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以北京宏志中学“杏林实验班”为例
2018-02-11熊益亮段晓华
熊益亮 熊 劲 张 烁 段晓华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北京 100029;2 北京宏志中学,北京 100013;3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29)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始于2001年6月8日,即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1]。经过十余年的探索,教育部于2017年9月27日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文件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并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2]。彰显了国家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重视。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医疗服务、养生保健、药食同源等都是学生的生活组成,能够引导孩子对生命的认识、身体的养护、民族文化的继承与思考等,符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旨。因此,笔者以北京宏志中学高中部“杏林实验班”为例,试行探讨对我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设的最佳方案。
1 学校简介
北京宏志中学以“翱翔基地”为平台,把北京市对中医药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纳入系统培养计划,是北京市第一所中医药特色化高中试验校[3]。2011年,北京宏志中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相互合作,在北京宏志中学高中部设置了第一个“杏林实验班”,该班每年招生近30人,截止2018年6月共培养200余人。另外,该班除在课内增设“中医”及相关基础课程外,还逐步建立了一套富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高中综合实践课程体系。
2 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达到知识获取、兴趣培养的目标,同时还要努力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基于此,北京宏志中学高中部“杏林实验班”的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中医药文化实践教育,主要结合学生特点,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从而学会思考和总结;二是中医药科研素养培训,即在中医药文化实践教育的基础上,培训其发现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详述如下:
2.1 中医药文化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就是以实践课程为核心的教育,而实践课程是一种相对于认知性取向的学科课程类型,它不以系统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为目的,旨在发展学生的实践素养。实践课程强调以问题和经验为中心,面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性实践,在做中学。中医药文化实践课程就是通过对中医的感官认识,在进行中医药文化实践体验中,认识中医药与健康,从而了解和熟悉中医的学习、实践活动,譬如中药材的炮制和辨识,中医药的历史及文化等,从而引导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北京宏志中学开展的中医药文化实践教育主要内容有:(1)中医药文化入学教育。即在新生军训期间,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老师以“中医药文化讲座”的形式向新生普及中医药文化常识,以提高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发现身边的中医,这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具有一定的促进和启发作用;(2)中医院和中药材基地参观和游学。组织学生到校园周边的中医院门诊部参观或“中医药文化”主题的游学活动,最终以小组考察报告、个人考察总结、协作体总结报告或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呈现其考察成果,有效的强化了学生对中医药的认识;(3)中医药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教育是通过藏品的陈列让观众获得知识,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教育,对自己感兴趣的展品拍照等方式保存以备后续进一步研究,并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撰写考察报告,包括对中医药博物馆的整体概述、感兴趣展品的介绍以及自己的参观感悟等,努力提高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
2.2 中医药科研素养培训 在中医药文化的实践课程中,学生们往往能找到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查找资料?因此开展中医药科研素养培训具有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效果作用。北京宏志中学开展的中医药科研素养培训主要内容有:(1)开设中医药科研入门课程。其目的不是为了让高中生撰写科研论文,而是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也就是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们讲授图书馆资料检索、网络文献检索以及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并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组,一般5~6人为一组,安排指导老师,全程关注他们对感兴趣问题的研究进展,最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编撰成册;(2)成立中医药研究室。中医药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内容非常丰富,但是中小学校在这一方面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为了能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中医药学习环境,北京宏志中学成立了中医药研究室,并购置了中医药文献、中药饮片、舌诊仪、脉诊仪、显微镜、计算机等,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其中医药的知识积累。
3 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设的效果评价
中医药是每个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北京宏志中学“杏林实验班”选取“中医药文化”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符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该班级已经接收的七届学生中,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参与率为100%。根据学生课后作业以及反馈情况进行评价,譬如考察报告、研究论文,均认为中医药文化课程的开设基本达到了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总目标,即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2]。
4 讨论
北京宏志中学立足于中医药文化教育基础课程,积极探索和开展了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和中医药科研素养培训,成功的构建了特色性的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目前,该校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对象主要以其高中部“杏林实验班”学生为主,并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师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北京宏志中学在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这对我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模型。
4.1 将中医药文化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能性 中医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譬如中医诊疗、养生保健、药食同源等,它不仅是人们日常所熟悉的内容,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即可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学生对于中医治病感兴趣,就可以通过在中医院住院部、门诊部或中医药大学等医疗机构参观,从而熟悉中医的诊疗过程,了解中医诊治疾病的方法。还可通过对养生功法的学习,譬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了解和掌握中医的养生功法,从而有效增强体魄。另外,通过专业教师对药食同源的介绍,了解中医养生药膳的制作方法,了解中华饮食文化,都有益于身体健康。正因为中医药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可见,同时又具有很多的实践内容的学科,故将“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全可行。
4.2 将中医药文化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性 习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于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先行者的作用。同时,中医药几千年来守护着中华儿女的健康,蕴含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有益人民的身心健康。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中小学开设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是为了让他们学习中医,而成为中医师,重在提高他们强身健体的能力。现代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作息,让很多孩子从小身体就出现了问题,肥胖、近视成为了少儿健康的重要难题,若能从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习健康养生知识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因此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必要。