的扩张力一例[J].语言研究 (4):1-12.

刘丹青,徐烈炯.1998.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J].中国语文 (4):243-252.

陆俭明.2009.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3):391-398.

吕为光.2015.迟疑功能话语标记“怎么说呢”[J].汉语学报 (3):87-94.

潘国良.1989.汉语话题句类举[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76-79.

吴春容,侯国金.2015.仿拟广告的语用修辞学解读和“仿拟译观”[J].当代修辞学 (1):70-77.

吴胜伟,程家才,孙秀银.2015.话题句的句法推导[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97-100.项成东.2001.歧义的功能[J].外语教学 (2):82-85.

熊学亮.2008.简明语用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熊仲儒.2007.汉语式话题句的结构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202-207.

薛宏武,胡惮.2009.现代汉语里谓语拷贝话题句的功能[J].语言与翻译 (1):30-35.

杨小龙,吴义诚.2015.论话题结构生成的线性机制[J].外国语 (1):55-63.

猜你喜欢

歧义张三构式
eUCP条款歧义剖析
English Jokes: Homonyms
下车就跑
读张三书法之感想
“那么大”的语义模糊与歧义分析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寻找张三
我的名字叫张三
“有一种X叫Y”构式的语义认知考察*——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接口探索
寻求歧义研究的解释力度:从认知视角到社会视角——兼评《现代汉语歧义识别与消解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